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乡村女孩五不嫁择偶观念不可取

(2013-08-08 11:30:58)
标签:

乡村女孩择偶新观念

情感

乡村女孩五不嫁择偶观念不可取
乡村女孩五不嫁择偶观念不可取

图文/许柏祥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有所改变。外出打工妹,把外面的精彩世界,带回偏僻的农村。但是也把城里,某些奢侈之风播洒在乡下的女孩心里。女孩们思想意识,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

记得过去农村女孩嫁人,只要双方中意,就可以定亲。当然物质(生活必用品)东西也是可少的。但是从来没有什么苛刻的条件。女孩结婚的目的就是,找个归属,伺侯公婆,与丈夫生孩子,过日子,能吃饱穿暖,就万分知足了。

时代变了,在有些人心里,追求物质生活的丰腴,比啥都重要了。对于精神上,道德上,伦理方面的观念,渐渐淡薄。这是一种社会现象,不能不引起重视,否则,中华传统的美德,就会丧失贻尽。

如今,在农村某些女孩子在择偶方面,有许多苛刻的条件(尤其是家庭富裕或长像漂亮的,要求更高)。总结起来是:“五不嫁”。

一。没有足够存款的不嫁。 家庭生活不富裕,年吃年用,娶媳妇还要借款的男孩,女孩是不会选择的。因为婚后,要拼命劳作还外债,这种苦谁愿意受啊!找男朋友,家中有几十万存款户,才是女孩清睐的目标!在部分老少边穷地区,想娶上女人很难。所以有的从人贩手中买媳妇,也实在是无奈之举。

二。物质条件不丰厚的不嫁。 所要嫁的男方家,必须有完好的三间以上的大砖房。要牛羊成群,肥猪满圈。家里农业机械齐全,最好有辆农用汽车。结婚后分家单过日子,这些东西是必然要分来一半的。有的女孩父母就说:“我不能把闺女送进穷坑,要过门就进富窝,也省得我们操心呀!”

三。要赡养公婆的不嫁。 在农村,有的女孩嫁人,不尽情理的是,结婚后,必须自己单独过日子。自己当家自己说了算,老人是不能赡养的。但是,什么物品都得要,连老人的承包田,也得归儿媳经营。为了保险起见,结婚前还要签订不养老人协议(当然这是少数的,也是不生效的)。人常说:“养儿防老”,如今是“老的养儿”。在农村,有许多六七十岁的老人,儿女不抚养,自己艰难的过日子。某村一位老太太七十多岁了,七个子女谁家也不养。只好自己住个破草房,靠拾废品渡日,叫人见了心酸。有些人道德与良心的缺失,应该受到严厉的谴责和道德法庭的审判。

四。哥兄弟多的不嫁。 在偏僻乡村,一家有二三个男孩的,也不在少数。这样家庭,一般是比较贫困的。就是富有些的,女孩也不愿嫁这种人家。因为哥们多,财产分割份数就多,自己得到的就少。

五。小伙长的不帅的不嫁。 在金钱物质有保证后,男孩的长像也是必要条件。个头要1。75米以上的;看着顺眼的,肤色不能太黑的,有风度气质的(女孩漂亮,相应条件也提高)。所以在农村,男孩1.70米以下的,长像丑陋的,叫半成品或三等残疾。是不好找媳妇的,只好出大价钱找,或找有残疾的女孩或者娶二婚头。

二十年前,农村漂亮女孩进城找工人,干部。现在不同了,绝大部分农村女孩都在农村找对象。有个别的女孩结婚的排场并不亚于城镇。由于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攀比之风盛行,某些农村女孩,找对象的条件越来越高,这可苦了男孩。一部分家庭富裕的男孩,找对象容易些,但结婚后,也被抄了半个家;年吃年用没结余款家庭的男孩,结婚后是负债累累;极贫困家庭的男孩也只好是打光棍了。

以上所述的“五不嫁”只出现在部分女孩身上,大部分农村女孩,还保持着传统的美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种不良婚嫁风气如不禁止,有扩大的可能性。所以有关部门,应引起重视,加强正确婚姻观念教育,搞好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使广大农村,成为安定,和谐幸福的乐园!

乡村女孩五不嫁择偶观念不可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