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的主要类型分析【本节为重要章节,需要研读】
(2012-10-19 22:23:06)
标签:
教育 |
声明:
《历史学基础论述题高分技巧》由长孙博原创,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本文仅供历史考研参考,个人因学习转发本文必须全文转发,任何改动均视为侵权。
未经作者本人同意,任何商业网站以任何方式转帖均视为侵权;
未经作者本人书面授权,任何人将本文全部或部分内容或部分概念用于宣传招生、辅导书开发等商业目的,均视为严重侵权。
表8
真题题号 |
例题 |
2009年第31题 |
简述魏晋玄学的产生背景及其代表人物的基本思想。 |
2010年第34题 |
论述日本自由民权运动的历史背景、性质及影响。 |
2010年第32题 |
论述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社会性质”论战。 |
表9
真题题号 |
例题 |
类型 |
2007年第31题 |
隋朝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意义。 |
非名词解释+意义或影响 |
2007年第32题 |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
名词解释+意义或影响 |
2007年第33题 |
亚历山大东征及其影响。 |
名词解释+意义或影响 |
2008年第31题 |
简述元代的行省制度及其意义。 |
名词解释+意义或影响 |
2008年第33题 |
简述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罗马的扩张及其影响。 |
非名词解释+意义或影响 |
2009年第32题 |
简述晚清湘淮军势力的崛起及其影响。 |
名词解释+意义或影响 |
2010年第34题 |
论述日本自由民权运动的历史背景、性质及影响。 |
名词解释+意义或影响 |
2011年第32题 |
论述近代两次中日战争对中国政治、经济和国际地位的影响。 |
非名词解释+意义或影响 |
2012年第32题 |
论述自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前半期传教士来华的背景、主要活动及其影响。 |
非名词解释+意义或影响 |
“原因分析型”论述题在题干上同样有着明显的特征,其限定词都带“析”字,或是“简析”,或是“试析”。
表10:常见混合型论述题
组合方式 |
例题 |
名词解释型+意义影响型 |
2008- 31. 简述元代的行省制度及其意义。 |
双意义影响型 |
2011- 32. 论述近代两次中日战争对中国政治、经济和国际地位的影响。 |
人物评价型+名词解释型 |
2012-33.论述拿破仑三世与法兰西第二帝国。 |
纵向变化分析 |
2012-31.论述西汉到唐代的赋税制度及其主要变化。 |
横向比较分析 |
2010-33.概述公元前8世纪至前3世纪欧亚大陆三大古典文明中心的思想特征。 |
历史学基础论述题高分技巧
一、叙述与分析:论述题与简答题的根本区别
二、高分题型:不仅仅是五分之二的分值
三、从不回避重点:论述题的考查范围
四、名校真题: 统考论述题的主要来源
五、限定词: 论述题的题干构成
六、六大题型:论述题的主要类型
七、分类作答:论述题的解题思路
八、字数多少为宜?考场时间的限制
九、史学语言:论述组织评分标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