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冲高回落是为了低开高走?

(2008-11-27 19:15:39)
标签:

股票

冲高回落是为了低开高走?
 
今日沪指收于1917点,上涨+19.98点,指数最高上涨至2022点,刺破了60日均线(2003点),随后指数收出几乎是光头光脚的假阴线!指数最终收在了5日线之上,大盘又一次演绎了大幅脉冲行情!两市上涨1327家,下跌286家!好在指数是上涨的,否则“双降”又成了“霜降”!为何如此大的利好主力反而演绎了冲高回落呢?明日主力是否会低开高走呢?
 
冲高回落原因之一:主力博弈了市场!降息及降准备金抛除其它因素不谈,降息被主力当作最大的利好题材和难得的脉冲机会,大幅脉冲后进行了高抛!对于主力的并非聪明的伎俩,难道你真的健忘了?4.24降低印花税,9.18降低印花税,两次的冲高回落还不够吗?另外目前的市场是牛市吗?至少是熊市吧?大幅高开从实战角度出发就是给你最好的出局机会!当然你不出不代表主力不出!市场是残酷博弈的,何况熊市呢?
 
冲高回落原因之二:市场从昨日的“弱势状态”突然演变成“激奋”状态!也就是说市场突然从“冷”突然演变成了“热”,特别是今天大幅高开+6.41%,涨幅不可谓不大,“从天而降”的惊人的降息,如此大幅度的情绪转换也许让主力准备不足,场外资金准备不足,所以主力对于双幅降息“大礼包”为何不采取获利回吐呢?因为逢高卖出的思维定势已经被市场大多数接受,又何况狡猾而险恶的主力呢?即使双降是大利好,短期巨大的涨幅主力进行高抛低吸也不代表不看好后市吧?这是不是两回事儿呢?
 
冲高回落原因之三:如此大幅降息及准备金率确实超出了市场及主力所预期之范围!甚至说明实体经济目前问题已经到了“迫不及待”认真对待的地步了!超出预期的双降可能让主力想到了问题的另外一面,也就是消极的一面!在大小非问题依然棘手的情况之下,主力的策略敢于大规模做多吗?至少要等待进一步的股市利好政策出台吧?谁都知道战上60日均线,市场将会豁然开朗,但是类似忧心忡忡的大小非问题确实抑制了主力资金做多的信心,同时“双降”毕竟针对的是实体经济,央行并没有指明降息一定是为了股市,虽然利好与股市,所以主力只能把“双降”短期之内当成利好题材,这是目前熊市条件之下聪明的策略吧!以上分析仅仅是一种可能性,下面谈谈低开高走的问题;
 
低开高走可能之一:技术上昨日指数仅仅是窄幅震荡,虽然20日均线金叉了30天均线,但是由于消息超出预期,今日又大幅跳空高开,指数离5日均线较远,同时又直接面临着60日均线的压力,技术上有修正的要求,所以主力高抛后打压权重股使其回落补缺口在情理之中!即使是博弈也是符合逻辑的!回落后重新上涨均线系统更加“完美”,流畅,符合向上攻击60日均线之要求!我们看到大幅高开后,5日均线依然是向下运行的,不支持指数继续走高,另外30日均线没有拐头,几条均线处于技术“磨合”之中,高开高走的上涨方式不利于指数的运行,而且缺乏技术根基!大幅高开后指数的回落从技术上来讲应该是比较合理的一种方式,当然主力操盘不可能是中规中距的,这仅仅是一种趋向于合理的可能性!底部在没有完全夯实之前,贸然进攻纯粹是自杀行为,甚至是散户行为;主力可比你狡猾多了,是不是?
 
低开高走可能之二:高抛一定是为了低吸!这是市场规则,也是游戏规则!但是具体低吸哪些股票是另外一回事儿!大的范围应该是与扩大内需有关的板块及个股,比如铁路,水泥,地产,钢铁,新能源,农业等等题材也会进一步深化!但是主力的思路目前来说就是波段+低吸高抛的策略,因为没有办法,大盘内外部环境所至,板块的持续性要受到很大的影响,只能是波段性操作!也是较为合理的一种方式!在目前的情况下前面主力是“前怕狼后怕虎”,所谓的狼指的是大小非,虎呢?应该是恶劣的内外部经济环境吧?!所以策略上主力不会做出贸然的行动,当然政策面确实不断地为市场提供良好的环境,利好措施不断,后续利好也值得期待!政策上对于市场的强大支持对于市场走出底部,走出60日均线的压制应该值得乐观,因为A股市场没有退路,只能向前走!所以指数经过大幅冲高回落,再次回归20日均线处进行整理,主力进行调仓换股,有利于指数继续走强!同时也有利于指数的低开高走冲击60日均线!这可能也是主力迂回反转之策略!
 
(严重声明:有人在某大型网站恶意冒用本人的盘古开天博客名在同一天之内大量发表文章,扰乱了我与网友的正常交流!除“东方财富网”采用的是“盘古开天1964”博客名外,其它均采用“盘古开天”博客名!在此注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