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保健健康鱼油包衣伊可新育儿杂谈 |
分类: 育儿经历 |
【药品名称】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也就是俗称的【鱼油】。
【药理作用】由维生素A及维生素D组成。维A和D是人体生长发育必需的物质,尤其对胎儿、婴幼儿的发育,
【适 应 症】用于预防和治疗维生素A及D的缺乏症。
一般在宝宝出生半个月后添加,两天一粒(0-1岁),按需服用,促进钙的吸收,增强身体发育的良好状态。
然而就是这个像小鱼儿一样的绿色东东,让我有惊无险的大大担心了一把。
1月19日晚上,我像往常一样,把女儿抱在怀中,剪开一个鱼油,用拇指和食指捏着鱼油的大肚尾部,轻轻的送到女儿嘴边,小丫头习惯性的张开了口,用手一捏,里面的液体便流入口中,女儿便吧唧吧唧咂着嘴咽下,为了确保全部液体都能流出,我再次使劲儿捏了一下鱼油的包衣,就是这最后一下,我犯下了大错。
不知怎么回事儿,手指一滑,鱼油的包衣离开了我的手指,滑落入女儿口中,顿时,我慌了手脚,乱了方寸,赶快把手伸进女儿口中,什么也没有!惊慌失措的大喊:怎么办?怎么办?老公从客厅冲进来,急切的问怎么了?生平第一次开口骂我:混蛋,真够笨的!婆婆赶快止息:她又不是故意的!老公这一骂,泪眼婆娑的我,心里反倒舒服多了。
一切都晚了!
由于女儿是平躺在我怀里,这样的姿势造成鱼油包衣更容易下滑,再用手摸女儿口中,空荡荡的!
给女儿喝水,咕咚咕咚的下咽了。这声音说明女儿的食道未被堵塞,呼吸正常,那个肇事的鱼油包衣极有可能顺着食道下滑、下滑,说不定已经到胃里了。
打电话给产房值班大夫,人家没遇过这种情况,不好说。
打电话给厂家北京代理处,晚上8点半,没人接电话。(看着离我家不远的地址,真想过去一趟)
打电话给生产企业,还好竟然有人值班。急切的说明了情况,人家说没有这样的病例,一般较小的婴儿,不能连包衣整个吞服,方法有三:涂在妈妈乳头上、装在奶瓶的奶嘴里、挤在勺子里送服。此时,对于我来说,喂服的方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孩子有什么伤害,如何补救。
比如,包衣是否会卡住孩子的食道,是否影响正常呼吸,是否已顺利的下滑,娇嫩的小胃是否能承受,是否能消化掉,是否像口香糖一样会造成肠粘连,是否会堵塞肠道影响便便,最可怕的是,是否会留下呼吸道、食道、消化道、肠道的后遗症.....若是真有个什么不适,影响今后的正常生活,我死都没地儿去了。
假象的罗列出诸多问题,搞得自己晕头转向,坐立不安!也问的值班客服语无伦次。当听说那个包衣是胶原蛋白,是对人体有益的高营养物质时,才稍稍放心。
包装盒上凡是数字,不论是比例还是电话一个都不放过,凡是能咨询的能查阅的,都被我搞了个地底朝天。
又试探着给女儿喝水,喝奶,咕咚咕咚的下咽,就这样还是不放心,筹划着去医院,被老公阻止了,能吃能喝自己玩,精神状态也很好,说明孩子没问题,即使去了,应该检查哪个部位,拍片还是手术?再说还没出月子呢,大晚上的折腾什么。
忐忑不安、迷迷糊糊的过了一夜,第二天,女儿还是吃喝正常精神良好,看来没什么大碍,即便有后遗症也是以后的事儿了,现在再想,顶多算是杞人忧天。(至今都没敢告诉孩子爷爷,我这个有惊无险的错误。)
现在的女儿竟然特别喜欢吃这个小鱼油,每次去食品柜取出,女儿都屁颠屁颠的跟着,不等你剪开口,就仰着小脸,张着小嘴,满脸期待的候着,整个塞进去,吧唧吧唧的嚼着,还美滋滋儿的,像大人嚼口香糖一样,若是继续给,她肯定吃个没完。有一天随手放在桌子上,后来发现少了两颗小鱼,我敢肯定,百分之一万是别她给扣出来,偷吃了!
PS:
事后细思量,凡是孩子入口的药或者容易卡嗓子的东西:
第一,不能在晚上尤其是光线不好的时候或地方;第二,容易脱手的东东,一定要改变喂食方法确保安全;第三,遇事一定要冷静处理,不能慌里慌张,自乱阵脚;第四,不能把事情扩大化,自立假想敌,但也不能视而不见,或粗心大意.......呵呵,要学习和掌握的好像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