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年,武汉越来越好

(2025-04-30 22:46:39)
标签:

房产

杨光华

豪宅

武汉

身在武汉的你,有没有发现,武汉正变得越来越好。

地铁网越织越密、大桥越来越多、长江两岸灯光秀越来越美、打卡拍照的地方越来越多……

从百湖之市到英雄之城、大学之城、科创之城,武汉这座14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正走向世界。

4月28日晚7点,“相约天地”线上直播,全网曝光量达到115万人次,直播观看人数超过23万。当晚,长江两岸的灯光秀为瑞安入汉20周年庆生。

这是瑞安在武汉首次直播,不卖房子,也不讲产品,而是以一场城市级的文化盛宴,与全城共庆这一特殊时刻。

这场立体式直播“周年庆”,涵盖分会场、现场访谈、实地探访等环节,在武汉房地产行业尚属首次。一场创新的立体直播、一场两岸灯火秀,在全国也是一次创新之举。

这场活动前后准备了几个月之久,很有挑战,筹备之初瑞安内部有人不理解。但在反复沟通后,这一大胆的想法得到公司的全力支持。这与武汉天地的20年成长历程十分相似:“挑战-理解-褒奖”。

这背后是是瑞安骨子里“尽善创新”精神的延续。坚持创新,超越自己,做到尽善尽美。这种精神与武汉的城市精神不谋而合,最终在三座天地里传承发扬。


01

“20年前,武汉天地的一碗热干面卖到12元。”

地产媒体人杨杰回忆说,“这里有梧桐树、红砖洋房,这里有潮流店铺、咖啡馆、时尚餐厅,这里逛街总能感觉岁月静好。到过武汉天地这么多次,总有没有逛的地方。武汉天地,总是能在时尚潮流第一线。年轻人总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freestyle。”

瑞安房地产规划发展总监陈建邦说,武汉天地,不是一个冰冷的CBD,也不是一个孤立的住宅小区,而是一个有温度的多功能融合社区。这里有当地文化的融合,以步行为主,有街道、小广场与绿化等好的公共空间。

“武汉天地的好,不是买房时最好,也不是入驻时最好,而是越来越好。武汉天地不是网红,而是不停的红。”20年,瑞安与武汉从相识到相知,并肩同行;20年,三座“天地”,串起一座城市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有人说,武汉天地的成功,是来得早、运气好。

其实,并非如此。武汉天地,是当时武汉最大的旧城改造项目,商业商办体量较大。与它同期拿地的项目,有的地段比它好,有的地价比它便宜。

20年后再复盘,武汉天地是活得最好的、豪宅价格最贵的、商业最繁华的。而其他同期项目,或衰败,或被市场淘汰。

如今的武汉天地,是武汉的一张国际名片。一棵棵梧桐树,一栋栋老房子,一间间时尚潮流店……背后都有说不尽的故事。

20年前,武汉天地到外地招咖啡品牌,没有一家愿意到武汉开店。于是,瑞安自己掏钱开了一间咖啡馆,负责人叫张斌。

他是瑞安派驻武汉的第一名员工。“20年前,武汉天地的地块,像一本翻开的旧书”,他回忆说,他和同事当时提着油漆桶,为100多棵大树逐一编号建档。

为了修复老建筑的一砖一瓦,从上海请来老师傅像“绣花”一样修补;为了保留美食街上一棵梧桐树,项目团队3次调整建筑设计方案;在A5地块上主动放弃百货商场,改建武汉首座甲级写字楼。

项目的前三个月,张斌组织了一批设计师、规划师到武汉吃吃喝喝,看不同的老建筑,不停与当地人交流怎么理解这个城市。

如今,张斌已是瑞安新天地行政总裁。武汉,是他的第二故乡。他说,当时,武汉天地的规划,是按照20年周期的规划测算模型,与时间深度对话,赋予土地持久的生命力。

武汉天地,是具有前瞻性的。它预见了未来10年、20年武汉会发生什么,然后化腐朽为神奇,用创新把握住了未来的趋势。

瑞安房地产主席罗康瑞说,20年,武汉天地从棚户区变身城市封面。20年是里程碑,也是新起点。

未来,瑞安将持续深耕武汉,让武汉成为长江经济带的明珠、成为全球人才与梦想的汇聚地。


02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候,是20年前,或者是现在。

时间,是最好的朋友。瑞安用20年时间,与武汉打交道,成为城市挚友。

“相信时间的力量。”瑞安房地产行政总裁王颖表示,时间终将能给这片土地超越想象的可能性。

“上海新天地25年、武汉天地20年,依然澎湃向上。真正的智慧在于与时间为友。所有的价值都需要时间来沉淀。”

她说:“20年,瑞安在武汉如此稳健,在于我们坚持长期主义发展哲学。唯有沉心深耕,方能穿越周期,成为城市的常青树。”

20年前,武汉天地就提出“可持续性社区”,瑞安从未把自己当成一个房子供应商,而是一个做服务人的社区。

20年里,武汉楼市起起伏伏,瑞安埋头做好武汉天地,让人们在此工作、生活与休闲,让过去与将来在今天对话。

在武汉天地,瑞安持续引入或整合商业、商务资源,为武汉引入首店、旗舰店,将一批棚户区变为一大城市级商圈,并重构国际城市,重塑时尚新文化。“天地装下了20年来的武汉风华,精致又亲切,丰厚又纯粹。”“汉声”如此评价武汉天地。

