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2014-02-27 17:09:21)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2、  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  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4、  使学生感受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口算、笔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难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课时安排:13课时

第一课时《口算除法》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操作活动中理解掌握一位数除法(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口算方法。
2.
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
在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与反思。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分木棍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掌握几十几除以以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口算:

12÷4         8÷2        14÷7        24÷6        35÷7      72÷9

2、口答:

170里有几个十?500里有几个百?

225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39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3、教师谈话收入课题。

. 出示预习提纲

  1.观察13页的情景图,你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260÷3=( )600÷3=()这两题你是怎么计算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3240÷3=( )你又是怎么计算的?还可以怎么计算?

  4.请说说:整十整百的数除以一位数,你是怎么计算的?

  5.尝试完成P15的“做一做”。

三、自主学习

四、交流汇报学习情况

1、出示第13页主题图,教师:问根据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运算?

2. 出示例1
1)赵大伯3次能运完60箱,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观察:如用小棒来代替木箱,你打算怎样分?怎样列式?每份有多少?(学生实践操作,得出结论。)
3.
分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分的方法。
4.
如果不分小棒,我们又怎样口算60÷3能?
结合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这样算  6÷3=2
      60
÷3=20
6.
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
 80
÷4             60÷2
(1)
口算写出结果。
(2)
说说口算方法。
7.出示第二个(2)问题
600
÷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8.
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 6÷3=2     600÷3=200
9.
试一试。
 360
÷6      640÷8
10.出示第三个问题 24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11.
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 24÷3=8    240÷3=80
三、巩固练习
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说口算的方法。
       40
÷5    640÷8
2
、课堂小结
在这堂课上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

                   60÷3=20(箱)

想:6÷3=2

60÷3=20

600÷3=200(箱)

想:6÷3=2

600÷3=200

教学反思:

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学习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了数学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口算的训练,加强了学生对口算算理的理解,为笔算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第二课时《口算除法》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
 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抽象对算式进行估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
、课本例2: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李思家4个月用电143度,平均每个月用电多少度?
二、自主思考,小组合作探究。
1
、列式:124÷3≈       153÷4≈ 
2
 请学生说一说算式的意思。
、交流展示汇报估算方法。 
1124÷3≈   如何估算? 
1124≈120      120÷340     124÷3≈40
2124120  120÷340     4÷3≈1      40141
分析与比较:两种方法都正确,虽有细微差异,但都接近准确值,不影响对问题的合理解决。
2)学生组内练习估算:143÷4≈
1143≈160     160÷440     143÷4≈40
2143≈120     120÷430     143÷4≈30
4
、释疑解惑:

引导学生归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

 面对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再现问题:

1、每听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听饮料?

2.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

组织讨论:

1、在解决问题1中,能将100估成120吗?为什么?

2、在解决问题2中,将182估成160合适还是200合适?
三、检查反馈:联系实际进行估算。
1、每本笔记本3元,200元最多能买多少本?
2
185人的旅游团要在阳光饭店住宿,每4人一间,最少需要多少间?
1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00÷3≈_____
1200≈210     210÷370     200÷3≈70 最多能买70本。
2200≈180     180÷360     200÷3≈60 最多能买60本。
320018020 180÷360     20÷3≈6   60666 最多能买66本。
2)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哪个答案合适?200元能估成210元吗?为什么?
3)组织学生交流:只有200元,估算时不能将200估大,只能估小。
2题: 
1)学生独立列式估算。 185÷4≈ 
1185≈200     200÷450     185÷4≈50 最少需要50间。
2185≈160     160÷440     185÷4≈40 最少需要40间。
2)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哪个答案合适?185能估成160元吗?为什么?
3)组织学生交流:已知有185人需要住宿,在考虑所需房间数时,应将185看成200,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房间。。
四、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应用除法进行估算的例子。
五、巩固练习。
1
、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思考:小白兔和小花猫的想法都对吗?为什么?
2
、做一做第2题:估算 学生独立完成。
六、全课小结,学生谈体会。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我们一般把除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的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
板书设计

除法估算

2: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列式:124÷3≈ 40(箱)   124÷3≈ 41(箱)
   
想:124≈120          124
120+4

120÷340         120÷340

4÷3≈1

40+141

答: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                    答: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

