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报告,今日将正式公布,其中内地共有22所高校进入世界500强行列,这一数据比7年前增加了14所。(法制晚报)
这份由上海交大炮制的大学排行榜究竟有多大的价值呢?我们先冷静地分析一下。
首先,据说这个榜单是决定中国留学生选择海外大学的重要参考依据,可见它的权威性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得到了肯定。但并不代表它就能摆脱遭质疑的命运,我本人就有三大疑问以求解答。
第一,中国大学机构评价中国大学是否具备公正性?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这个机构的性质是怎样的?有否接受被评判方的“经济援助”的可能性?它是否具备第三方的公正性呢?
第二,清华北大为何退居百名开外?我们知道虽然国内的名校都有种阳痿的不济,但根据此前某国外机构的评定清华北大好歹也能排个前五十,这次为何突然直降至百名之外呢?而我们注意到浙大在这份榜单中却分外抢眼,差不多就要抢掉二者的风头。这种排名的变化,到底是传统名校与后起之秀的争夺,还是只是简单的榜单制作参与者们的一厢情愿呢?
第三,论文为主的评判标准是否合理?这次中国内地一下子有22所高校进入世界五百强的行列,据参与者介绍是因为这些年中国内地大学论文数量增长迅速。先冷笑一下,论文数量有多大的说服力呢,不是简简单单的粘贴复制就阿弥陀佛了。参与者同时也承认,虽然论文增长迅速,但中国大学鲜有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学者。这说明什么呢?自己打自己的嘴巴,所谓的某些学术论文不过是保量不保质的废纸。
你看,这下欧洲人也不满意了,叫嚷着榜单不科学,要自己动手了。22所大学进世界百强,我想与其说成是中国大学的胜利,还不如说成是这个并不甜蜜的季节里强扭给我们的一次安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