咸阳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统一集权国家的都城,两千年多来,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的目光,他们用浓重的笔墨和不尽的诗情画意借景抒怀、咏叹感伤,给古老的咸阳留下千年的咏叹、不朽的诗篇。【全唐诗】卷五九三中,曹邺的“过白起墓”就是描写了在咸阳秦代战神白起墓地的历史渊源。
唐诗中的杜邮春草(秦国战神白起墓地)

夷陵火焰灭,
长平生气低。
将军临老病,
赐剑咸阳西。
夷陵:古邑名,战国楚邑,今湖北宜昌东南。楚顷襄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白起攻楚,拔鄢、邓等五座城池。并焚毁楚先王墓于此。此句意为白起焚烧夷陵之火,如今以熄灭。
长平:古城名,古址在今山西高平西北,公元前260年白起打破赵将赵括,十几万士兵投降白起。白起使诈,把赵降卒全部坑杀,只留下二百四十个小兵回赵国报信。这次战役前后斩首虏共四十五万人。如今冤气仍在四周弥漫,显的毫无生气。
“赐剑”:白起老时与相国范雎有隙,被免官,复赐死。白起遂自杀于咸阳杜邮亭。
作者简介:曹邺,字邺之,(约公元816—875),桂州阳朔县人。晚唐重要诗人,以五言古诗著称。在京城应考十年,九次落第,最后由于其《四怨三愁五情诗》为中书舍人韦悫赏识,荐于礼部侍郎裴休,终于大中四年(公元
850年)进士及第,时年约四十。授天平节度使推官,后迁太常博士、祠部郎中、洋州刺史,于吏部郎中任内辞官南归,死后葬于桂林。《全唐诗》收其诗作二卷。

秦代战神白起
白起(?—前258),也叫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名将。郿县(今陕西郿县东北)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统帅。秦昭王时从左庶长升至大良造。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伊阀之战,采取先弱后强、避实击虚的战法,全歼韩魏联军24万人,因功晋升国尉。此后30余年,攻取韩、魏、赵、楚等国70余城。三十六年,领兵入楚,攻克楚都,受封武安君。四十二年,赵、魏联军攻韩国华阳,白起率军救韩,大败联军,斩魏军13万人,淹死赵军2万余人。五十五年,长平之战大败赵军,杀赵坑俘约45万人。也被称为杀人魔王。

秦昭王五十年,白起职爵尽失,连京城咸阳都不让居住了,走到咸阳西门十里,又被昭王的使者截住,勒令自裁。且看《史记》的记载:“武安君引剑将自刭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遂自杀。”就这样,一代战神白起在寂寞的咸阳古道结束了生命。
秦赵在战国中最血性好战,尤其是秦国,彻底执行商鞅建立的军功制度,以人头论功劳。所以大将都是在战争中诞生,即便是世家子弟,没有功劳,仍是老兵一个,不可封爵。在这种的环境下,才诞生了白起之类从基层将领一步一步凭战功走向辉煌的一代战神!

相传,杜邮,指战国时期秦国的杜邮亭,秦国名将白起的墓地就在杜邮亭旁的北侧。古时渭河河道就是从碱滩石家嘴一带流过的。。
在咸阳杜邮,为什么初春时,别处的花草尚未复苏,白起墓周围的青草早已是一片翠绿的景色,咸阳杜邮的现状如何,请看下一篇“咸阳八景之七——杜邮春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