每人大约运40箱。                         每人大约运41箱。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

 

 

 

 第三课时《口算除法》(练习课)

【教学目标】:

1.经过多练多想,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熟练掌握除法口算的基本法。

2.熟练掌握除法口算后,能在生活中学会运用。

3在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与反思。                         

教学重点、难点注意发现学生错多,难以明白的一些典型例题给学生讲解。【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口算:(老师出示口算卡,学生抢答。)

6÷2   60÷2    600÷2     6000÷2

8÷4   80÷4    800÷4     8000÷4
10÷2  2×5     60÷3      20×3
24÷3  240÷3   2400÷3   120÷3
70÷7  10×7    54÷6      48÷8
听算
6
÷3=   8÷4=    48÷6=    2÷2=             

6÷2=   9÷3=    16÷8=    27÷9=

2. 口答:

60里面有(    )个十。

800里面有(     )个百。

240里面有(    )个十。

二、组内估算比赛(组长统计结果)
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估一估:
125÷2    378÷5    435÷7
297÷4    469÷8    194÷6
三、各组间口算比赛(教师统计结果)
8÷2   80÷2   800÷2    8000÷2
18÷3  180÷3  1800÷3  90÷3
54÷9  6×9    81÷9     7×9
8×9   7×9    27÷3      6×7
5×8   40÷5   45÷5      21÷3
用一定时间算出以上题目,师生评价,表扬发奖。

四、公园运来160盆花,准备摆在4个花坛里,平均每个花坛摆多少盆花?

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160÷4的。

五、完成教材第18页练习三的第6题

(1)课件出示,指名读题。

(2)请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理解题意。

(3)集体列式计算,小组讨论交流。

说一说:自己在除法口算中自己有些什么体会,你有什么发现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完成下列计算:

80÷2  30÷6  240÷8800÷2  40÷      

3200÷4  8000÷2  500÷5  560÷7

七、展示汇报总结:大家想想自己在除法口算中总结了哪些经验?
板书设计

口算除法练习

6÷2   60÷2    600÷2     6000÷2

 

教学反思:通过练习,提高了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利用情境图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继续加强练习,提高计算的速度。

 

 

 笔算除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除法算式的演算格式。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1、口算

600÷6  27÷3  240÷8  160÷4

2、笔算              

      9÷3     37÷9

口答:42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52如果去掉4个十,还剩几个一?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你们知道“植树节”是几月几日吗?( 312日)

2、植树有什么好处?(学生畅谈)

3、出示P19植树情境图,让学生说明图意。

小组探究  各小组汇报

4、引导观察: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42÷2       52÷2

3.师:42÷2等于多少(生:42÷2=21

你是怎么想的?

(生:40÷2=20 2÷2=1 20+1=21

同学们会口算出答案,那么怎样用竖式计算呢?(揭示课题)

板书:一位数除两位数。

三、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教学例1  42÷2=21用竖式计算,你们会吗?试试看

1)先请学生独立思考 、操作计算

2)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3)反馈

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分小棒(上台板演)每捆10根的4捆小棒平均分2份,再把剩余的2根平均分2份,和原来的合在一起,结果每班分21根的小棒,就是21根。(请生再演示一次)

口算方法,40÷2=20  2÷2=1   20+1=21
请学生展示42÷2的笔算过程(分小组展示)

(1)    我们分小棒,先分4捆的,相当于十位上的44除以2,商是2,写在哪儿?(十位上)为什么?写在十位上表示什么?

(2)    从总数中减去220,还剩下几?(剩2

(3)    除以2的商是几?(商1)这个1写在什么地方?(个位上)

(4)    分完了吗?(还要把得数相加起来)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列竖式算52÷2

2.教学例2

52÷2

出示预习提纲,学生自学

(1)自己解决例2中的问题。

(2)把自己的想法与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

(3)学生进行全班汇报交流

(1)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2)你们同意哪一种算法?

学生讨论后得出:第一种是先口算出26的,应该用第二种方法才正确。

(3)师:让我们借助小棒来验证(师生共同摆小棒,师边演示边讲解)

52÷2也就是把52根小棒(5捆和2根)平均分成2份。先把5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20),还余1捆;再把多余的1捆拆开与2根合并是12根也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加起来共分得26根,所以 52÷2=26

师指第二个竖式,被除数十位上余下的“1”,这个1是怎么来的?表示多少?

