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毕业,你要变成什么样的人(十三)

(2010-10-09 08:44:28)
标签:

北京

宋体

关系

一堆

态度问题

杂谈

分类: 卧底中国大学

第十三期

找工作面对关系,你会拒绝吗

这个话题并不敏感,但却十分地具有代表性。等到毕业临近的时候,你才会发现你身边多少人有多少种的关系,又有多少人求助于这些关系。你大舅,他二舅,你三叔,他大姐,毕业找工作不止拼实力,也要拼关系。这个社会愤青很多,但是一旦面对找工作,愤青们是否会为了五斗米折腰呢?答案很显然要令人失望了,大部分在平时骂骂咧咧的小愤青们终归会选择向规则妥协。

见证这样的第一起案例是我的好朋友,姑且称作小新吧。我和他以及千千万万的大学生们一样,在进入大学之前有着形形色色的幻想。到了大学之后,他一个人很快大展手脚,找到几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组了一个乐队。每天把酒言欢,讨论音乐理想,一群年轻人侃侃天瞎胡闹一下,偶尔还能捞到一些廉价的演出。如此这般尚算快乐满足地折腾了四年,一晃到了大四家里催促找工作的事了。其实小新一直觉得自己能够依靠自己的能力干出一番名堂,他有很多的想法,比如组个工作室比如去北京闯荡。但最终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只好放弃。等到父母给你断了粮草之后,你才真的意识到赚钱不容易生存更不容易。

所以他沮丧地回到了老家,一个很小的地级市。前段时间给他打电话,说是工作的事情已经搞定。在一家十分普通的事业单位就职,离家很近,言谈之间又恢复了从前的那种欢快和玩世不恭。人就是这样的动物,生存在温室里一直不知不觉,等到把他抛弃在荒野之后才知道寒冷落寞,一旦有机会重归温室就再也不想出去了。一个人在大学时代若没能真正练就独立的能力和坚强的心灵,就难免一辈子默然地做个装在套子里的人。

此后这样的事情就更多了,我问几个准备公务员考试的同学为什么要考这个。除了说公务员待遇好,并且工作轻松之外,有好几个都明确告诉我自己家里面在哪个城市哪个单位有关系,那语气就是有了关系不用白不用的感觉。而听者大多是羡慕,并不会从内心生出多少怨恨或是不满。这跟我们平时看新闻完全是两个心态,想想多少这样的社会新闻引起我们的谩骂和无限地愤怒。而这种现象一旦发生在你自己或者你的朋友身上,有几个人还能一腔热血大喊这个不公平。

人都是有贱格的动物,一旦别人的行为威胁到你的利益,你大可以展示出一副义愤填膺或者正义凛然的模样。而你的行为威胁到别人的利益,你又当何如呢?我的一个同学在刚读大学的时候就非常矫情地跟我说,他的人生已经被父母安排好了,将来无非就是出国或者去当公务员,自己并没有选择权,所以他很郁闷。我当时只是轻轻地对他笑笑,觉得此人不但装逼还有炫耀之嫌。后来才发现原来的确如此,大学没读完,他就办好各项手续很低调地出了国。原来真正的有钱人是不屑于在谁面前显摆什么的。

那些靠着关系人情找工作的人并不只是写在报纸上自私自利的抽象的坏蛋,等到某些时候你就会发现你自己或者你的朋友都沦为了你所厌恶的人。当我们四年浑浑噩噩都在玩着游戏,或者只是谈了一场不长情却寂寞的恋爱,甚至于染上一堆坏习惯,你说这样游手好闲的你一旦失去了爸妈的庇护又能做些什么呢?

并不是谁天生就不喜欢守规则,也不是谁天生就自私自利,只是形势所迫罢了。二月份你找不到工作,四月份你的工作还没着落,六月份就要收拾铺盖卷滚蛋了,你说这个时候有个捷径可以走,你会不走吗?更何况这个世界上又不是你家一家有背景有后台有人情,有时候在你自命清高嫌弃的时候,还有一堆在挤破头想要进去呢。

我自己在很早的时候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不像某些人想当然的那样,觉得学了几本新闻教材就可以去当大记者,以为翻了几本广告学著作就可以去做策划。学校永远只是你其中的一个课堂,只有越早参与到你将来想从事的领域当中,你才能更清醒得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且对这个行业有一个你自己的宏观认识和长远判断。

大一的时候,我会做一些端盘子发传单之类的无聊兼职,还会卖电话卡卖小国旗,做商场促销这些个玩意统统试一遍。你终于就会明白这些工作很无聊,你就会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读大学。因为你不想做那些你不喜欢的工作,你希望自己的灵魂能够被激发。于是到了大二我就自觉开始向专业靠拢了,去报社实习,找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拼命地写东西,给不同的杂志写约稿,读一些本行业优秀人物的自传。到后来慢慢有所成绩,更奠定了自己从事传媒行业的自信。这种踏实感是只有经过挫折和尝试之后才能建立的。不需要几年时间,你就可以发现你和你的那些同学看事物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比如一档收视火爆的电视节目,他们总只是跟社会上的普通人一样在那里喊低俗或者是没有特别的,完全看不到制作组的思路还有节目的核心优势在哪里。两档完全不同的节目只因为同属于娱乐,他们就看不出其中编排模式的差异。再比如,几年之后他可能只是在背课文的时候才会想起广告中有“组合营销”这个概念,而你会实实在在地感觉在你们做一个策划案的时候这种方法在其中的运用。

在这里也不是要炫耀自己有多么了不起,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学校出色的人是一堆一堆的,我从没把自己归结最出色的那一群。更何况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长处,只是你可能还没发掘出来而已。我只是想说你最好在大学就能够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那是你赖以生存的东西。若大学毕业还没能找到自己的方向,这时候又不愿从头干起踏实工作,你自然只能向世俗屈服,向家里的那些关系屈服,乖乖地守在爸爸妈妈身边继续做着一只永远快乐的活在井底的青蛙。拒绝不拒绝不是态度问题,实在是能力问题,是有没有自信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