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玄宗是如何疏远皇亲国戚的?(品书之九十五)

(2013-12-08 10:35:34)
标签:

玄宗

执政

理念

皇亲国戚

文化

分类: 书评

          http://s7/mw690/001vcmtQgy6EPjh7TiSa6&690


 

    唐玄宗在执政之初,姚崇还只是同州的一个刺史,但两人不仅在政务理念上有许多共同之处,而且还有不少相同的爱好;在一次狩猎过程中,唐玄宗试探性地询问姚崇是否愿意出任宰相一职,姚崇对当时的朝廷可谓是了如指掌。他答复唐玄宗说,如果能够采纳他的10条改革建议,他将欣然前往,否则就难以从命。

    这10条建议是——

    1.皇帝应以仁爱治天下而不是靠严刑峻法的威慑力量;

    2.不要进行军事冒险,对外盲目扩张领土;

    3.行使法令应不论亲疏,同样严厉;

    4.禁止宦官参政;

    5.禁止巧立名目开征各种苛捐杂税来取宠于皇帝;

    6.禁止任命皇亲国戚在中央政府任职;

    7.减少与少数大臣过分亲密的来往,树立皇帝廉洁公正的形象;

    8.允许大臣直言进谏而不用担心专横的处罚;

    9.停止修建楼堂馆所和佛寺道观;

    10.清除外戚过多的政治权利。

    以上10条基本上符合玄宗的意愿,并且有些问题在睿宗时就已经暴露,而且稍有良知的大臣也心知肚明,只不过没有机会向玄宗表达而已。

    尤其是对其中的第6、10条,玄宗更有同感,他深知执政之初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结束皇族成员、宫中后妃以及外戚对宫廷政治的不正当干涉。经过与姚崇、宋璟等人的精心密谋,唐玄宗大开“杀戒”,通过4种手段极大地减少了皇亲国威对政权的影响和干涉。

    首先,玄宗拿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开刀”,以身示范。玄宗的王皇后出生于太原的贵族,她的父亲王仁皎曾是一个低级的禁军军官,在玄宗成为皇太子之后,他因皇亲关系而升至一个位高但不重要的职务。王皇后的孪生兄弟王守一是玄宗推翻太平公主及其党羽时的密谋者之一,可谓功劳卓著;玄宗在未得势的时候,两人关系就不错,后来玄宗娶了睿宗的七女清阳公主。玄宗对王守一应该心存感激的,但为了减少他对自己执政的影响,他把王仁皎、王守一父子二人封为国公,让他们拥有丰厚的财产,但不让他们掌握重要的职权。

    其次是禁止皇室诸王统领禁军、拥有军权。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在专制和动乱年代尤为突出,禁军在宫廷政变中的作用绝对不敢小视。玄宗不仅对自己的兄弟以及堂兄弟下禁令,而且对公主的配偶也是如此。比如,玄宗的弟兄和李守礼曾被任命为长安附近的刺史和都督,但在朝廷中绝对不让他们掌握军权,最多担任并无实权的礼仪性职务。

   第三是把诸王调离京城,不仅可以阻止他们本人发动政变,更重要的是防止他们被朝廷中寻求傀儡的对立党羽所利用。例如,让李成义在幽州任刺史,主要是抵御契丹入侵,职务重要、风险也大。

    最后是让王室成员的交往和联络停留在摆酒设宴、狩猎、打马甚至斗鸡取乐上。玄宗多妻多子,曾有59个子女,如果把自己的兄弟、堂兄弟以及公主的配偶算上,可以说是芸芸皇室、浩浩荡荡。为了让他们不参与政治,玄宗煞费苦心,先是不断扩大王府的规模,兴建离宫,之后就用丰富的文体活动和戏曲、艺术来使他们过着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生活。

    几年之后,皇室成员、外戚要么守住自己的那一片“责任田”,要么沉醉于酒色财气,对皇帝政务的影响越来越小,使得玄宗能够摆脱皇亲国戚的干扰大胆地施展自己的政治才华。

 

   参阅书目:

    1. 崔瑞德主编《剑桥中国隋唐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 陈寅恪 《唐代政治思想史》

    3. 《说唐》 人民文学出版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