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青铜器4(上海博物馆馆藏精品)

标签:
博大博物馆传播经典理想青铜器时光上海博物馆尊鼎卣文化 |
1.镶嵌十字纹方钺
这件方钺是属于夏代的器物。器身上有精美的镶嵌装饰,中心圆孔周围环列两圈用绿松石嵌成的十字纹,所以被命名为镶嵌十字纹方钺。镶嵌十字纹外又环列绿松石圈,精致秀美。刃部平口无锋,没有任何实用痕迹,应当是一件礼仪用器。
钺是一种长柄弧刃的砍杀兵器,同时也是一种刑具。青铜铭文中有很多用钺砍头的象形字说明了这一功用。然而,也有一些钺,如夏代的镶嵌十字纹方钺,刃部平口无锋,没有任何实用痕迹,当是礼仪用器,这种钺一般都出土于随葬精美礼器的墓葬中,可知钺是一种君权或军事权力的象征。
2.管流爵
管流爵是夏代的青铜器。爵是一种酒器。由于器物下腹设有一斜置的管形流,故名。这种爵十分罕见。
这件器物造型奇特,敞开的器口,中间凹陷成弧行,两端如燕尾尖锐上翘。器身扁长。下接外鼓的假腹,上有圆孔数个。三足残缺,但从断面可以推测原应是三棱形足。斜置的管形流上有两个曲尺形饰件。腹部饰有两行平行的乳钉纹,上下则以弦纹为栏。整件器物的装饰朴素而简单。
3.兽面纹斝
兽面纹斝高 31.3厘米,口径18.4厘米,重1.8公斤。属于商代中期的器物。这是一件以兽面纹为主要装饰的斝,所以命名它为“兽面纹斝”。斝是用于盛酒举行祼礼之器物,兼可用以温酒。
这件斝上装饰有商代青铜器上常见的兽面纹,兽目突出,以鼻梁为中线,左右对称。细密夸张的线条突出神秘庄重的风格。
4.兽面纹鬲
兽面纹鬲口径14.6厘米,高19.2厘米,属于商代前期的器物,鬲可用于炊粥。
这件器物敞口,加厚的唇边,口沿上端立环形耳。长颈,深腹袋状,下有圆锥状空足。颈部饰有T形角兽面纹,上下皆饰连珠纹。
鬲腹饰卷角型兽面纹,兽目巨大,图案条纹粗犷,结构复杂,构图具有高度的象征性。器壁均匀而薄。在商代前期青铜鬲中以这件器物最为精致。
5.亚其爵
亚其爵高20.1厘米, 通长16.8厘米。属于商代晚期的器物。爵是一种饮酒器。爵流上有较高的菌形柱,腹部两侧有棱脊,一侧有兽首鋬,三个棱形足向外撇.
这件器物上有铭文“亞其”二字,故而被命名为亚其爵。
亚其爵的流与尾以及口下饰有有蕉叶纹,腹部则饰有分解的兽面纹。主要的纹饰分为三层,以雷纹为地,突起得主纹上面则还饰有细雷纹。
6.亚
亚
罍的颈部铸有铭文表明器主族徽“亞
这件罍具有厚重的形态,雄奇瑰丽的纹饰,表现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器的四角和每面中线处设宽厚的棱脊,肩部置兽首耳,腹部正面下方置一兽首鋬。颈部装饰有凤鸟纹,肩部饰以龙纹,中间置一突出的兽面纹。腹部纹饰分为三段,上部为凤鸟纹,中间是双角高耸、獠牙突出的兽面纹,下端同为兽面纹。圈足饰凤鸟纹。
亚
7.黄觚
这件卣整体呈椭圆形,腹部外鼓。器身装饰有大量勾突的扉棱。盖钮为花苞状,上饰兽面纹。提梁两端装饰有圆雕的兽首,犄角如手掌般展开。提梁以云雷纹为地,饰以浅浮雕的夔龙。器、盖通体以云雷纹为地,盖部腹部与颈部都装饰有凤鸟,形象富丽典雅又不失于呆滞,是西周早期凤鸟纹的典型代表。
卣是盛放鬯(chàng)酒的器具。鬯酒是一种用郁金香和黑黍酿造的酒,色黄而芳香,在当时比较珍贵。
9.?父乙觥
?父乙觥高29.5厘米,全长31厘米, 底部纵长12厘米,横长16.7厘米,重4.8公斤。因器物内铸有铭文“?父乙” 而被命名父乙觥(?无法确定读音)。觥是盛酒器。
父乙觥由盖、身、鋬和圈足等几部分组成。觥盖的前端是幻想动物的头部,这种幻想性动物在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的器物上十分流行,它有一对长颈鹿的牴角和兔子的耳朵,双目圆睁,两角后各有一条曲体小蛇,中脊浮雕一条长体卷尾小龙,盖的后端是一只牛头,双角突出,长舌上翘,与器身的牛头鋬形成对应。觥身周体装饰了凤鸟纹,器腹部的主凤体态雍容华贵,神情肃穆,其余诸凤鸟装饰在圈足、主凤背上及器盖的各个部位,每只凤鸟都大小不同,布局错落有致。此器集多种动物纹样于一身,是将精美的艺术设计和器物的实用性高度统一的一件瑰宝。
觥器内所铸有的铭文“?父乙”三个字应该是器主之名。
10.四羊首瓿
四羊首瓿高38.8厘米,口径31.6厘米,底径29.1厘米,重1.4千克,属于商代晚期的器物。在这件器物肩上铸有四只羊头,所以命名为四羊首瓿。瓿是一种盛酒器。
这件器物造型奇伟庄重,硕大丰厚。围绕器物观赏一圈,可以看到它周身瑰丽的纹样:器腹与圈足铸有上下相应的四道扉棱,设计这种突出体外的扉棱,既增强了装饰效果又掩盖了合范浇铸后留下的范线缺陷。
装饰上最引人注目的是肩上四个高浮雕羊头,羊角弯曲,双目进行了艺术夸张,突出而醒目。羊首是用两次铸造法铸造的,先铸成瓿的主体,在肩上相应地留出孔道,然后在孔道上再搭陶范铸成羊首,因此肩上某些纹饰被羊首掩盖着。羊首两边各饰一独角单足张口尾上卷的龙纹,是龙的侧面形象。中间以起棱的凤鸟为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