在武汉天地,我们能找到瑞安的五大核心能力,即更新旧城区、运营活力社区、保护文化记忆、构建生态系统与推动创新的能力。

这五大能力的持续发力,才有今天的武汉天地的繁荣与活力、时尚与国际。如今谈起武汉的旅游目的地,除了东湖、黄鹤楼、长江、昙华林外,还有武汉天地。

优良better说,武汉天地就像一个小都市,走进其中的人都在忙着拆开散落的惊喜礼盒,随即投入一片艺术、自由的旷野。

把时间当朋友、把创新刻在骨子里,是瑞安在武汉可持续发展的基石。用长时间的坚持与创新的运营,换来区域的质变。在此基础上,瑞安还坚持以人为本与长期主义,给出城市发展的整合解决方案。

武汉天地,如今成为一种领先的城市模式,绝不是运气那么简单。持续创新,深耕细作,耐得住寂寞,才成就了现在的武汉天地,而创新是这种模式的灵魂。

03

20年,三大超级项目,这种慢工细活,是流量房企学不来的。

2005年,当武汉响应“中部崛起”国家战略、当武汉渴望接轨世界时,瑞安落子武汉。

2016年,当武汉大举建设世界光谷时,瑞安与中信泰富地产一道布局光谷中心,助力科创产业集群的发展,打造创新生态圈。

2021年,当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推进时,瑞安回到长江右岸,携手武汉城建集团,打造世界级滨水综合体。

不徐不疾,每次都踩在城市节拍之上。三次精准布局,重仓武汉,占据城市风口,是勇气、胆略与智慧。这三轮布局,是对武汉未来的精准预测与信心。

王颖表示,20年,三次造城,累计投入千亿。武汉,是瑞安房地产在上海之外最大的市场。未来,瑞安将助力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都市。”

入汉20年,瑞安变的是的创新实践与持续进化迭代的产品、不变的是与武汉同行的初心、创新的精神。

20年持续迭代,武汉天地,旧城焕新,收藏记忆。

“武汉天地,是我很喜欢的地方。它是一件难得的作品,有灵魂、有初心。在这里能看到生活美学,又能回到生活本质。”Today便利店的创始人宋迎春在直播中动情落泪,“我来武汉11年,在武汉天地生活11年。刚来时,我在伊莉维尔喝下午茶谈生意。如今Today在武汉天地开了4家店。”

“武汉天地,是武汉含富量最高的地方。有人从第一期买到最后一期,也有家族买了10多套房。瑞安用20年创造了一种生活方式,它鼓励业主走出家门,感受社区、街道,感受艺术的美,感受城市活力,感受身边每个人的微笑。”地产媒体人陈珂如此说。

武汉天地,不止是武汉的城市地标、武汉豪宅与高端商业的风向标,更是为瑞安房地产的经营理念提供贡献与影响。

2024年,武汉天地商业4000万人次的客流量,同比增长18%,出租率超过95%,更多好商业进驻武汉。未来,新天地街区、壹方南馆、北馆将有更大的影响力。张斌介绍,早年引入的蕉内、去年引进的3CE、lululemon,销售业绩要么是全国第一,要么是武汉第一。

今年四季度,武汉天地最后一批住宅上市,续写武汉天地的故事。

光谷创新天地,科技赋能,书写未来。

温暖的科创社区,让工作与生活融为一体,楼上有实验室,楼下有公园。像蜜蜂一样高效工作,像蝴蝶一样优雅生活。

目前,该项目吸引1700多组高净值家庭,住宅8年稳居区域销量榜首;创新天地商业公园(KIC PARK)将于9月30日开业。这是武汉首个与公园伴生的商业项目;办公楼封顶即将交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龙头企业将入驻。

武汉长江天地,生态复兴,拥抱长江。

武汉长江天地,是长江之上唯一的湾岸版天地。四季度第一批住宅将交付。商业也将有更多好消息。独特的滨江生活方式即将呈现。这里将为长江右岸创造新滨水体验,为全球滨水岸线提供武汉答案。

20年,三座“天地”,三张城市封面。

武汉天地,风华正茂;光谷创新天地,茁壮成长;武汉长江天地,孕育新生。三座天地,三轮创新,瑞安尊重每一块土地,用创新激发更多可能,重构一座城的价值。

三座“天地”,复兴大武汉,让武汉越来越好。

[后记]

20年,弹指一挥间,城市沧桑巨变。

20年,武汉从大县城、工业重镇,到国际化大都市蝶变,既有国际范,又有烟火气;20年,武汉的地铁纵横交错,江上的大桥数不胜数,有了“萝卜快跑”、光谷空轨。20年,武汉不变的是热情、包容与创新。

武汉,敢为人先;瑞安,尽善创新。武汉与瑞安的骨子里都有着生生不息的创新精神。

大多数时候,打败对手很容易,而超越自己很难。“深耕者”瑞安像一杯好茶,要慢慢品。

在武汉,瑞安的步子很“慢”,也很稳;它以人为中心,大胆创新,追求尽善尽美;它很诚信,承诺总能兑现;它也很谦逊、很勤奋,坚守长期主义。

创新是武汉天地成功的钥匙,也是“天地模式”的灵魂。20年,是未来的序章。下一个20年,瑞安将为武汉带来更多新可能,共赴下一片“新天地”。


文|杨光华(地产写字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