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95@365纪念父亲(三)

(2022-04-05 11:26:37)
标签:

365

                                             纪念父亲(三) 2022年4月5日

   在那少穿少吃的年代,生存是一家人的第一要务,要解决的首要事情是要活着,有饭吃。记得每年春季三四月份,是个青黄不接的季节,上年的余粮吃光了,夏季的麦子离成熟还有时日,大多数人家没有吃的,农村人称之谓闹春荒。闹春荒的日子里,父亲隔三差五地背个布袋去红泥湾乡里去赊粮食,这种粮食叫救济粮,多是红薯干和玉米,也不是每个人去乡里都能赊到粮食的,但父亲很少空手而归,虽然救济粮少之又少,回到家里母亲想方设法,在稀汤寡水饭里,放这放那的的,勉强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那时想吃点肉,简直是奢望,也只有逢年过节时,在饺子里能尝到肉味。想穿新衣,更是没门,弟弟穿哥哥的旧衣服,妹妹穿姐姐的旧衣服,是规矩。

   记不清何年何月了,生产队里分了点自留地,农民种自留地的热情非常高,自产的粮食比生产队里分的要多,这时候家里的生活好了些。

   大概是1973年吧,父亲考虑到一家人挤在两间屋里生活不是长久之计,决定搬出去,起栋新房。那时候,我们一家人是这样住的,大哥住在六爷家,二哥和爷爷住在村外的菜庵里,大姐、二姐、我和弟弟和父母一起住。

    在农村起房盖屋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我们全家在父亲的带领下,全体行动起来。每天早上和农闲时拉土填坑,新盖房子的地方,地势低,涨水时有淹过的事情发生。中午有空时去田间地头和泥脱胚,一年多下来,坑填平了,建房用的建筑材料准备齐了,就动工了,父亲在村里人员好,左临右舍,亲朋好友,纷纷来帮工,四间瓦房盖成了,我们终于有了新家,为大哥二哥说媒结婚打下了基础。我家新房在村子外和生产队里的牛圈、仓库在一起,这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

     说起拉土填坑,我当时还小,在上小学吧,每天早上要早起,在架子车上拉根绳子,用力拉车,偶儿也用铁铲装土或卸土。每每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在尽情的玩,而自己干着单调的拉土活,也曾心生怨气,但还是坚持了下来。正是那时艰苦的劳动和全家一心的大局意识,让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没感到苦和累,在任何情况下,考虑问题,常从全局考虑,决策少有失误。也是父亲的坚持,把盖房的地方垫高了很多,在1975年河南发大水时,我家房前屋外,一片汪洋,水离堂屋门口只有三四尺远。这是父亲英明决策的结果。

     父亲之于家庭和我们的教育,从没有多少说教,年轻的时候,我没有感到也不曾思考过父亲对我影响有多大多少,随着年岁的增大,阅历的增多,现在回忆起来,父亲所做的许多事情是在我的脑子里刻下了印迹的,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我的为人处事。

      时值清明当日,写下点回忆,让我再次感到父母的伟大,他们的善良、勤劳、智慧,他们为家付出的的无比艰辛、无怨无悔,这些让我永远铭记之,践行之。愿父母在天堂里幸福、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