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落小雨
落小雨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006
  • 关注人气:19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plc输出类型区别(继电器输出、晶闸管输出、晶体管输出区别)

(2012-07-13 20:33:46)
标签:

plc输出类型

继电器输出

晶闸管输出

晶体管输出

区别

分类: 西门子PLC入门
plc输出类型区别(继电器输出、晶闸管输出、晶体管输出区别)
 PLC输出触点的保护电路

(1)继电器输出: 
优点是不同公共点之间可带不同的交、直流负载,且电压也可不同,带负载电流可达2A/点;但继电器输出方式不适用于高频动作的负载,这是由继电器的寿命决定的。其寿命随带负载电流的增加而减少,一般在几十万次至Jl百万次之间,有的公司产品可达1000万次以上,响应时间为10ms。 
(2)晶闸管输出: 
带负载能力为0.2A/点,只能带交流负载,可适应高频动作,响应时间为1ms。 
(3)晶体管输出: 
最大优点是适应于高频动作,响应时间短,一般为0.2ms左右,但它只能带 DC 5—30V的负载,最大输出负载电流为0.5A/点,但每4点不得大于0.8A。 
当你的系统输出频率为每分钟6次以下时,应首选继电器输出,因其电路设计简单,抗干扰和带负载能力强。当频率为10次/min以下时,既可采用继电器输出方式;也可采用PLC输出驱动达林顿三极管(5—10A),再驱动负载,可大大减小。 


继电器    优点:交流及直流负载都可以驱动;负载额定电流大;

          缺点:动作频率不能太高,同时继电器是有寿命的,一般100万次;

晶体管    优点:动作频率可以达到几百KHZ,无触点,因此不存在机械寿命的说法;

          缺点:只能接直流负载(一般DC30V以下),电流比较小;

双向可控硅(晶闸管输出):只能接交流的负载,动作频率比较高,寿命长,但负载的额定电流也比较小

晶体管主要用于定位控制,要用晶体的输出来发出脉冲。而继电器是不能用发出脉冲的,也就不能定位控制了。如果用继电器去控制定位伺服或是步进的话就还要加定位模块,经济上不划算。而用一个晶体管输出的就可以控制伺服等。就这么回事。  依据生产工艺要求,各种指示灯、变频器/数字直流调速器的启动停止应采用晶体管输出,它适应于高频动作,并且响应时间短;如果PLC 系统输出频率为每分钟6 次以下,应首选继电器输出,采用这种方法,输出电路的设计简单,抗干扰和带负载能力强。

1.负载电压、电流类型不同
    负载类型:晶体管只能带直流负载,而继电器带交、直流负载均可。 
    电流:晶体管电流0.2A-0.3A,继电器2A。 
    电压:晶体管可接直流24V(一般最大在直流30V左右,继电器可以接直流24V或交流220V。 

2.负载能力不同
    晶体管带负载的能力小于继电器带负载的能力,用晶体管时,有时候要加其他东西来带动大负载(如继电器,固态继电器等)。 

3.晶体管过载能力小于继电器过载的能力
    一般来说,存在冲击电流较大的情况时(例如灯泡、感性负载等),晶体管过载能力较小,需要降额更多。 

4.晶体管响应速度快于继电器  
    继电器输出型原理是CPU驱动继电器线圈,令触点吸合,使外部电源通过闭合的触点驱动外部负载,其开路漏电流为零,响应时间慢(约10ms)。 
    晶体管输出型原理是CPU通过光耦合使晶体管通断,以控制外部直流负载,响应时间快(约0.2ms甚至更小)。晶体管输出一般用于高速输出,如伺服/步进等,用于动作频率高的输出:如温度PID控制,主要用在步进电机控制,也有伺服控制,还有电磁阀控制(阀动作频率高)。 

5.  在额定工作情况下,继电器有动作次数寿命,晶体管只有老化没有使用次数限制 
    继电器是机械元件所以有动作寿命,晶体管是电子元件,只有老化,没有使用次数限制。继电器的每分钟开关次数也是有限制的,而晶体管则没有。   
6. 晶体管输出的价格稍贵一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