指商个位上的 “6”,这个6是怎样得来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4)我们再看一看电脑是怎样算的?(电脑演示)谁愿意当小老师把电脑演算的过程再说给大家听听?(指名学生叙述计算过程)

(5)比较例1和例2笔算竖式的区别,

小组内交流  分小组汇报

强调:笔算除法时,如果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

(6)指导看书质疑

3.练习反馈  P20 做一做 1

4.引导概括总结:从哪一位除起?商怎样写?被除数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每次除得的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

四、  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下面的除法算式。

 1      □□

 4)4 8     6)8 4

 4         

       □□

        □□   

   0       0

2.比赛,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P20 做一做 2

五、全课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计算较为枯燥,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用了小组竞赛、做小老师等活动,学生兴趣盎然,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笔算除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2、结合习题渗透事物之间是有练习的这有简单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旨在巩固除数是一位数除法,除的顺序和竖式的书写格式,练习时不但对学生计算步骤方法要充分重视,同时要培养学生书写正确、整齐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36÷6=   72÷9=   81÷9=   14÷7=    12÷3=   9÷3=   21÷7=

25÷5=   35÷7=   20÷5=   42÷7=    28÷4=   6÷3=   42÷6=

 

全体练习,同桌校对

2. 出示课本练习题。

46÷2    63÷3     55÷5     48÷4

91÷7    85÷5     64÷4     72÷6

边做边思考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

 

3、许多事物,它们之间都是有联系的,我们数学也不例外。请同学们看第21页第3题。算算、填填、说说每一组上下有什么联系。

                                    小芳想摆成这样:   小东想摆成这样:

 

96盆花

 

http://s7/middle/8cb4f4adhba3bdc7325a6&690

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二、笔算练习

1. 80÷5 68÷4 98÷7 864÷4 936÷2 696÷4

2.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3.下面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20×(     )﹤83    80×(     )﹤500

25×(     )﹤108   40×(     )﹤251

50×(     )﹤256   15×(     )﹤65

三、作业

21页第4题。

三年级有90名学生。每两人用一张课桌,需要多少张课桌?把这些课桌平均放在3间教室里,每间教室放多少张?

 

课后反思:多数学生能较好地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准确计算。但部分同学算理表述的不够清楚,要加强说理的指导和训练.

 

笔算除法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有序思考能力。

2、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地探索并理解算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怎么办?商的最高位定在哪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争当小老师

1、小梦和小欣正在整理这些照片,(出示主体图)你在图中都了解到什么信息?

2、估算:

1)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怎样列算式?

2)谁来估一估,大约能插多少张啊?

238≈(   ),(   )÷6=  )(页)

3、探索竖式算理及算法

1)如果要准确的知道能插多少页怎么办呢?

2)尝试计算。

你在计算中遇到什么问题算不下去?怎么办?

商量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小组探究

3)(利用小棒操作)2个百在百位不能平均分成6份,但是如果把这2个百拆开放到十位上就会变成(  )个十,与十位的3个十合成(  )个十,这样就能分了。

4)用竖式算:2个百除以6商不够1个百,可以把这2个百看作20个十,这20个十正好与十位的3个十合成(  )个十,这样(  )个十就能除以6了。

点拨:当百位上不够商1时,要把百位的数与十位的数合并成几十个十,再去除以除数。

4、我会用竖式算:236÷6

123除以6商几余几?商3写在什么位置?为什么?

2)说说计算过程。

3)小结方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先用被除数的( )位数字去除以除数,如果不够商一个百,就把( )位数字与( )位数字合起来再去除以除数。

学生将估算结果与精确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

5.解决问题:要插多少页?

1)与估算的结果对比。

2)如果一本相册有24页,1本相册能插得下这些照片吗?

6.判断商的位数:

1)观察:都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为什么有的商是两位数,而有的商是三位数呢?

