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章 |
分类: 贺毛伯舟先生诗词、文章 |
|
——桐城二中语文组简介
桐城二中语文教研组是一个勤勉务实、与时俱进的团队,也是一块团结协作、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的沃土。从这里曾经走出过很多名师。譬如,80年代的组长毛伯舟老师,是著名书法家、诗人,对文史有着较深刻的研究。90年代的倪胜先老师,是安徽省特级教师,后调任桐城五中校长。1997年,我校语文组的胡凤丽老师,经层层选拔,成为安徽省第一届教坛新星;2001年,胡双全老师过关斩将,成为安徽省第二届教坛新星。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语文组更焕发了青春,在教书育人,在教研创造上更是硕果累累,可谓群星璀璨,美不胜收。 一、敬业乐群的团队 我校历届领导一向重视学生的语文学习,重视语文组建设。在方方面面努力下,我校语文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在众多教师中,大部分老师带两个班语文课,兼班主任的也占一半以上,甚至有年轻老师带三个班课。虽然工作负担重,但老师们任劳任怨,出色地完成领导交付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学校各教研组中,语文组出勤最正常,语文老师最受学生爱戴,教科研成果最突出。 语文组老教师朱新敏,安徽省特级教师。他热爱教育事业,醉心教书育人。在他的影响下,全组老师爱岗敬业,积极向上。团结协作,共同提高,在组内形成了一种“每天上好每一节课,每天思考一个教育教学问题,每天读一篇文章,每天动笔写一篇教育随笔”的良好风气。 而今,我们组拥有一位安徽省特级教师,一位安庆市学科带头人,两位安庆市名师团成员,一位第三届安徽省教坛新星候选人,两位第三届安庆市教坛新星,4名安庆市青年教师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一名桐城市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二名桐城市二等奖获得者。语文组已经成为桐城市语文教育的一块品牌,在安庆市乃至全省都享有一定声誉。 二、乐于读书,勤于写作的团队 语文组老师几乎都喜欢读书。不少老师自己购买了大量书籍,教育、哲学、文艺,应有尽有。汤爱斌老师为了买书甚至节衣缩食,办公室的灯光经常伴随他到深夜,可谓“灯光漂白了四壁”。 汪玉清老师案头,经常摆放着中外教育家们的著作,上面圈圈划划,写满了自己的心得;文艺书籍更是她的至爱。朱新敏老师仅《红楼梦》版本及其研究书籍就有十几本,“百家讲坛”中与教学有关的书籍几乎都成了他的阅读对象,每年还要购买或借阅大量有现实意义的小说。还有姚贤东老师, 吴厚明 老师等等,其他醉心于读书的老师不胜枚举。
汪玉清老师的课是开放的,无论是事先打招呼还是临时听课,都得到汪老师的欢迎。始终如一的开放,使众多年轻;老师受益的同时,也使汪老师课堂始终呈现着活力,从有用、好看向深刻、灵动变化。 占淑红、桂琴、朱仲莉老师的课堂都是开放的,她们的课,或流淌着诗意,或体现着哲理,或给人启迪,或给人沉思。 语文组有个好风气,凝心聚力,众志成城。每逢有老师上公开课,大家在备课时就积极出主意,提建议,甚至帮助做课件。听课时全体参与,评课时实事求是,一针见血,以求同事能更上一层楼。 不仅如此,新老教师相结合,结对帮扶。李大鹏与朱仲莉、张维琴与占淑红、邓艳春与汪玉清、黄娟与汪丰收,结成师徒,相互听课、评课,检查备课笔记、作业。每学期结束,师徒都要汇报总结,把经验推广应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环境熏陶的影响是巨大的。在成名教师和师傅带动下,年轻教师迅速成长。汤爱斌、汪时白、李大鹏、邓艳春等刚来校不久的年轻教师也很快进入了角色,做到了“一年合格,三年成熟,五年成才”。使语文组新人辈出,蔚为大观。 四、教学、科研成绩卓著的团队 1.提升了教学成绩,提高了学生语文素养 (1)2004、2005年,我校初三连续两年在中考中取得城区学校语文人均成绩第一的佳绩,高分率尤其令人瞩目。 (2)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我校高考语文人均成绩文科获得优胜奖,理科获得鼓励奖。 (3)在安徽省作文竞赛中,我校初中鲜活有两位同学获得省级一等奖;安庆市级二等奖、三等奖达几十位之多。高中部,先后有两位同学获得省级二等奖、三等奖。安庆市等次奖更多。 (4)2005年,朱新敏老师指导的高三(6)班华玥同学,在《语文世界》杂志社和中国散文协会、叶圣陶研究会等主办的首届全国师生同台作文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在《中学生阅读》(高中版)、绍兴鲁迅研究会、南京师大等单位举办的全国中学生“纪念鲁迅”征文中荣获二等奖。 (5)在2007年安徽省中小学师生文学、艺术比赛上,我校师生获得一等奖、二等奖的达几十人之多。 2.实施了课题研究 (1)作为省级课题“中学语文感悟式教学研究”的实验学校,我们和桐城市教研室合作完成了该课题的实验。该课题已于前年(2006年)结题,并在去年(2007年)省级课题评选中获得三等奖,实验取得了预期成功,丰富了语文教序理论,提高了语文效率。
(2)为了改变中学作文教学“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激发学生写作热情,我们针对我们学校特点,开展了省级课题“新课标下自由写作教学” 3.提升了教师教科研水平
(1)四年来,语文组老师在CN刊号报刊上发表的论文有几十篇之多。作者分别是:朱新敏22篇,朱仲莉
1
5篇,汪玉清20多篇,占淑红
6、教学经验推广与校本教研 (1)占淑红老师于2004年为安庆全市教师作《新课程公共课通识培训》,受到安庆市师训中心领导的褒扬和与会老师的赞誉。 (2)朱新敏老师于2007年3月,在“皖江四市高中语文论坛”上作《 安徽省06年高考语文试题的特点及2007年考纲学习心得》的报告,获得与会人员的一致赞誉。同年4月,赴安庆十一中讲学。07、08连续两年,赴本市八中参与该校课题指导工作。2006、2007连续两年在桐城市高三语文研讨会上作关于高考讲座。2007年暑假,朱老师参加安庆市名师团讲学,走遍桐城、怀宁、潜山、枞阳四县市,为全县市老师作《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讲座。
(
3
)汪玉清老师分别于2004年、2005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