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飞马谈泾县旅游(五十八)

(2009-02-21 14:19:52)
标签:

博客

马踏飞燕

飞马

泾县旅游

历史街区

保护

旅游

分类: 旅游

重塑失落的历史空间(七)

——安徽泾县历史街区生存状态调查研究报告

皖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发展模式探讨
    以上关于泾县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调查研究,其中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典型代表性,尤其在皖南,泾县的问题都不同程度的在其它一些县市存在着。因此,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将视野拓展一些,进一步分析研究皖南各县市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一些问题,综合考察它们的发展状况,探讨具有一般普遍意义上保护更新的发展模式。

飞马谈泾县旅游(五十八)

泾县黄田古民居群——洋船屋(2008年摄)

    (一)皖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皖南,对明清古民居的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已经做了很多的努力和尝试,产生了一些成功的实例。但是,历史街区保护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需要做长期的工作,付出大量的努力。当前,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现实情况下,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遇到了很多新的问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小城镇建设中,各地保护发展的意识不同、方法各异,因此所带来的问题也有很多,普遍存在着这样几个问题:

    1. 保护工作长期落后,缺少政策支持
    正如在泾县看到的情况一样,像南北老街那样的历史街区,本应得到充分的重视,并及时实施必要的整修和保护。然而,很多地方的古民居保护工作长期落后,缺乏政策支持。近些年,随着文物保护工作的不断完善,特别是省里专门出台了《安徽省皖南古民居保护条例》之后,一些县市开始着手做一些比较具体的保护基础工作。比如,泾县在1999年就对全县的古民居进行了全面的普查登记。但是,对于进一步具体的落实,却迟迟没有动静。由于没有具体政策对历史街区的保护给予保障,在改造建设中,旧城区往往就成为了被改造的对象,即使是有价值的历史街区,也难逃在推土机中消亡的最终命运。

    2. 城市建设缺乏资金,开发管理混乱
    皖南大部分地区的经济状况还比较落后,财政吃紧,因此,用于城市建设的资金非常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招商引资成为这些县市谋求发展的一个主要出路。通过吸引外地开发商来本地投资建设,这些城镇确实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大规模的建设在小城镇里遍地开花。然而,在这个快速繁华的背后,却存在大量不可回避的问题。就像泾县开发建设的情况一样,由于对开发商缺少规范的管理,他们的建设行为往往非常盲目草率。开发商过分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缺乏长远的发展眼光;一些地段的改造,只注重拆旧建新,而不顾历史地段的保护,给社会造成了很大的财富浪费和不可挽回的损失。

    3. 保护开发不够专业,破坏比较严重
    当然,皖南已有一些历史街区的价值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当地通过不同方式,对老街区进行了保护改造,并立即予以开发。然而,如屯溪老街那样保护改造比较专业,开发利用也比较规范的并不多。许多老街区的保护改造过于随便,对古民居的保护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文物的破坏,歪曲了民居、街巷的原有风貌,甚至制造出一些“假古董”,历史街区反而丧失了其原有的传统文化价值。此外,由于开发不规范,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置传统街区的承受能力于不顾,盲目开发,导致原本质朴高雅的历史街区丧失特色,开发后的历史街区反而遭到了更大的人为破坏。
 

    (二)皖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现实目标和基本原则
    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并将它传给后代,是当代人的历史责任。它的意义不仅在于这些遗存本身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欣赏价值,是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还对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保持风貌特色、创造多样性的现代人居环境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 皖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现实目标
    在对泾县及周边县市调查的基础上,从当地实际出发,我们归纳出皖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三点现实目标,作为探讨具体措施与方案的基础。
    (1)保护尚存的历史街区传统风貌
    整治保护历史街区的整体环境,恢复街区的传统功能。对古建筑按保护等级分类并给予不同层面的保护,对濒临坍塌的珍贵民居做抢救性维修;老街巷的空间尺度予以保留和恢复。通过细致的工作实现历史文化遗存和传统风貌的再生。
    (2)保护发扬城市风貌特征,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创造多样性的现代人居环境
    城市风貌特征的形成虽然是由文化和自然条件造成的,而人的因素起决定作用。它包括有形的城市面貌、建筑和无形的居民心理习惯等。它是城市所特有的,并不断的变化发展的,对居民有很重要的作用。比如,像泾县的城市风貌非常鲜明,为当地居民造成了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也对自身发展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旧城改造应着力保护发扬地方特色,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创造多样性的现代人居环境。
    (3)保障居民利益,使旧城改造终为人民造福
    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因此旧城改造必须保障居民尤其是拆迁户的利益。采取科学合理的模式实现各方面利益平衡化,让政府实现旧城改造的政策目标,让开发商获取投资应得的经济利益,让居民改善生活和居住条件,让整个城市充满活力。

    2. 皖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基本原则
    根据上述三点目标,我们总结了保护更新过程中应当遵循的三项基本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
    历史街区的保护改造和今后的发展,都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城市的发展应尽快从当前粗放型发展过渡到集约型发展:必须保护仅存为数不多的历史资源;旧城改造切忌急功近利、惟利是图,应当从经济、文化、人民生活的长远发展来考虑,使城镇的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2)动态发展原则
    旧城改造和历史街区的保护不是一劳永逸的工作,而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发展过程,需要渐进式、有条不紊的向前推进,从现有的经济实力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分期计划和标准。
    (3)综合平衡原则
    旧城改造牵涉到多方面效益,如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还牵涉到多群体利益,有政府、开发商、居民等。因此,保护改造中要做到综合平衡,平衡各方面效益,顾全各群体利益,避免利益的失衡和单个群体的利益最大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