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4@365从鱼牛寓言谈学习过程1-23

(2024-01-23 22:31:26)
标签:

365

     人的一生离不开学习,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到工作,都要不停地学习新知识,学校的老师要教学生学习知识,学习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过程,怎样认识学习,不同的理论流派,对学习有不同的理论解释。

                                                        故事内容

        先看下面的故事,了解小鱼的学习过程。

池塘里住着一对好朋友,一只青蛙和一条鱼,作为两栖动物的青蛙经常有机会去看看岸上的大千世界,鱼关于岸上的知识都是从青蛙的口中得来的。

一天,青蛙又从岸上回来,兴奋地告诉鱼它看到了一头牛,鱼就央求青蛙给它描述下牛长什么样。

鱼:“青蛙,快告诉我,牛长什么样吧!”

青蛙:“牛啊,身子很粗壮,肚子下面有四条腿,有一条尾巴,头上有两个尖尖的犄角,它是吃草的……”,

鱼:“等下等下,我想问下,听你的描述它是不是像一条很大的鱼?”

青蛙:“哦,不是,如果你要说像什么的话,可能更像是……河马,对的,身形和腿的部分和河马很像。”

鱼:“哦,好的,那尾巴呢,是和我一样扇形的吗?”

青蛙:“哦,也不是的,它的尾巴是那种细细的、圆圆的,像一条小的水蛇。”

鱼:“那犄角呢?”

青蛙:“犄角……就像虾弯曲时那样。”

鱼:“哦哦,那我大致明白了。”

                  故事的延续

青蛙:小鱼,你能不能向其它鱼介绍牛呢,能不能用水草摆出个牛的形状呢!你能不能向田螺介绍你所了解的牛呢!

……

                                             小鱼的学习过程分析

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小鱼的认知(学习)“牛”的过程吧。

     第一阶段:小鱼凭自己的经验对的认知鱼没有见过牛,也就是在它的知识结构里没有牛的概念,它理解的牛是条大鱼。

第二阶段:青蛙借助鱼对河马、水蛇和虾的认知经验让鱼来理解牛。聪明的青蛙牛的身形和腿更像河马,尾巴像小的水蛇犄角就像虾弯曲时那样由于鱼对水中的河马、蛇和虾熟悉,青蛙利用鱼的原有经验来帮它理解,牛的形象在小鱼的大脑里建立起来了。

这样新的知识与原有知识建立起了联系。

第三阶段:青蛙让鱼向其它鱼介绍牛。通过反馈检查了解鱼对牛的理解是否全面和正确。

第四阶段:青蛙让鱼利用水草摆出牛的形状来。这是知识的应用,如果鱼能摆出牛的形状,那说明鱼对牛的概念是真理解了。

第五阶段:青蛙要求鱼向田螺介绍牛。鱼想做个好老师,有效地让田螺了解牛,首先要知道田螺的已有认知,即田螺了解哪些和牛相关的动物,再通过二者之间的联系来介绍牛。

                                        学习中的理论根据---建构主义学习观

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也就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即达到同化和顺应

小鱼对牛概念的学习,青蛙老师不是直接的灌输,讲牛是怎样怎样的,是先让鱼猜想牛的样子。小鱼起初理解的牛是大鱼-牛鱼,这是鱼已有知知和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青蛙老师想到鱼对河马、蛇和虾有所了解,便借助鱼对三种动物的了解,各取其身体的某个部位让鱼对牛认知。最后,鱼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河马、蛇、虾这些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对牛的理解

学生的学习也是这样形成的,关键是我们的老师,能否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原认知,能否根据学生的原认知和新知相关联的脚手架(河马、蛇、虾),能否选择合适的问题让学生把新知得以应用,能否让新知同化和顺应成学生知识结构中的一部分,能否让学生对新知进行有效地迁移。

                                                                                2024年1月23日星期二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