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反转”带来机会——未来的市场会是什么样?
标签:
市场营销风营销风斯若商机反转 |
分类: 营销杂谈 |
在读凯文?凯利的《必然》的时候,书中提到了一种有趣的反转现象:当电作为照明能源刚刚出现的时候,能够使用点灯照明是属于富裕阶层的享受,而穷苦人家只好靠蜡烛来维持夜间的光亮。而当电能无限便宜成为大众照明能源的时候,点着蜡烛吃饭的烛光晚餐反而成为了奢侈的象征。这种反转现象让我联想到很多很多……
当大鱼大肉刚刚成为富人们的常用美食的时候,穷人们只能吃糠咽菜,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鸡鸭鱼肉成为老百姓们日常饮食的时候,去吃一次“农家菜”又成了有钱人们大把花钱的活动。
与此类似的案例还有:
当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刚刚出现的时候,只有富人们才开得起,而穷人们还停留在骑自行车的年代,但是当汽车成为大众化的家庭交通工具的时候,自行车骑行活动陡然间变的高端了起来,不仅被扣上了健康环保的帽子,甚至就连之前百元以内的自行车也进化到了动辄成千上万的地步。
我想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看到前面三个你一定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不过我写这篇文字肯定不是要比谁的例子好了,而是在当今的全球大环境下,从市场层面来考虑,到底会发生哪些有趣的反转呢?到底会出现怎样机会呢?
首先我就想说说点子商务。当线下实体渠道还在火爆的时候,没有办法去铺渠道的“小作坊”选择了电子商务的模型来进行产品的推广与销售,而眼下,当所有的企业、所有的人都可以轻松地掏出打开网店大门的要是,已经发展到实体渠道被电子商务挤压的遍体鳞伤的时候,是不是会发生有趣的反转呢?
目前已经有很多迹象表明即便是当初神奇的不得了的点子商务,也已经发展到了价格竞争的恶性阶段,而且已经传出声音,为了避免竞争的同质化,有一些IT制造业已经开始考虑线下的渠道铺设了。虽然我觉得在几年之内电商竞争的白热化会让商家们重新重视实体渠道是一种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但是如果我们用“反转”的角度去思考,不是更有趣,也更直接一些吗?
所以,如果这种反转真的有可能发生,是不是机会就出现在对实体渠道的垄断及掌控,或者针对实体渠道而发生的各种服务行为呢?
接下来我想再说说食物。不用说之前,即便是现在,对于食品口味的选择依旧是大多数人们变富裕了的一个重要标志,而真的吃那些无污染、无公害的蔬菜往往是农民家庭自种自吃才会出现的场景。但是哪个人会不在意自己的健康呢?在一快口舌之欲的同时,谁不想延年益寿呢?
那些财富积累处于顶端的人开始注意食材的品质超过口味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而这种行为的蔓延趋势也会逐渐过渡到中产阶级人群。这种本来属于人们对于健康的基础需求,是不是也是一种“市场反转”的最现实写照呢?
如果这种反转也是一定要出现的?那么现在是否应该投资于健康农业,做一些更环保的科学研究,放弃那些有饲料或化学添加剂的催生催长,提前布局,申请一些确实有用的专利技术,来保证自己在未来农业方面的利益呢?
最后我想说的反转是“宅”。没错,就是宅在家中的那个“宅”。曾几何时,旅游是经济有了一定基础的人才会做的事情,穷人们只能宅在家里。而当旅游成为了大众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出国游也变得不再那么“昂贵”的时候,能够帮助那些富人更舒适地“宅”在家中,提供最优质的家居相关服务,让他们在家里宅着也比大多数人旅游更舒适、更开心,是不是也是某种商机出现的可能呢?
在很多时候,读好书会让我们浮想联翩,甚至去想很多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有人会觉得这是白日做梦。而我却觉得这种“梦”恰恰是对我们头脑的一种锻炼,所以,也希望我的这篇文字能够触发你的一些灵感,找到属于你的反转商机!
后一篇:创新也要“所见即所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