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Ann上海
Ann上海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623
  • 关注人气:4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忆江南丝竹情(湖州2):湖州运河攻略

(2020-05-08 14:37:09)
标签:

地理

历史

读书

杂谈

游记

分类: 运河城市纪行

湖州市全图与三县二区地图在上篇博文中都已放,这里就不再重复了。从这些地图可以看见,吴兴区是湖州最邻近太湖的区域,也是南太湖所在,著名的月亮酒店在此,湖州老城景点也在此区。由此推测在湖州太湖比运河应该更为重要,因为与浙北及苏南其它运河城市不同,运河并不流经湖州城区,而其它5个城市(杭州、嘉兴、苏州、无锡、常州),运河都是穿老城而过的。而在湖州,运河则主要流经南浔区与德清县,而南浔区应该也是后来才并入城区的,并不能算湖州老城。

根据《家乡的那条河 走读京杭大运河 浙江段》,江南运河从苏南入浙江(这是从北到南的顺序,但本纪行系列因借用纪录片的顺序,所以是从南到北,即以杭州为第1集的起点),分有东、中、西三线,跨越杭嘉湖三市(——也就是说,江南运河的三条脉络仅就浙北而言,在苏州以北是不存在这一说法的)。

浙北后,运河三线中东线是古运河线,从苏州平望经嘉兴的王江泾、嘉兴市区、嘉兴桐乡的石门与崇福、杭州余杭塘栖、武林头到杭州;中线,从苏州平望经嘉兴桐乡的乌镇、湖州德清的练市与新市、余杭塘栖、武林头至杭州(——该书认为这是湖州运河的正线);西线从苏州震泽经湖州南浔镇、南浔区的菱湖、湖州德清、武林头至杭州。——如下地图,经过湖州的运河主要在南浔区与德清县,前者接邻苏州震泽和嘉兴桐乡,后者邻杭州余杭和嘉兴桐乡。

为了理清运河在湖州的存在,所以将德清县与南浔区的地图与上书进行对照阅读,即运河从余杭塘栖先到德清新市镇,再从德清新市镇到南浔练市镇再到嘉兴桐乡乌镇的这一线是有运河标识的:

最忆江南丝竹情(湖州2):湖州运河攻略

最忆江南丝竹情(湖州2):湖州运河攻略

运河湖州段分为正河(新标志的河道,实为含山塘)+支线(南浔镇运河古道即为此)。

运河湖州段正河:20世纪80年代,交通部门进行航道改造时将苏州平望经嘉兴桐乡乌镇入湖州,流经湖州南浔区的练市镇、善琏镇和湖州德清县的新市镇、新安镇、雷甸镇的含山塘,穿韶村漾入杭州塘栖的这段河道,标志为京杭大运河(——所以湖州段运河正河是近现代的产物)。这段经湖州进入杭州的大运河为历代江南运河航程最短的线路,称为“中线” ,也算是湖州境内的江南运河正河,全长43.9公里。

运河支线:頔塘(又称申湖航道),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支线,其西自湖州城区东门 (迎春门) 为起点,由西向东流经湖州吴兴区的八里店、织里、旧馆、东迁和南浔区,最后流入苏州吴江境内的平望,与京杭大运河会合,全长约60公里,其中湖州段33.9公里。1952年为改善航运条件,于南浔镇北另开一段航道与頔塘贯通,从而保留住南浔镇一段頔塘故道。故道长1.8公里,环绕南浔古镇北部。——这就是上篇博文中南浔古镇的运河故道了。

宋代开奉口河,大运河从杭州经奉口河入东苕溪,至湖州经頔塘入苏州平望。頔塘和东苕溪是湖州境内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漕运航道,合称为江南运河“西线” 。

大约因为位于南浔的頔塘同时在支线和西线上,所以南浔镇即便并不在湖州运河的正线上,还是成为湖州运河的重要景点。

根据一则新闻,由京杭运河(湖州段)河长办主任、市委副秘书长、市农办主任柳国强带队,对京杭运河(湖州段)进行了巡查。市农办副主任吴云妹、南浔区和德清县运河河长办、善琏镇、新市镇分管领导或科室负责人参与了巡查活动。,这也就证实了上面的推测,即湖州运河段主要是在南浔区和德清县。

 

湖州市境内虽拥有三大水系,但其中,长兴水系与大运河无直接关系;苕溪水系与运河相通;平原水系本身就是运河水系,其主干河道頔塘和含山塘分别就是运河支线和运河主航道 (大运河中线)。整个平原运河水系由南北走向的凌波塘、西塘河、白米港、练市塘、含山塘、息塘与东西走向的北塘、里塘、东塘、吴兴塘、长超六纵五横组成。

