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期之郎静山中国水墨风格

标签:
后期制作中国水墨 |
分类: 后期 |
偶遇是个很常用的词,其义也很直白,不难理解。但信息偶遇一词却是令我很惊艳了一阵的。
大约在2年前评审国家课题申报书时,一位申请人提出了信息偶遇这一主题。看过后很有启发。作为一位科班信息检索的同志(不敢妄称专家),习惯了以信息检索作为信息获取的主要渠道,没想过信息偶遇也是值得研究的。
信息检索太有目的性,直奔需求而来。所以在评判检索系统的效率时,也是以检全率与检准率为主要指标。但其缺点则是需求必须清晰明了,不可模糊。
与信息检索太过目的性不同,信息偶遇则与目的无关,恰如漫无目的闲逛,偶尔某事某物某人撞入你的眼帘,投入你的心扉,引起你的关注。
所以偶遇要有缘,要有前期的积累,才会遇到而不错过。
话题绕远了些。其实是要说明郎静山的出现,正是一次偶遇。在日常的阅读摄影作品时,看到了郎静山的“集锦摄影”,也就是多重叠加而形成。这是早期摄影技术的限制,必须多得曝光才能实现。但现在的后期技术也可以实现多重叠加,故而实现这点不难。
只是郎静山特别选择了中国水墨风格。
这与我希望的影画融合应该是异曲同工的。只是我希望可以根据最初的原始摄影作品,灵活地表现不同画种与风格。
昨天与今天对郎静山进行了一些了解与学习。
今天做了几个临摹练习,找出前面拍的照片,上海大学校园早春时节,枝头鸽子与老树新枝,用美图秀秀进行了后期,差强人意。
可能用专业的PS会表现力更强,但一直没下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