2)判断下面各题的商分别是几位数。说说你的方法。

276÷6    324÷2    651÷3    640÷3    498÷8    738÷9

二、展示收获

分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倾听,及时补充,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基本练习,学会笔算除法的有序思考方法

1、应用总结出来的笔算除法运算步骤,独立完成课本第22页的“做一做”。

注意先估算,再笔算。

2、请四个同学板演,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在□42÷3中,如果商是三位数,□最小可以填(   );如果商是两位数,□最大可以填(   )。

四、课堂总结

1、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一位数除三位数

                       238÷6=39(页)---4(张)

 计算方法:先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百位上的数,除得的商写在百位上。如果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小于除数,就把前两位商的最高位写在个位上。每次除得的余数要比除数小。

 

课后反思: 有部分学生笔算掌握得不够熟练,要加强指导与练习。

 

 

《笔算除法》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23—24页练习五3~~8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熟练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运用分析、推理能力正确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怎样计算三位数除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一、基本练习:

1.      口算接龙:

每人一题,全员参与。

(出示题卡)

2.      笔算闯关

出示5道题,看谁都做对。闯关成功的予以奖励。

565÷5     434÷8     253÷6    812÷7    856÷4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3.    游戏:蚂蚁搬家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计算竞赛,看哪组做的又快又准。

(出示题单,小组直接写得数,然后对照答案)

二、巩固提高

1.      完成24页练习五第5

(先判断商是几位数,说一说判断的理由,再逐题计算,做后检验,验证判断商的位数是否正确。)

2.   教材第23页练习五第3题。

1)投影出示,读题,理解题意。

2)提问:怎样理解每集大约播放多长时间?

3)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学生尝试计算)

4)反馈。

3.      完成教材24页练习五第6

1)投影出示,理解题意。

2)按要求尝试推理,说明理由。

3)根据题意,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汇报

1)看图,完整叙述题意。

2)说一说题中为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

3)运用哪些信息可以解答问题(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

4)汇报交流。

5)说说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答?

5.完成练习五第8

1)出示题目,自主读题,说说题意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说说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想?

3)各组代表汇报,全班交流

4)第2个问题怎样想?怎样列式?

5)独立完成本题的解答,然后反馈。

三、课堂总结

说说这节练习课,你收获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笔算除法

教学反思

通过练习,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了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计算速度明显提高。同时,多数学生能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较清楚的口述计算过程。

 

 

除法的验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例4

教学目标:

1.经历验算除法的计算过程,感受除法验算的必要性,学会利用乘除法的关系进行除法验算的方法。

2.逐步养成验算的良好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想法的过程,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乘、除法(特别是有余数除法)各部分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寓言故事》、《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情境图及单价。

师:如果你有100元钱买同样的书,你准备买什么,最多可以买什么本?

请同学们列竖式计算一下,100元最多可以买什么本《寓言故事》、

和《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学生试做。

我们怎样来检验大家计算的对不对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除法的验算。

(板书课题)

 

出示预习提纲,学生自主学习

 

1、怎样验算100÷5=20 100÷7=14……2的结果是不是正确的?

2、说说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

3、尝试完成25页做一做

 

共同探究,展示交流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汇报交流。

1.出示教材25页例4的情境图。汇报你从图中得到

了哪些信息?

2.王叔叔用100元买了20本蓝笔记本,售货员没有给他找钱。张叔叔用

100元买了14本红笔记本,售货员只给他找了两元钱。你能帮

他们算算付的钱对吗?

(1)蓝笔记本每本5元,王叔叔有100元,可以买多少本?

A。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再计算。

B。标出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C。小组讨论:如果把商20与除数5乘起来,比较一下除法和乘法算式,

你发现了什么?(商×除数=被除数)。

D。小组讨论验算的方法。

(2)红笔记本每本7元,张叔叔用100元,可以买多少本?还剩多少元?

A.独立列出算式并用竖式计算:

  100÷7=14(本)……2(元)

B.小组讨论 

(1)100、7、14、2各表示什么?

(2)用14和7相乘表示什么?

C:根据这种方法你可以给这题验算吗?

试试看。

谁来说一说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

3.我们来看看小猴是怎样验算的(出示课件)

4.师:通过同学们刚才做出来的多种方法,我们发现商和除数相乘,

再加上余数,结果等于被除数。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

来验算除法计算得对不对。

5.练习验证---课件出示

现在请同学们验算下面的除法计算的是否正确。

 213÷3=71       431÷7=63

请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计算得数,另一人验算,看是否正确。教师用课件展示计算的结果。

小结:除法验算的方法是什么?

