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作为央视谈话类主打栏目的“实话实说”低调退出了,随之而来是央视的系列“改版”行动,这似乎有点意料之外,不少观众为之惋惜遗憾,但细细想来,却又是情理之中!
平生出身贫寒,接触电视较晚,当电视还只是停留于“黑白”年代时,央视一花独秀,在观众看来:节目每档都很精彩、也很权威,它既代表着高层的声音,也代表着文化的走势。那时,有不少观众同本人一样,电视节目不看到播音员说再见,是不会罢休的。对此,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受众可供选择的娱乐、影象少之又少,能够拥有电视就是一种奢华,哪里会顾及节目的好坏;记得日本的早期影片《望乡》曾让本人痴迷很久;二是央视的确不付众望,精益求精、励精图治,每期节目都以严肃、严谨的态度来对待,因此,精华多、糟粕少,大多数节目都可以称得上精品!
之后的日子里,央视就象吃了膨化剂一样,一下子猛然增加到了10多个频道,综合、经济、综艺、体育、少儿、科技甚至军事、农业,真叫人有点应不暇接。而与此相联系的是网络的飞速崛起,各省、市甚至县级电视台纷纷加盟电视制作与发射行列,再加上境外(尤其是港台)视听媒体的冲击,央视的霸主地位就动摇了!
一时间,收视率成为衡量各电视台的一项重要指标,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广告客户!也就关系到电视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于是,各电视台使出浑身解数,亮出各自的竞争“伎俩”和绝活,以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因此,在电视屏幕上,“访谈、综艺、体育、生活”竞相推出,“政要、名流、影星乃至草根”纷纷登场,一时间,电视文化作为一种特有的想象,令世界为之震撼和刮目!
那么,作为受众一方呢?如果说国人在很多方面没有更多的权力,那么,手中的遥控器和鼠标倒是实实在在地由平民观众来“指挥”的,当下的快节奏与泛阅读,几乎不可能让一个人连续4、5个小时蹬在电视机旁锁定某一个频道,守着固定的一两档节目。
对于平生而言,央视还是具有权威性的,但真正让我特别留心的节目并不多,10频道的科技、2频道的经济、3频道的综艺以及5频道的体育,会关注一下,但特别钟爱的栏目不到10个:焦点访谈、百家讲坛、新闻联播、大家、同一首歌、人与社会、动物世界、星光大道等,除此之外,就是浏览一下凤凰卫视的几档节目。
如果我们这样统计一下:央视12个频道的节目,每个频道每天播出15个小时,那就是180个小时,那该需要多大的信息量来充实!因此,也就免不了节目交叉,甚至完全靠主持人在那里耍贫嘴,忽悠观众,既无思想深度,更无文化内涵。与此相对应的是观众的鉴赏水平提高了、胃口也被吊起来了,央视没有危机感才不正常!
依平生观之,央视与其绞尽脑汁地改版,不如当机立断,削减50%的频道,只有浓缩的才是精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