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毕业,你要变成什么样的人?(十八)

(2010-10-18 08:04:32)
标签:

武汉

宋体

学校

名校

湖北大学

杂谈

分类: 卧底中国大学

第十八期

我非名校生

每个人都有名校情结,这是显然的,说没有那是虚伪。我们做学生时最拒绝不了的就是好成绩,而进入社会又开始割舍不掉金钱的诱惑。这是人的软肋,这也是自然法则,就算是韩寒他也不是有意要退学的,只是环境所迫而已。在一个标准划一的社会里,我们通过比来获得地位。

小学的时候,别人问我,你的理想是什么,我很坚定地说当一名对祖国有用的人。等到上初中的时候,同样的问题,我的回答是当老师,因为那时候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威风的职业。到了高中别人再问的时候,我说我想上武大。我的理想就这样渐渐从一类人到一种职业,最后跌份到一所学校身上。

我记得那个时候自己的成绩并不太好,在说出这所学校的名字的时候,我充满了羞涩和自卑。我把宣传册上武大的照片小心地剪下来,悄悄地藏在本子里。每天拿出来看,不知道在本子上神神叨叨地写些什么。现在我看到那些东西的时候,心里的滋味是恍若隔世,那真是一段充满暗恋的时光,暗恋小女孩,暗恋名校。

故事的结局是什么呢?是我对武大害了单相思,是我被另一所学校所接纳。我在这里呆了四年我当然可以这样说:她不是名校,但我爱她。母校就是这样,你一天骂它八遍,可是茫茫的大武汉我只在这里才有回家的感觉。佐证这个的一个细节就是,每次坐车回学校,下车后我可以选择走学校外面的那条路上,然后通过学校正门回寝室。可是我习惯性的选择是下车之后直接从西门进去,然后从学校里边穿到寝室那边,这样还要多走一段路。为什么?潜意识里觉得走在学校里边比外边要安心,哪怕是一小段路。

先抛开感情因素不说,在一所学校呆上四年到底值不值,说白了不是取决于你的学校,终归是取决于你自己。所以我现在可以说名校情结对于我来说不过是浮云,但这是要经过很多东西才能炼到的境界,并且我也从来没觉得有名校情结有什么错。

工作中认识一个女生,据说已经考了三年的清华的研究生都没考上,但是依旧这么执着。不要误会,她可不是没有工作,其实工作的经验已经很丰富了,在很多大公司呆过,人脉也很广。为什么要考清华的研究生?她说那是自己的一个理想,一直没有如愿所以一直就这么坚持。关键是每次还输得特别不甘心,要么是笔试差几分,要么就是面试不合格。

我时常觉得人有个理想很重要,不然在安逸的环境当中你很容易沉沦下去,因为没什么念想。但是更重要的是什么呢?有理想是好,可生活中不仅仅只是理想,更多的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就像她自己都是每年大部分时间在工作,考试时间临近了才去准备。这样的话,即使没考上,人家照样会拥有很好的人生。所以有时候你会觉得,那些光想着通过一个硕士文凭找到好工作的人,其实挺天真的。凡事还是要给自己留后路,不要孤注一掷的好。学历只是一个敲门砖,至于进去了怎么走还不是能力说话。

那些嚷嚷知识不能改变命运的人,其实不过是被自认为的学位崇拜毒害了而已。你要的命运是什么,是大富大贵,那更要看的是你的能力,有多少是先当了博士再当富翁的,恐怕更多的是反过来的吧,这也没什么不正常吧。你要小富即安,你不读书都可以,学门手艺或者开个小店,指不定比你大学毕业了收入好。把欲望跟理想混为一谈是件可怕的事情。

接触的很多名校的学生中,确实有很多能力很强的,但也有很多真不怎么样的。半年前的时候,在一家广告公司老板让我写一个推广旅游景点的策划书,同组的还有另外一所知名学校的同学参与。当时老板显然对他的期望值要比对我的要高,开口闭口就是这是某某大学的高材生啊。我自己能怎么办呢?说实话心里很忐忑,不知道对方的实力,那一位偏偏又很骄傲。所以当时真的是很虚心,只想一定要表现好。跟他请教,他一直是爱理不理的,还喜欢挤兑人。我心想不管你是哪个学校的,人品不行我就瞧不起。后来的事情就不自我炫耀了,反正老板看了我的东西之后基本上明白是什么水准了,换成是他自己紧张了。老板开始对我说,我对你们学校的人印象很好。我心里骂了一句早干嘛去了,但还是明白一个好学历有时候真的可以加分。就算不能雪中送炭,但可以锦上添花。