商 × 除数 + 余数 = 被除数

验算时,先在竖式的右边写上"验算:",然后把商写在上面,除数写在下面,列出乘法竖式。在今后做题时,凡题里要求验算的,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稿纸上用笔算进行验算。

四、巩固练习 ,反馈测评  (课件出示)

1.根据第一个式子,直接写出第二个式子的得数

375÷5=75         75×5=( 

156÷8=19……4    19×8+4=( 

2.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54÷8=    209÷3=    856÷7=

3.有5张标有数字的卡片,小明、小红2人分别取了其中的两张用

上面的数做除法。432、7、189、6、301 ,小明商是72,小红商是43,

他们各拿了哪两张?剩下的是哪一张?

4.算算商是几?

445÷5=    882÷2=    522÷9=

490÷5=     822÷6=

五、全课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在进行除法验算时应注意什么?

除法的验算

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

验算有余数的除法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板书设计

除法的验算

 

 

                              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

                              验算有余数的除法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教学反思:

虽然引导学生概括出了商×除数=被除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这两个数量关系式,但并没有要求学生机械记忆,而是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到这两个关系的存在,这样做值得肯定。

 

 

  

课题:练习六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提高除法计算的正确率,熟练验算的方法。

2、使学生知道除法验算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提高除法计算的正确率,熟练验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除法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计算下面各题,并且进行验算。

148÷2      676÷4      791÷7

249÷8      343÷5      514÷3

 

2、按要求把下列数正确的填入圈内

                     

被2除余数为0的       被3除余数为0的         被5除余数为0的

 

3、在□内填上正确的数

29×3=90-□    12×3=□÷3  

□+63=25×4     150÷3=□×2

 

4、经过刚才的练习,现在我们来个夺红旗比赛

149÷6

284÷4

351÷3

462÷7

905÷5

746-248

239+671

275×3

709×4

 

校对答案

 

二、综合练习

1、三年一班有46名学生,每两人用一张课桌,一共需要多少张课桌?把这些课桌每四张摆一行,能摆多少行?还剩几张?(学生独立完成)

 

2 春雨小学389名学生去参观自然博物馆,每辆车准乘45人。租9辆车够吗? ( 读题思考,小组讨论,看看谁的方法好)

 

3、请你帮帮王叔叔解决以下问题

   

品种

箱数

总质量/千克

草莓

4

128

5

144

水蜜桃

6

171

 

估一估、算一算,哪种水果平均每箱最轻?

三、小结

这节课你有了哪些收获?

 

四、分层作业

1、参观科技馆的成人人数是儿童的2倍。如果一共有456人参观,儿童有多少人?(成绩好的学生做)

 

2、找出相同的除数

61÷□=□……5

68÷□=□……5

75÷□=□……5

3、找出相同的被除数                         

□÷4=□……3

□÷5=□……3

□÷6=□……3

 

五、板书设计    

                             笔算除法

 

29×3=90-□    12×3=□÷3  

 □+63=25×4     150÷3=□×2

 

 

 

教学反思:

本课我引导学生根据情境自己去发现问题,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合作、探索来解决问题,培养了他们在学习中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第七课时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是0”。

2.能熟练掌握一位数笔算除法法则的基础上,学会正确、熟练计算“商中间有零的除法”。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

商中间有0的两种情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西游记》吗?我给你们讲一段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吧!……猪八戒一口气把四个西瓜全吃完了,其他三个人还能分到西瓜吗?

一、出示预习提纲

1.看主题图,你能想到什么数学问题?

2是不是0除以多少都得0呢?0可不可以作除数呢?

3在有0的除法算式里,0只能出现在哪些位置?

二、展示交流.

(一)、创设情境

我们来看一幅画,老师给大家来讲一个故事。

 孙悟空找来4个西瓜,说每人分一个。猪八戒非常积极说:“我来分。”贪吃的猪八戒看到西瓜嘴都馋了,他想反正有4个我吃掉一个吧,就这样他一个又1一个把4个西瓜全吃完了,这下他怎么分给孙悟空、沙和尚和唐僧啊?(这部分内容放到新课导入时进行,将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引出)

(二)展示汇报

1、西瓜一个都没有了,其他3人可以分到多少?谁会算?