除大运河西线分别在苏州平望、余杭塘栖两大节点与大运河 (湖州段) 干线 (大运河中线) 交接外,其他主要相交河道有:太嘉河、乌镇—桐乡线、湖嘉申复线 (双林港) 、新市—乾元—德清线、崇福—塘栖线。最主要的为东宗线、湖嘉申复线。与頔塘相交的河流主要有:东宗线和古溇港、大钱港、濮溇、罗溇、汤溇、幻溇等56条溇港。

湖州市区内环的环城河 (西线) 、龙溪港 (东北) 、菜花泾 (东南) 、横渚塘河 (西南) ;外环的东苕溪—长湖泾、碧浪湖 (南) 、三里桥港、頔塘 (东) 、新塘港 (机坊港) 、旄儿港—长兜港 (北侧、西北等) 、西苕溪 (西南) ;连同城内密布的蛛网水系,形成综合汇泄体系。

所以,湖州真正与运河相关的主要是平原运河水系,其中最重要的是頔塘(运河支线,现名长湖申航道)和含山塘(运河主航道)。

頔塘东接苏州平望 (唐代属湖州) ,全长60公里,其中湖州境内长度约37公里,因其具有“通驿递,利漕运,卫农田,获水利”之功,历来均被视为漕运要津,江南运河后来延伸出来的中线、西线,均以此为基础。頔塘的修筑,不仅为太湖南岸经济的加速开发和“桑基鱼塘”“桑基圩田”的形成打下了重要的基础,而且还为塘北大片洳湿之地的开发和溇港圩田的架构提供了支撑,还让南浔、八里店、织里、旧馆、和孚、重兆、双林、菱湖、练市等湖州小镇凭借“辑里湖丝”而起,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早走向世界的城镇。丝绸业的支撑作用不再,所以不再成为运河主线,而后才有延伸出来的中线、西线。

湖州市大运河申遗主要涉及“一点一段” 。 “一点”指南浔历史文化街区,即南浔古镇,系大运河西线荻塘的城镇聚落遗产;“一段”指荻塘故道,即南浔古镇的东市河、西市河。

湖州境内的运河遗存主要有聚落遗产,如南浔古镇、新市古镇、双林古镇、练市古镇等,历史街区有南浔历史文化保护区、新市西河口历史文化街区等,运河沿线还保存着大量的溇港、码头、仓储、桥梁、河埠、寺庙、教堂、碑亭、会馆及丝商建筑群等。

由上可见,主要可看的也就几个古镇了,而且也是以南浔为主。而南浔已去,所以对于自己而言,湖州段的运河也就不太需要专门去寻访了。

在《行走大运河》一书中,湖州境内运河也是仅仅到过南浔一个站点,其对南浔的描述中,直接与运河相关的也并不多,摘录在最后作为参考辅助。

 

当然如果顺便的话(经过),湖州运河的以下景点也可以看一看

1、运河活化石頔塘

作为大运河的支线,頔塘流经湖州市,是太湖流域开凿最早的运河之一,

距今1700余年,被誉为运河河道“活化石” 。保留至今的頔塘故道,始自南浔西栅祇园寺旧址,至南浔东栅分水墩,全段均为砖石护坡,间有多处河埠及支流,总长约为1.8公里。新中国成立后,南浔镇北开挖新航道而致使故道得以留存。

晋太康年间 (280289年) 吴兴太守殷康主持开凿荻塘。东晋末年,太守沈嘉重浚,改名吴兴塘,沿用至唐朝。唐开元十一年 (723年) 乌程令严谋达对荻塘全段进行疏浚。唐广德年间 (763764年) 湖州刺史卢幼平增修。唐贞元八年 (792年) 于頔任湖州刺史,重修荻塘,民颂其德,故名“頔塘” 。

 

2、运河早期企业苕溪丝厂

到民国初年,江南运河一带丝绸的主要原料还是以土丝为主,而此时的日本等国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现代制丝技术。

为了力求产品向高精发展,一批民族资本家开始自建丝厂生产白厂丝。

湖州著名丝商钮介臣等三人在桐乡市大麻镇海华村(时隶属德清县) 花港漾置地30亩,合资创办苕溪丝厂,这是江南运河旁较早出现的现代缫丝企业之一。

苕溪丝厂旧址现在是一片桑树地,在浓密的桑树地里,仍然保存有建厂时修建的烟囱、水槽和一块刻有“苕溪丝厂界”字样的墙界石。

丝厂烟囱高约30米,底部直径2.5米,下粗上细。青砖错缝堆砌,有些青砖印有“顾永盛、洪二”等字样,应是烧窑工的名字或砖窑厂的字号;每间隔3米左右用23层红砖镶嵌,其中一层红砖上烧制时印有徽记。

