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叙事艺术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从在准备论文的资料搜集过程中,还很难发现一个完整的详细的论述这部影片叙事艺术的论文或专著。本文试以该片双线叙事和人物与情节的构建方面来探究该片叙事的独到之处。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肖申克的救赎》是如何运用叙事艺术获得创作上的巨大成就的。
![[原创]浅谈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叙事艺术(一) [原创]浅谈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叙事艺术(一)](//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正文
一、双线叙事、匠心独运
很多好莱坞影片都喜欢采取多角度,多线叙事。在影片的进行过程中,观众就好像通过一个宽阔的视角来领会这个故事。这种做法的优点是,既可以给观众一个广阔的角度来观赏和评论影片,也使得电影在某种程度上尽可能的看起来更加厚实与丰富。但是,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但是选择了这样的一种表现手法,容易使得场面混乱,演员失控,让人对其中的一些情感难以感受,当然了,题材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表现的手法。《肖申克的救赎》运用的这种双线叙事在很大的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点。因为故事的重点是放在这两条线上,所以戏剧的张力是足够的。也可以使得观众更好的体会。
《肖申克的救赎》在叙事方式上,最值得欣赏的就是导演匠心独运的双线叙事。影片里的主角毫无疑问是Andy,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Red,那Andy的形象绝对不可能达到那个光辉的高度。他们两个都是普通的人,但是同一片天空下,他们被投入了监狱,失却了自由。有的人是罪有应得,像Red;有的人是无辜的被人陷害,像Andy。但是很少有人会去想究竟自己是不是真的有罪呢?当人们习惯了体制内的生活,他们对这个问题也不愿意去想了,简单的回答一句“Lawyer fucked me”。
Andy一直认定自己无罪,但是对于自己亏欠妻子的爱与理解,成为了他心中的羁绊,所以他默默的忍受着一切。直到他发现了事情的真相以及周遭的黑暗。他终于决定踏上了自我救赎的路。
Red是一个老油条,他杀了人,但他依然渴望能够得到假释,却无一例外的被驳回。肖申克监狱似乎已经成为了他生命里永恒的一部分。他“一开始恨它,然后你慢慢习惯它,最后变得离不开它”。对于他而言数十年的牢狱生涯已经足够惩罚他了,他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冲动叛逆的小子,但是他依然无法出去,一方面是假释官不允许,令一方面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未知,让人恐惧。
![[原创]浅谈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叙事艺术(一) [原创]浅谈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叙事艺术(一)](//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一开始,是Red帮了Andy,给他枯燥的日子带来了乐趣。而后,Andy渐渐的展示自己的才华,他用自己的能力为狱中的朋友争取了更多的权利。也给Red那似乎看不到尽头的铁窗生涯带来了一丝希望。最后应验了那句话:“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电影自从意识到自己可以讲故事开始。叙述的层次就开始变得明显和复杂。就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整体来说,影片主要有两个叙述层次,即杰拉尔·日奈特的虚构域和元虚构域,也可以说成是主叙述层和次一级叙述层。这样说是因为有的影片叙述层不只是两层,有三层或者更多,我们可以说第三层是次二级叙述层。以此类推类。第一部分次一级叙述层是在法庭上律师提问Andy的过程里加入的Andy妻子与情人的激情的近景片,第二个部分次一级叙述层是在老Brooks从监狱释放到自杀死亡这一过程,这一段结束后出现了Andy等人读信的镜头,说明这是一段倒叙第三部分次一级叙述层就是Andy逃出监狱、取走监狱长的钱和驾驶着红色跑车驶往墨西哥的过程。第一部
分次一级叙述分层出现在影片《肖申克的救赎》开篇到法庭这一场戏中。这个部分只用了两次、六个一组Andy妻子与情人偷情的近景短镜头,这些镜头以蒙太奇闪回的方式代替了完整的偷情事件并以倒叙的叙述方式插入到法庭辩护的过程中,这也就是杰拉尔·日奈特所提出的“时序”中的“逆时序”的“追叙”。这不但解决了Andy妻子与情人这场戏镜头数量过少无法完整交待剧情又无法补拍的困境,又使近景的倒叙片断作为次一级叙述层对主叙述层形成了补充、解释和对比,使影片简洁明了、层次分明。这种叙述方式又为电影铺设了一个谜团,配合在黑幕前一个镜头中观众看见的Andy听到审判结果时的惊讶表情,使得观众对于他酒后杀人是否是事实并不确认,从而让观众产生了强烈的观影冲动。其中有一点要注意的是这些闪回并没有增加故事的时长,因为在闪回过程中,闪回画面配合的是法庭律师的辩护词,这也是这一部分叙述分层的标志之一。在这一部分的最后一个黑幕镜头,是一个时间定格,也是影片的一个分水岭,从这个镜头往后就开始了监狱的部分,铺垫彻底完成,真正的主叙述正式开始—Red进入故事,Andy的黑暗生活和救赎的过程正式也随之展开。第二部分次一级叙述层是在老Brooks从监狱释放到自杀死亡这一过程。这一部分包括他走出监狱到Andy和Red阅读他的信之前。阅读信件这一镜头充分说明从他释放出狱到自杀是对Andy和Red所读的信件上文字的画面再展示,因而,这是一段倒叙。第三部分例肖申克的救赎黯尾部分,包括:Andy的逃出监狱的过程、到缅因等银行取走监狱长37万美金和最后驾驶着红色跑车去墨西哥这三个阶段,也是以倒叙的方式出现的。影片接近结尾处,从监狱长撕开海报到Andy成功逃出监狱的过程,第二个监狱长撕开海报镜头到Andy从银行取完钱离开,两次监狱长撕开海报是重复性追述,虽然镜头是同一个、时间是一致的但是所引出的事件和时间发生的空间以及所附带的意义却是不同的。撕开海报镜头后所接的两件事发生在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的矛盾双方身上,丰满了救赎过程,促使救赎结果爆炸出的力量更巨大。叙事学家杰拉尔·日奈特把叙述分层的功能分为三种,其中第一种就是解释功能,即低叙述层对高叙述层的解释。这个功能在《肖申克的救赎》中可以很明显地被发现,Andy的消失使剧中人和观众都很震惊,而后警察只在肮脏的溪流中寻找到Andy的囚服和铁镐的画面定格变成黑白照片后,镜头向前推给了铁镐一个特写,特写切换成Andy在墙上刻字母的镜头,其实这是前面Andy刚到肖申克监狱时在墙上刻字的延续。这个特写也是两层叙事层的分界点。后一叙述层是对前一叙述层的解释Andy从监狱长办公室回到单独囚室的路上也是一个叙述层的分界点,也可以说在这里前一叙述层是对后一叙述层的延续。这时观众会发现Red的叙述让观众对Andy的逃脱准备进行全面了解,例如对Andy的散步目的进行了解释性的倒叙等,这些倒叙带领观众重新回忆Andy在这近二十年的精心准备,也使观众对Andy的各种各样的嗜好有了重新的了解,揭开了大家的很多疑问。
全文链接:
[原创]浅谈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叙事艺术(一)
[原创]浅谈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叙事艺术(二)
[原创]浅谈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叙事艺术(三)
[原创]浅谈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叙事艺术(四)
[原创]浅谈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叙事艺术(五)
[原创]浅谈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叙事艺术(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