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莫子楚--茶当家
莫子楚--茶当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355
  • 关注人气:1,74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因丑杀人”留下谁的叹息?

(2010-12-28 10:34:02)
标签:

曾世杰

江安

华西都市报

高考状元

大学生心理健康

杂谈

分类: 卧底中国大学

    昨日下午2点15分左右,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曾世杰“因丑杀人案”一审第二次开庭。庭上宣布了由成都蓉城司法鉴定中心出具的鉴定意见书,认为曾世杰在作案时无精神障碍,并且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应当对其行为负责。对此,曾世杰的辩护律师姚飞提出异议,并称还会申诉。(华西都市报)

------------------------------------------------------------------------ 

 

   “今年3月30日,四川大学江安校区发生一起凶杀案。曾经的高考状元、大二男生曾世杰因怀疑同学嘲笑自己相貌丑陋,一怒之下持刀刺向不相识的校友,导致1死2伤。”

    这个案件从发生一开始就引发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因为当事人身上实在有太多的典型标签,比如高考状元,比如穷二代,再比如其貌不扬,还有大学生的身份。如果说马加爵问题让人们开始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曾世杰事件则让社会重新将警觉投向了大学生心理建设这个议题上。

    如今尘埃落定,如果申诉无效的话,年轻的曾世杰很可能面对的就是以结束自己生命方式去偿还他的一时冲动。无论是受害者还是施暴者,年轻的生命无缘由地逝去总是让人惋惜的事情。就如很多人祈祷的那样:“如果当初......”

    可惜,人生永远没有回头重来的机会,但法律却始终保有追究你生命中任何时刻错误的责任。

    曾世杰在详述作案动机时,反复提到同学言谈之中曾嘲笑自己样貌丑陋,因而一时冲动痛下杀机。而据同学们自己讲,那只是偶尔在开玩笑。看起来是多么荒唐和糊涂,就因为一个误会而动了杀机。更可怕的是连累的却只是无辜的路人。

    如果说马加爵是因为同寝室人嘲笑,而将触碰其心理防线的人杀死。那曾世杰案的可怕则在于,他并未向言语不谨慎者动手,而是选择随机性的路人下手。这样的疯狂是前一个杀人案所不具备的。也是谁都想不到的。试想,如果中国没有禁枪令,那后果会不会如一年前大洋彼岸的那样校园屠杀一样呢?

    分析曾世杰的成长经历我们可以看到,他是个极度封闭的人。最爱的母亲的早逝。而与父亲则基本没有心灵上的沟通。甚至在高考志愿的选择上海爆发过冲突。事实上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一个极度缺乏关爱的人,压抑的人格可想而知。

    单亲家庭,贫困,曾经的状元如今却学业平平,远离家乡求学,甚至传闻中还有失恋受挫的因素,纵观曾世杰的生存状态,我们可以发现这个年轻的男孩子实际上早已经处于一种极度无助和自卑的状态。

    于是室友的一个玩笑带给他的反响就好像是,终于最后一根稻草压过来了。所以作案前,他才有了想要整容的举动,甚至写信给资助他上学的慈善机构。这并不是一个山里男孩理智中所能做出的决定,很可能那时候的他已经处于了一种癫狂和恍惚的状态。然而谁也不知道,谁也没发现,于是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曾经有不少的同学给我发纸条探讨和交流过关于和室友相处的问题,我发现有两点是核心的和集中的。一种是生活习惯上的矛盾,另一种就是人格上的不受尊重。如果说第一类问题可以通过协调解决的话,第二类则并没有那么容易解开了。

    它需要被侮辱者正视自己尊严,而又需要合理的方式去捍卫,同时更需要所谓的霸道者,能够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人格是平等。无论贫富或强弱,你都没有践踏他人意志的权利,因为你或我所知道的,弱者的不恰当的爆发,对于你这个强者来说有时候也是致命的。

   

   我们都要记得以暴制暴永远是错误的,蔑视他人尊严也总是危险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