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七"人日"里东北人吃面条

标签:
【随笔】情感文化娱乐杂谈 |
分类: 散文 |
正月初七"人日"里东北人吃面条
.
欢欢乐乐,红红火火的大年,一眨眼到了正月初七。这个日子在北方称"人七日"或"人日"。传说,女娲造人时,前六天分别造出了鸡狗羊猪牛马,在第七日造出了人。因此把正月初七定为人的生日。在这一天北方人,都企盼天晴日朗,这预示着这一年人类会平平安安,无疾病,身体会健健康康的。
东北人对人日,还特别关注天气的风向,认为某种风向,能预示着今年人丁是否兴旺。到了岁数的老人,早早起床外出观风向。如果是西北风就会高兴地说:
"好啊,今年的彩头让皮袄铺争去了,人们这一年会平安,无饥荒,无瘟疫,是个平静幸福年!"
如果刮的是"西南风",老人会顿时垂头叹气说:
"唉,流年不利啊,今年的彩头让棺材铺争去了,今年可能有疫病流行,人不太平啊!"
那如果刮东风呢!根据东北的气候特点,这个季节东风是很少出现的。
"人七日"这一天清晨,家家都要吃面条。说是面条似绳索,可以把老人与小孩的腿拴住,不让他们走。在旧社会,因为农村无医无药,一到春季疫病流行,老人与小孩的抵抗力最弱,因而每到开春就有老人和小孩得病,得不到医治而离去。人们把平安健康的希望寄托在小小面条上,祈盼全家人平安!
东北人把正月初七视为小孩的人日;把正月十七视为中年人的人日;把正月廾七日视为老年人的人日。到了这些日子都要吃面条,以此为吉利。尤其重视小孩人日,不会吃东西的小孩子也要喂上根面条,求的是吉祥平安!
正月初七的人日,是人类发展史上留下的历史痕迹,这里面有深刻的中华文化内涵,也有老百姓朴实善良而美好的愿望。在这红红火火的正月里,迎来人日人们换换口味,吃顿香喷喷的打卤面条,也别有情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