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北京一个又一个的地王诞生,央企创造的地王有一个共同特征:土地楼面价一律高于本地现在房价,也就是说除非在2年后房价再翻一倍,否则就无法获得正常开发盈利。
那么这种现象说明什么呢?
第一:说明央企的最大优势是资金,而不是专业,所以他们一定会充分发挥自己的资金优势,或者说他们也只能用自己的资金优势,来获得竞争优势,除了钱,仍然只是钱。
第二:说明央企在自身产业经营上已经很难突破,由于垄断地位,其自身产业市场早已获得优势地位,衣食无忧,又没有持续管理及技术创新的动力,所以除了做投资之外,钱已经毫无用处,于是乎要么炒股,要么炒地。
第三:说明央企有底气,觉得自己是国家的买卖,政府一定会在自己需要时,出台相关政策,帮助自己把房价炒成天价,否则谁敢赌2012的房价是2010年的2倍呢?民企则“不是亲娘养的”,所以没保障,所以不敢赌。
北京房价历史上有两次暴涨,第一次是2007年,跟着股市一起冲到最高点,我想那是出口经济最火+北京奥运概念炒作的结果;第二次是2009年,跟着股市一起触底反弹,我想那是房贷政策放宽及财税政策减免的结果;按照央企的拿地价格,就必须在2011年或2012年再来一次房价暴涨,才能达到其要求的价格:
1、由于出口经济开始受到打压,消费内需短期内无法快速提升,也就是宏观经济红火(同2007年),带来的房市与股市并肩快速上涨,在2011或2012年是看不到的;
2、如果非要造成2011或2012年的房价一次暴涨,以满足央企创造房价翻番“天价房”的需求,除了央行再次大幅放松银根,大幅放宽房贷政策之外,好像就没有好方法了。
让我们拭目以待:未来央行会配合央企吗?地价已经炒成“天价地”了,房价会否如愿炒成“天价房”?“地王”只是这个故事的开始,我们都很好奇未来这个故事的结局!
那么这种现象说明什么呢?
第一:说明央企的最大优势是资金,而不是专业,所以他们一定会充分发挥自己的资金优势,或者说他们也只能用自己的资金优势,来获得竞争优势,除了钱,仍然只是钱。
第二:说明央企在自身产业经营上已经很难突破,由于垄断地位,其自身产业市场早已获得优势地位,衣食无忧,又没有持续管理及技术创新的动力,所以除了做投资之外,钱已经毫无用处,于是乎要么炒股,要么炒地。
第三:说明央企有底气,觉得自己是国家的买卖,政府一定会在自己需要时,出台相关政策,帮助自己把房价炒成天价,否则谁敢赌2012的房价是2010年的2倍呢?民企则“不是亲娘养的”,所以没保障,所以不敢赌。
北京房价历史上有两次暴涨,第一次是2007年,跟着股市一起冲到最高点,我想那是出口经济最火+北京奥运概念炒作的结果;第二次是2009年,跟着股市一起触底反弹,我想那是房贷政策放宽及财税政策减免的结果;按照央企的拿地价格,就必须在2011年或2012年再来一次房价暴涨,才能达到其要求的价格:
1、由于出口经济开始受到打压,消费内需短期内无法快速提升,也就是宏观经济红火(同2007年),带来的房市与股市并肩快速上涨,在2011或2012年是看不到的;
2、如果非要造成2011或2012年的房价一次暴涨,以满足央企创造房价翻番“天价房”的需求,除了央行再次大幅放松银根,大幅放宽房贷政策之外,好像就没有好方法了。
让我们拭目以待:未来央行会配合央企吗?地价已经炒成“天价地”了,房价会否如愿炒成“天价房”?“地王”只是这个故事的开始,我们都很好奇未来这个故事的结局!
前一篇:“搞活二手房市场”应适当减税!
后一篇:也许“崩盘”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