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哈文说“小品没有市场”是转移视线

(2012-01-29 11:16:08)
标签:

文化

哈文说“小品没有市场”是转移视线

 

 

春晚落下惟幕,但是各路人马围绕着敏感的春晚话题始终降温,包括春晚总导演哈文关于“小品已没市场”。

针对春晚16个语言类节目,今年只有7个节目,哈文说:语言类节目的衰落,是小品缺乏市场的推动,“我觉得留不留下印象,现在说还为时过早,留没留下印象,还需要时间打磨。但是语言类节目,只有春节联欢晚会上才有,不像歌手,除了晚会还有。多少人在做小品?小品没有市场,语言类节目创作本身就有瓶颈。像在小品鼎盛时期,王朔、冯小刚都是在做小品的,但是现在他们可能都在做电影。现在小品已经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市场机制去推动它(发展),所以到了春晚这种特殊节点,其实本身就很难。并且现在网络又这么发达,段子、笑话又这么多,大家已经不靠春晚这一个平台获取这类东西(笑料)。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荒谬的事情也很可笑,所有观众的期待值和作品的水准,包括最后的呈现效果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落差”。

事实上真如哈文总导演所言吗?我们看到辽宁电视台的春晚《相亲2》中,赵本山,宋小宝等表演依然引起强烈的“笑场”,具有非常强烈的“气场”,这是事实胜于雄辩的事情,而且小品所带来的春晚效应一点也没有表现出退化,因此,问题的关键不是有没有市场,而是有没有好小品。

哈文还认为,春晚的节点,大家不是专注地看,是陪伴式的,看春晚都是,吃着饭、聊着天、哄着孩子、打着牌的,等到过些日子重播了,静下来看的时候,好和坏,那个时候的评价才是最准的。什么是陪伴式的?为什么前些年许多人宁可放弃吃饺子的时间,“万人空巷”地去看赵本山的小品,去听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去听费翔的《故乡的云》等等,说明春晚精彩的节目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是巨大吸引力的,问题还是出在春晚形式的僵化,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脱离了“走老百姓的路线”,雅俗共赏潜意识地倾向于雅,而过于愤世嫉俗于“俗”。

从本次春晚的歌手“集体性”跑调,走音,小品成为“冷盘尔”,最没有市场的歌舞充斥着春晚的半壁江山,过于注重、依赖舞美及灯光,当然也包括总导演“开夫妻店”等等充分说明,这台春晚缺乏人气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因为缺乏创新,形式僵化,脱离群众路线,“主观制造”,“盲目砍掉”人气王赵本山等等说明哈文的不成熟及缺乏大型晚会的驾驭能力。从凤凰网的“小品已经没有市场”调查来看:超过45%的人反对这个观点,占调查比例的主流。在你最期待的春晚节目类型调查中,有54.8%的人选择了小品!因此,请哈文仔细看看,认真听听,思考一下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期待春晚小品啊?!不是小品没有市场,而是市场“没有”小品!所以不要再用转移视线的方法来为一场依靠舞美灯光支撑起来,而不是依靠“导演艺术”,依靠创新,依靠发现,依靠走向老百姓的春晚免责,为缺乏驾驭能力免责。因此,看看辽视春晚的小品为何有“笑场”,有“气场”就会明白春晚为何逐渐失去“笑场”,失去“气场”了,虽然春晚逐渐被“冷场”不是哈文一个人的原因,但作为总导演哈文水平“欠火候”一定是不争的事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