我们的学校虽然是个一本,但在高校如云的武汉,就像是后娘养的小丫头,不怎么受宠的那种。不过因为师哥师姐们的努力,在某些地方还是比较受认可的。因为不算名校,但给很多人的印象是勤奋踏实。这个实际上也是学校的一个优良传统,学弟学妹们也应该要保持。每个学校都有每个学校的口碑,而口碑的形成是你和我共同的功劳。我自己作为一个新闻系的学生,早先在一些新闻单位的实习的时候就发现本校毕业的人特别多,从管理层到普通员工。这个绝不是抱团,升华了看就是一种文化,把学校当企业看,那这就是一种企业文化。

名校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更多资源,更多机会。别人演讲能请美国总统,可能你们连第三世界领导人都请不到;别人校友提供的奖学金有上百种,你们不过就那样稀稀拉拉几种;别人图书馆里的书有几百万册,你们学校只有几百万册;别人的老师是大师教授电视上露脸的人物,你们的老师可能只是刚出道的路人甲路人乙。连你毕业了,参加招聘会都要跑到别的学校去。那些名企根本不会在贵校设点,好像你们根本就没资格一样。说差别,这就是差别。说白了,那就是待遇不一样。可是你要是不会利用那还不是瞎的,就像一个一心想要嫁入豪门的女人,我给你提供一场结交名流的宴会,你自以为清高不过去跟人家搭讪,那有什么用呢?

在外的工作的时候,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尴尬。别人问:“你是哪个学校的?”“湖大的。”所有人几乎都会异口同声反问:“武大?”不是我发音不标准,而是大家喜欢伪装客气。而且一旦听说你是武大的之后,别人的头就像皮筋拉过一样竖起来看你。当我回复他说:“湖北大学”,他就会又立马“哦”一声。这样的情况大多出现在那些学校同样一般的同事身上,学校更差一些的同事他就又是另一种特别的反应了。出了省就更乱了,别人问:“你是哪个学校的?”“湖大的。”“哦,武大的,了不起了不起。”“是湖大……”“不好意思,原来是湖南大学,很好的学校啊。”“其实我是湖北大学的……”“哦……湖北大学,这个我有同学在那边读……”你们知道,这种对话,用现在的网络句式来说就是:“你让我情何以堪啊?”

我现在对这个东西能够看得开,一方面是因为我自己已经有能力不需要靠名校的牌子去做敲门砖找工作了;另一方面是我从心底里对自己的母校有了认同感。你既然从了她,心里还容得下别的女人吗?开玩笑的。人类常常犯的错误是,我们总是在不同的年龄在乎很多其实没必要过于在乎的东西。四年前你高考没考好,你觉得很丢脸无颜见江东父老甚至想要自杀,四年之后你意识到不过如此。但事情完全没完,你又开始介意别的事情,比如你暂时没找到好工作,悔恨的情绪再一次升起。很遗憾,你一直在为自己的无能找借口,过去了就过去了,真正吸取了教训的表现是,你终于知道该做什么了,并且真的去做了。

名校情结若真不是打心底有种神圣的向往,或者确定那里可以给你的学识能力思想带来具体的帮助,那就算了吧。有一次吃饭的时候听邻桌的几个同学很大声讲自己高中的时候成绩如何如何优秀,高考又是怎样没考好才来了这里之类的,只觉得气氛怪怪的所有人都看他们。说实在的那真是一件贻笑大方的事情,间接地表明你不但瞧不起你现在的学校也瞧不起现在的你自己。到了大四你还在谈上世纪的胜利,那现在不丢盔弃甲才怪呢。摆好心态利用好自己可以利用的条件,那么你确定你这块金子在土里边就发不了光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