0÷3=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启发学生想:根据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要求0除以3得几,就得想几和3相乘得0。

再让学生想一想:0÷2=?,0÷4=? 0÷5=?……

讨论:0能否做除数?说出理由。

由此概括出: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

2、出示例题6

309÷3=

(1)要求学生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列竖式进行计算。

小组内汇报、交流算法。

全班进行汇报交流。

针对汇报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进行指:

(2)当学生计算到十位时,教师重点指导:由于被除数是0,0除以3得0,所以十位要商0。0和除数3相乘得0,0减0得0。

(3)计算完毕后,向学生说明中间用3除0的那一步,可以省略。并要求学生用虚线圈起来。

(4)问:竖式中用3除0的这一步可以省略,那么,商十位上的“0”可不可以省略呢?为什么?(不可以省略,因为0起的是占位的作用)

(5)现在,我们把这题用简便写法完整的做一遍。(找一同学板演)

(6)巩固算理:

①404÷4=11。讨论:这题的结果正确吗?商中的两个“1”应在什么数位上?为什么?商的十位上为什么要写0?应该怎样改正?

②做一做: 402÷2   609÷3

汇报、交流

3、420÷3=

先由学生独立试做。

汇报、交流

明确:在除的过程中哪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上商0占位。

4、试一试

750÷5    980÷7

对比例两题,今天学习的除法有什么共同点?(板书课题:商中间有0的除法)。在计算中应注意什么?

三、反馈

基本型

1列竖式计算

900÷6      603÷3      408÷4      840÷7

计算之后说一说900÷6中的两个0都和603÷3中的0计算方法一样吗?

2小组竞赛

707÷7             900÷6               603÷3

835÷5             296÷4               310÷8

综合型

3判断

 

  17        900        111

4)428   2)406    5)566

          4            5

   28                     6

6            5        

                            6

                               5

                               2

4列式计算

(1)565是5的多少倍?

(2)340是什么数的2倍?

(3)744是8的多少倍?

提高型

5飞机每小时约行900千米;汽车每小时约行90千米;步行每小时约行5千米。

(1)飞机的速度是人步行速度的多少倍?小轿车的速度是人步行速度的多少倍?

(2)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补充练习:

风光旅行社:青岛三日游4人408元。

九州旅行社:青岛三日游5人550元。

哪家旅行社价格便宜?

四总结:这节课,我们研究的是“商中间有零的除法”。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例5

           0÷3﹦0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商都是0..

           例6

        、  309÷3 ﹦103            420  ÷3﹦140

 

教学反思:本节课在处理习题时,我让学生到前面板演,针对各种各样的错误对全班同学进行强调,这样有利于杜绝多数同学容易犯的错误.

 

 

 

第八课时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的一般方法。

2、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除到哪一位不够商1时,要商0占位。

教学难点:

被除数中间没有0,商中间也有可能出现0,除到哪一位不够商1时要商0占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690÷3        600÷4          505÷5

学生练习,指名板演,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一、预习提纲

1自学例7(1)题,想一想:被除数中间没有0时,商中间会不会有0出现呢?

2说一说为什么商的中间出现了0?

3观察被除数和商,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二、展示

(一)创设情境

春天到了,同学们要去春游了,就要准备出发了, 我们三年级有218人每2人准备一袋食物,需要准备多少袋?

你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问题?

探究商中间有0的笔算方法

说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独立思考,与小组同学交流算法。

 

学生列算式:218÷2

小组讨论计算方法,投影反馈

方法一:        方法二:

   109               109

2)218            2)218

   2                  

                   18

0                 18

18                 0

18

0

师生评议:哪种方法好,为什么?

第二种比较简单

第一种比较清楚,不会露写。

2、出示例题7(1),指名读,独立列式

你能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做,展示交流

学生质疑问难

3、教师点拨

观察算式,想一想832÷4的商有什么特点?

列竖式计算,说一说商为什么会出现0?

展示出现

方法一:        方法二:

   208              208

4)832           4)832

   8                8  

                   32

0                 32

32                 0

32

0

汇报:哪一种列式的方法既正确又简便?哪种列式不正确,为什么?

