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我是班长”升级“我们是班长”

(2011-02-21 00:20:07)
标签:

黄陂

金龙鱼调和油

武汉晨报

优越性

制度

分类: 政治。生活。谎言
    1名班长、10名值日班长、4名学习委员、1名文体委员和16名小组长……新学期开学,黄陂前川六小四(1)班63名学生中就诞生了32个“小头头”。

  该班班主任王建伟介绍,该班上学期开始实行班干部选举制,老师提名、学生提名、毛遂自荐,再举手表决,班干部比其他班多。也有家长提出,希望给孩子锻炼的机会,老师在审核学生干部时,也会考量他们的学习成绩、行为习惯、平时表现等因素。这学期,班干部选举完后,人数就达到了32人。(武汉晨报)

    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很可乐地浮现出的第一印象是金龙鱼调和油的广告词,1:1:1。没错,这班里的班干部的人数跟非班干部的人数可以说是一样一样儿的。甚至于32个班干部,实际上只有31个平民。哎呀呀,冗官现象如此严重,看来民不堪其扰吧?

    错,你想多了。注意到发生在湖北武汉某个郊区小学某个班级的这项关于班级管理的变革的伟大意义了吗?什么?没有?好吧,是你逼我卖弄了。哪,这就是传说中的集体领导制。关于这种制度的优越性,我就不用浪费口舌了。形象点就是:“我们都有一个家,大家都爱它。”再形象一点升华一点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了。

    当责任因为某种合理的制度很合理地分配在每个人头上的时候,谁都会竭尽所能去完成自己的职责。这就是制度的力量,好的制度发挥好的正面效应,坏的制度产生祸害无穷。可惜很多简单的道理,小学生们都懂,都能去实践。而居庙堂之高的人,那些肉食者却未必就相信,或者因一己之私,懂也装不懂。

    我无意将这么一件事无限扩大。先回归本身,我是不担心这么多的班干部有什么问题,也就是说我完全同意这种做法的。让几个人觉得管理班级是自己的责任和让所有人去自己管理自己,后者当然就是更有优越性的。

    我很同意“值日班长”的做法,每个小朋友都能有机会去当一名小主人。然后一方面既能体味到当家之不易,另一方面又能更好增强集体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再放大一点,这对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很多能力的培养也是十分有益的。

    回到这项措施可能带来的弊端上,有人认为这可能助长孩子们的虚荣心。我的反问是,是现在当班长更值得虚荣还是从前只有一位班长的时候更让孩子们觉得虚荣呢?

    还有人认为这么多班干部可能造成的是管理上的混乱和职责上的模糊不清。关于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成人们应该转变观念。班干部不一定就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班干部更多是班级事务的执行者,是为全体同学服务的好朋友。大家都在为班里办事,人多自然比人少力量要大,效率要高。何况一个民主的科学的制度,本身最大的特点就是每个个体的充分参与以及尊重。

   不管是33名班干部还是23名,他们都是经过大家投票选举产生的。退一万步说如果大家觉得不妥,或者日后管理不善的话,那也可以征求大家的意见进行新的“改革”。因此,当“我是班长”升级“我们是班长”,我乐观其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