 

3、运河古村荻港——上篇中提到曾因集体活动去过,但完全没有印象有运河的遗迹,或许当时还没有运河旅游的概念吧。

湖州和孚镇的荻港,至今仍留有运河古村遗风。

荻港,亦称荻溪、荻冈,四面环水,河港纵横;青堂瓦舍,临河而建,可谓“水间布村落,河岸见人家” 。前门对着漾荡,后门对着河港,白天坐在厅堂,

可闲看舟楫往来,夜晚睡在厢房,可卧听橹声欸乃,俨然是一个恬静安谧的世外桃源。

人们进出荻港,依靠渡船。如要远行,须登运河大船。虽然20世纪80年代荻港大桥建成,村落结束了孤岛历史,但村中古风依旧。

村中路旁河畔,散布有演教禅寺、问津厅、百乐堂、泰源堂、八字桥等众多古建筑,中药铺、茶店、采云楼、聚话园、南货店、菱行、鱼行、丝行、米行等应有尽有,沿运河主航道排列的外巷埭走廊,绵长500余米……

荻港六世霞桴公有诗描绘这个运河村落: “莽莽芦荻洲,纵横水乱流。经营几岁月,勾画好田畴。渔网缘溪密,人烟近市稠。从来生聚后,风俗最殷优。 ”

 

4、河区地貌,溇港鱼塘 (桑基圩田)——这个应该看,可惜平视的话是看不太出名堂的。

杭嘉湖地区的塘浦 (溇港) 、桑基、圩田 (鱼塘) 等,是古代开挖疏浚江南运河的人工地貌佐证之一。湖州南浔菱湖和嘉兴桐乡俞家湾等地至今仍保留着千百年来的典型地貌。

人们以天然河道为基础,开挖塘、浦、溇、港等,形成运河水系,并将挖出的岸土和河泥堆放在河道两岸,形成塘浦与桑基,桑基内为圩田,更低洼的圩田则开发为鱼塘,每年还要将圩田 (鱼塘) 里的烂泥运至桑基之上。基上种桑,水中通航,圩中种稻,塘里养鱼,桑叶用来喂蚕,蚕屎用以饲鱼,而鱼塘中的塘泥又挖上来作桑树的肥料,这样既解决水害,畅通河道,又保障稻田灌溉,养殖鱼虾,还为桑基提供肥力,确保蚕桑水稻丰收。

 

5、含山清景——含山塘是运河正河,有机会倒是应该看的。此外,蚕花节也是较有名的活动。善琏也是湖笔的重要基地。而且地理有特点,二市三县交界处,杭嘉湖天然中心点。

含山位于湖州市善琏镇南,运河含山塘傍山而过。

含山又名涵山、寒山,为水乡平畴之中卓绝高丘。原山上有唐代始建的净慈院,院内有专祀蚕神马关娘的蚕花殿。含山是两市(湖州市与嘉兴市) 、三县区(南浔、德清、桐乡) 交界处;是杭州城、湖州城、嘉兴城金三角的天然中心点。19931998年先后在风景区内重建了蚕花殿、净慈寺,新建蚕丝博物馆、圣地阁、含山传奇游乐宫、水上看台等,又修复了旧景仙人潭。

含山顶上之塔,因纪念湖笔笔祖蒙恬又名笔塔,始建于宋,明清两次重修。塔为砖木结构楼阁式,八角七层,通高约38.5米。花岗石须弥座塔底。塔外扶栏可近俯远眺,有“水乡清景数含山”之誉。

 

《行走大运河》对于湖州南浔的描述中与运河直接相关的也就以下这么一点点:

湖州南浔——河湖相滋润只合在湖州——就只去了南浔一个站点

大运河脉络流向,在湖州处绕了个小小的曲线。大家盯住曲线围绕中的城市湖州,与运河到底有多深的渊源呢?——这个说明了运河在湖州是种外围的存在吧?不过城区。

二、南浔,大运河畔一宝玉

大运河与湖州相依相绕,南浔则是它们胸部一块熠熠生辉的“宝玉”。

镇北运河东西横延,运河的一脉精灵穿镇而过。小桥、流水、黛瓦粉墙,红男绿女,人影攒动。——即在北边,上篇博文中的地图也是如此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