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蒋圣琥:评书法名家

(2008-05-14 10:49:14)
标签:

杂谈

分类: C[名家谈艺]

   我是一个书法爱好者,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 蒋圣琥先生的批评帖子,当时的感觉是眼睛一亮,于是通过网络的搜索功能,把蒋先生的所有帖子找出来,好好地拜读了一遍,今天本人不嫌麻烦,把蒋圣琥先生的评论文章集中在一起,呈现出来,和大家共同欣赏,同时也希望蒋先生能够喜欢
陈振濂——才华横溢的没落文人
     
首先我们得承认,陈先生是很有才情的人,甚至用才华横溢来形容也不为过,这从他的文章和书法作品的字里行间都可以看出来,但我们评论任何事情都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观照,陈先生在有才情的同时,我认为他做任何事情太浮躁,没有深度,各位别急,听我简单地说一说.
      1,
他所编的书法教材,可以说完全是普及性质的,而且语言单调,到处充满了“够架”等等之类的词汇,这种水平,不一定比我等一般人的水平高到哪儿去,------他的教材是蜻蜓点水式的;
     2,
他的所谓的学术著作,他真正在学术上有什么贡献呢?给人们印象最深的,可能还是关于中日书法比较的那一个系列,但仔细看一下,可以看出,作者除了懂一点书法和中文日文而对相应的人物和作品有点介绍外,还有什么?他出版那么多的学术著作,到底有哪一本有分量,有深度?他出版的所谓著作,最直接的收益者是他自己-------为自己评职称带来了论据。-------他的学术著作是浮光掠影式的;
     3,
他的学术主张,他在刚开始提出"学院派",我曾在<<书法报>>撰文予以反击,题目叫做<<与陈振濂观点不同的观点>>,认为他提出“学院派”只是出于个人目的,为了把自己列在别人之上的一种炒作,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学院派”一,没有理论作为支撑(虽然陈是大学教授,他也没有这个理论水平)。二,它在实践上的表现方式是浅薄的-----当时的“学院派”可以说就是各种拼盘。我们现在回头看看,他的学院派这么多年做了什么?实在是浅薄得可笑。-----他的学术主张是虎头蛇尾天马行空式的。
     4,
他最大的成就,就是利用自己本身的位置作平台,营造了一个比较好的学习气氛,带了一批学生,但这与学术无关。之所以说他是才华横溢的没落文人,首先是因为他有才,这是没办法否认的,其次是因为他什么都做,但什么都不精通,表面看起来风光无限,其实他的思想是没有深度的,所以用没落来形容他。陈先生的学生很多,看了这个帖子,希望有人能很好地反驳,不要骂街,我希望我对陈先生是误读了。

谈李刚田(印田老农)
李刚田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老农------老农的朴实,老农的厚道,老农的甘于寂寞....... 所有这些老农的品质,加上他内心的聪颖和超强的艺术领悟力,足以使他成就为当代印坛大家,并有可能向大师迈进!我一直想,如果李刚田在北京或者上海,如果李刚田在央美或者国美,现在的印坛是一种什么状况?这个假设很有趣。河南造就了李刚田的初期知名度,同时河南明显的地域限制又阻碍了李先生进一步被承认的速度,如果上面的如果成立,现在的印坛人物榜至少得重新洗牌------他应该排在王镛和韩天衡之前,而不是现在的之后(当然这个问题是见仁见智的,毕竟韩先生在各方面的积累是很深厚的,他在印坛的影响也非常之大)。李先生不善经营,他不如石开狡诘,任尔窗外东西南北风,他只知道埋头耕耘,如果李先生有石开经营水平的一半,石开的很多市场份额可能都要被李先生抢走------李先生的印表面朴实无华,却自有一种贵族气息,李先生的印与他的人一样,不事张扬,却有很深的底蕴和超强的可读性------他的印是雅俗共赏的,所以他的印有广大的基础,所以他的作品市场情况应该是非常好的,不管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他都可以一网打尽,做到这一点,实在太难!!李先生的风格应该是承袭黄牧甫一路,但他把黄氏风格向前发展了一步,他在继承了黄前辈干净整洁印风的同时,加进了刚猛。滋润的调味品------他的这种推进是不易被人察觉的,往往也容易被人忽视,他的这种看起来微小的推动没有深厚的功力和超人的智慧是难以实现的,观李先生的作品(篆刻)如饮陈坊老酒------愈品愈醇。写到这里,可能有人会奇怪了,jsh先生,你好象很少给人如此唱赞歌啊,这与你的行文风格不一致!可是我要说,当你面对一座大山,你不仰头,你能看到山峰?当然,jsh还是jsh,我还是要指出李先生的不足,一方面是为了统一我的行文风格,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给李先生提醒------您也不能飘飘然,您的问题也还大着呢。李先生差一点成了一个跛腿印家。一个印人,如果他不读书,不写字,虽然他有可能红及一时,但在历史的长河中,他绝对只会是一颗倏忽而去的流星,李先生读书,而且也写文章,文章也还不错,但他的书法水平太一般,除了他的篆书略带清新之气,还可以一观外,其它书体简直不堪入目.但李先生似乎并未察觉其书法与篆刻的差距,频频以其书法示人。他的行书和楷书,没有任何传统基础,完全以钢笔字的写法以蛮力直来直去,虽然李先生凭他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眼界在他的书法作品中对线条的锤炼花了很大的工夫,但先天的不足(传统基础)还是决定了他的作品缺乏底蕴,他的书法结体呆板,线条单一,与篆刻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我给李先生的建议是,要写楷书,先熟悉一下唐楷,若想写行书,也要多临几个范本,吃透他们三分之一再说,您若确实要以书法示人,您就写篆书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