计算这道题应注意什么呢?、

4小结

观察被除数和商,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三、反馈

基本型

1、P32做一做

613÷3        624÷6     218÷2     525÷5

综合型

2、数学小医生

 

 

 

  17       900         80

4)428   6)544    3)250

           54            24

   28                      1

3判断

A被除数中间有0,商中间也一定有0.(   

B被除数中间有0,商中间也不一定有0.(   

C被除数中间没有0,商中间也不一定有0(   

D被除数中间没有0,商中间一定没有0.(   

C被除数中间没有0,商中间可能有0(  

4、奥林匹克火炬在某地4天传递了816千米。平均每天传递了多少千米?

 

5有530把椅子,分5次运完。平均每次运多少把?如果分4次运完呢?

提高型

6李老师买了3个相同的足球,给售货员154元钱,找回2元,每个足球多少元?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商中间或者末尾有0的除法

832÷4﹦208

   208

4)832          

                     8                

                                    

0                 

32               

    32

0

 

教学反思: 

 

 

                              第九课时《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32页例7(2)题及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理解“被除数末尾没有0,商的末尾可能出现“0”的算理。

2、学会列竖式的方法,知道被除数个位不够商1时要写0占位。

3、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列竖式的方法,知道被除数个位不够商1,写0占位。

教学难点:理解商末尾出现0的算理.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列竖式计算:

   612÷                515÷            927÷3

一、预习提纲

1认真阅读教材32页的教学内容。

2掌握列竖式的方法。

3为什么被除数个位不够商1时要写0占位。

二、展示交流

1、谈话激趣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被除数中间有0,商中间可能有0,也可能没有0;被除数中间没有0,商中间可能0也可能没有0.这节课,我们应该研究和它有关的问题。

2出示例7(2)题,指名读题,列出算式。学生独立解决。

3学生在小组内汇报交流

想一想:哪一步的计算和上节课学习的内容相似呢?

4算法展示

5讨论:我们在列竖式时应注意什么呢?

6交流:商的末尾出现0的算理。引导学生总结算理

三、反馈巩固

1 计算:32页做一做

631÷3    340÷2      704÷5     843÷6

2判断对错,把错的改正过来。

900               80

5)544           3)250

   54               24 

               10

3有530把椅子,分5次运完。平均每次运多少把?如果分4次运呢?

四、总结

板书设计:

                         笔算除法

                     562÷4﹦140(人)

                          140            

4)562  

                                  

                          16

16         

                            2

 

教学反思:

 

 

 

 

整理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和整理,建立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认知结构,掌握口算、估算、笔算的基本方法及验算的方法。

2、能根据实际问题,灵活选择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性、合理性及熟练程度。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一位数除三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笔算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知识整理

1、导入。

师: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带着大家一起整理并复习这个单元的知识。

师:想一想,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呢?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整理、复习这单元的知识。

小组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师生共同整理、总结。

师生共同整理。

(1)要求:口算、笔算两块内容有些什么知识?把它们写下来,并且给它们分分类。

(2)学习自己整理,同桌进行交流。

(3)反馈整理的情况

口算:口算、估算。

笔算:一位数除两位数,一位数除三位数

验算:除法验算。

二、查漏补缺

1.出示作业中的一些错题(贴上学生的错题)。

师:请你分析一下他错误的原因,你能帮他改正吗?

2.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交流。

3.反馈:

主要错误原因:(1)估算时把被除数估大了;

(2)口诀背错了;

(3)余数比除数大;

(4)余数比除数小了。还在继续除;

(5)书写的格式…..

4.让学生说说自己平时在计算中还会出现什么错误。

三、练习提升

1、判断题。

(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一定是三位数。     ( 

(2)736÷□,要使商是两位数,□里只可能填8或9。(   )

(3)被除数中间没有0,商的中间就一定没有0。    )

(4)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就一定有0。       )

2、解决问题。

(1)有一根208厘米长的铁丝围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2)每只船限载6人,三年级共有学生182人,至少需要租几条船?

(3)有280只茶杯,每6只装一盒,45个盒子够装吗?

3、探究题。

计算)55□□,如果商的末尾有0,被除数可能是几?

如果商的中间有0,被除数可能是几?(分别举出3个例子)

 

板书设计 

整理复习

口算:口算、估算。

笔算:一位数除两位数,一位数除三位数

验算:除法验算。

教学反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