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展,打卡上海最高书店

标签:
摄影杂谈后期 |
分类: 上海日子 |
上海中心的上海风格?
书展是个契机,是高温天出门的借口。
台风阻止了金华武义之行。原本的考虑,一是完成长三角之行;二是山间泡温泉可避暑。连日看新闻,灾后重建怕是时日不短。加之其他种种考虑,至少半年不会考虑了。
今年的书展,网上的票居然订不上了。但有新玩法,说是全市有百余家分会场,遍及各区的书店与图书馆。
上海中心52层新开的朵云书店,号称最高的书店。12日开业,本不应隔日(昨天)赶热闹,不用想的就是“人多”。但它赫然也在分会场名单中(到后发现,与书展并没有太多关系),于是2次活动并做一次吧。
惯例是午饭后出门,静安寺站就给了个下马威,人出奇得多,猜测至少一半的人流贡献于书展(上海展览中心)在此站。
到了上海中心,朵云在办公区域,有专门的直达电梯。排队人约有百人吧,据说采取限流管理,一如既往的蛇形排队,整个队伍的管理人员约10人。秩序还好,进度也还好,半小时左右就上去了。
排队时对大厅里的这座雕塑有兴趣,不同角度、不同模式拍了几张:








今年4月也去过一次上海中心,参观38楼的宝库匠心馆,并观看其举办的台湾作家刘墉的画展。不知为何当时没注意到这个雕像,不然可以更多角度选择。
选择了其中一张全身的后期,黑白色调很有年代感,虽然周围有人群,但探头与仰视,也构成了画面一部分,自觉很有味道,故作为本文题图“上海中心的上海风格?”
电梯很快,也很平稳,但下来时就有点嗡嗡不适了。230多米一会就到了。
电梯打开即是朵云了,没有习惯中的大门。
设计有特点,是一个一个圆的厅串接,加之位于230多米高,所以贴合朵云之名?
除了各种花头(最高、设计、文创),书店的书则乏善可陈,这是目前所有这类网红书店的通病。某人评说,不如上图书馆。
好吧,既然打卡了,就说说花头吧。
首先是最高书店不虚名。52楼,200多米,所以拍陆家嘴正好。隔着窗户拍了一些:
毕竟高度在,视野不错。可惜窗户太脏,黑点太多。选择了一张“嘴”形最明显的后期,细心擦拭仍有漏网,所以索性做成黑白。下图为小米自带后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