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案例分析
(2010-12-16 16:06:30)
标签:
教学智慧案例杂谈 |
分类: 教学研究 |
师:让学生用小棒摆一个长方形,猜猜它们有什么特点呢?同桌交流。
学生交流,教师巡视。学生直觉感受到了图形的特征。
师:你有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吗?请小组合作交流进行验证,把自己的猜想和验证在小组里交流。
师:对长方形的边你有什么发现?
生:长方形两条长的边相等,两条短边的长度也相等。
师:你是怎样证明的?
(量、折、比等)
板书:长方形对边相等。
师:指一指长方形的对边在哪里,一个长方形有几组对边?(两组)
师:对长方形的角你有什么发现?你是怎样证明的?(量、折等)
板书: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正方形的边你发现了什么?怎样来证明?
板书: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师:正方形的角你发现了什么?怎样来证明?
板书: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学生自由发言,小结交流。
相同点:都有四条边和四个直角。
不同点: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教后反思:学生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长方形的一些特点,如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因此本课的教学是引导学生来验证结论的正确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教学中,先让学生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猜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再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活动,拿几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让学生“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进行操作验证它们的特征。在此过程中中,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边操作、边观察、边思考。同时,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反思,总结,从而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