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啃老是良知与能力的双重缺失

(2011-01-24 15:39:46)
标签:

家庭美德

老年人

权益

啃老一族

道德氛围

情感

分类: 时评

            http://s15/middle/52159302g9a92b93293ee&690

   近期,就现阶段愈演愈烈的“啃老”现象,《江苏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草案修改稿)》作出如此规定:“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要求老年人经济资助的,老年人有权拒绝。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以物业或者其他理由,骗取、克扣或者强行索取老年人的财物”。

   本来属于家庭道德范畴的事务,却上升到了地方行政立法,让世人为一向以倡导“忠孝、仁爱”的文明古国平添几分悲情!

    在传统的儒家思想中,由羔羊跪乳、乌鸦反哺而类比延伸的孝敬父母是做人之本,也是家庭和谐的决定性基础之一。即使是在经济发展处理萧条的历史时期,年轻力壮者都会倾其所有、竭尽全力,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而到了经济发展速度、幸福指数、人均GTP等各项指标都领先全球的当代社会里,相当多的年轻人不但不自食其力,尽到赡养老人的责任,还赖在家中啃父母的老本,热衷做“啃老族”。老人帮助子女筹集买房首付款,帮助子女还贷,资助子女生活费与孙辈的学费,这类社会现象比比皆是,成了不少年轻人的首选,也演变为老人的不堪承受之重。

    或许,啃老的理由有千条万条:竞争激烈、公务繁忙、生存危机、父母乐意等等,都可以让年轻一代堂而皇之、心安理得地“啃老”,但仔细思量,啃老现象隐藏着极其严重的道德塌陷:传统的家庭美德正在瓦解,“为他、利他”的仁爱之心正在被以我为中心的利己所取代。在一个三代同堂(或者四代同堂)的家族中,年轻一代的三口(或两口)之家绝对是年轻啃老者苦心经营的核心部分,如果能够从父母(或者兄长)那里坦然地获得基本生存所需要物资条件甚至大量的货币,无疑是提高自身生活水准的最佳途径。作为父母一方,大多是本着“水往下流”的传统,看着子女面临住房、教育、医疗等多方面的压力,他们不可能无动于衷。如此一来,一方索取、一方付出,似乎成了约定俗成,“周瑜打黄盖”两厢情愿的事情,既然如此,法律为何要多此一举呢?

    从立法的动机来看,显然是为了督促一些眼高手低、好吃懒做的年轻人回归社会,让老人安度晚年,使柔性的道德成为刚性的法规,以家庭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初衷无疑是好的,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任何法律的约束都是需要有事实依据的,法规提出了禁止这样、禁止那样,但一旦违背之后,该作怎样的处罚呢?显然,对啃老一族作出处罚是无法实施的,你有独立生活能力,仍然向父母索取,一旦遇到法律纠结,父母绝大多数是会维护子女的!如果老人在不降低生活质量的情况下,愿意发挥余热,自愿被“啃”,资助子女也无可厚非。倒是年轻人为何“啃老”,更需要从道德良知和能力是否得到有效发挥上进行反思!

   要解决啃老问题,一是要不断增强年轻子女的道德意识和家庭美德意识,让社会普遍形成敬老光荣、啃老可耻的氛围;二是要执政当局要从民生大计的角度来转变行政管理理念,进一步理顺社会管理体制,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让年轻人有充分就业、通过诚实劳动获取正当物质利益的机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