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梦想
梦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081
  • 关注人气:9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州市二实小学习有感      张林清

(2016-05-07 22:30:41)

                          林州市二实小学习有感

                                                    张林清

一、什么是“语文主题学习”?              

     “语文主题学习”是国家教育部、人事部“特级教师计划”语文教改实验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学校行动研究”的重点项目。课题的主持人是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强调的是课内大量阅读,语文是学生读出来的,不是老师教出来的。

二、林州市二实小初印象

     初到林州市二实小,整个人都被震撼了——脚之所到、眼之所及,处处是文化的殿堂!

     校门口左墙上,赫然写着大大的楷书“学校就是读书的地方”,令人赞叹不已的是这字正方圆、舒展自如的字体,竟是学生所做而非教师之手。

   踏入校门,首先看到的是一条长长的书写墙——教师粉笔一日一练,教师名字从上到下依次排列,早到的老师已经写下今日内容“人间四月芳菲日”,刚到校的几个老师正上前书写,一笔一划,一人一句,一天一练,简单有效。“踏校即写”的习惯诠释了书写墙的“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 

     真正震撼的是来到教学楼前。两座楼每层都悬挂由学生书写的格言标语“比昨天更好让明天更美”、“一颗心明礼守纪两件事读书写字”等内容,大大的优美的字体在彩色喷绘的效果下让朴实的教学楼显得气势磅礴,校门口的学生所写让我一度认为只是学生个例,校园里的一字一画已经让我深服这是学生常态了。

     走近教室,孩子们正在晨诵,一些班级的老师领着孩子们集体站在教室外边迎着朝阳朗读。教室里外的墙墙面面、地面上的角角落落,都是一面会说话的墙,粘贴着《弟子规》《千字文》等经典佳文及学生美术书法等作品,连每一级台阶上都是一句句唐诗宋词,从一楼到顶楼,那么多台阶那么多诗词,真是雄伟壮观!不曾想到,厕所里厕位的一面面隔墙上,也是一个个经典小故事。总之,想到想不到的地方,看到看不到的角落,都是文化的熏陶无形的学习,整个人完全融化在浓郁的文化气息里。

     听报告前先参观校园文化和各个展室,全程都由一个个小学生带领讲解,这一个个小导游,笑容甜美、体态大方、语言流利、礼貌真诚,博得我们一阵阵掌声喝彩(事后我特地“采访”了这些小导游,他们都是三四年级的学生,班级每个学生轮流为来校参观的老师解说),怪不得,魏书生校长曾说“林州的孩子们是优秀的”而不是说“林州的老师们是优秀的”。我想,教育的最好效果就是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学生优秀了,学生之师何尝不是,魏校长的话真是太棒了!

三、孩子们的精彩

我们被林州市二实小校园文化所震撼,心里那股汹涌澎湃的浪潮还未退却,参观过程中又对课堂上孩子们的精彩表现征服了。

    第一节课是二年级常虹老师的《唐诗带我去旅行》,以师生对诗导入开始,带着所有学生和听课老师踏上了《唐诗》这艘豪华游艇。 

    在轻松舒缓的音乐伴奏下,诗歌之旅开启了。孩子们先小组展示杜甫诗歌,那股认真劲儿令人感动。

    接下来,老师课件展示不同类型的图片:大江大海、名山瀑布、江南美景、亭台楼阁、边塞官城等,每组图片都要回答出与之相关联的诗词。每一次老师的问题刚抛下,孩子们就遍地开花,一个个迫不及待地站起来开始回答。一个个小手此起彼伏,这个没说完那个又补充,丰富的表情、起伏的语调让我们看得惊叹不已,很多老师当场被征服。下课后我向老师寻求答案,原来,真是小瞧了这帮小家伙,他们个个都能熟背差不多300首唐诗,怪不得那么精彩,怪不得那么顺溜,怪不得如此出色!

背诵也是一种积累和习惯,在与常虹老师交流中得知,这些孩子们在一年级十一假期开始背诵唐诗,刚开始只是几首,后来便一发不可收拾,孩子们课内外都可劲儿地背,老师也不去讲解诗意,学生们在背诵中潜移默化的提高语文素养。常老师自豪地说孩子们经常有事儿没事儿就“拽”两句,无论在什么课堂上。她举例学习“群”这个生字时,有学生解释到“左边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君,右边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羊”。一个简单的“群”字,就这么被“诗化”了。

四、我的见闻感受

     一天的见闻感受,让我想了很多很多……

两节“语文主题学习”课型,让我们更深刻的体会了它的内涵领悟到它的操作。

     课下,我们不像以往那样听完课后对作课老师津津乐道,我们感兴趣的是学生,谈论的焦点是学生,赞叹不已的是学生——两节课上,每个朗读的学生都读的那么朗朗上口。随便一个孩子,随处一句话语,读出来的那种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的语感,让你不得不佩服孩子们朗读功底的深厚。课堂上,不断有“老师,我有一个问题”“老师,我认为……”的声音,思维火花不断碰撞,课堂生成不断出现。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俨然“抢了”老师的风头。

    同行的我们在感慨之余,更是做了深刻的思考——“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强调的是课内大量阅读,语文是学生读出来的,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背诵也是一种积累和习惯。孩子们打小就在平时多读多练多思多问,成为常态,天长日久,自会于无形中见有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就是这个道理吧。

这一次,我们更近距离地感受到了林州二小老师的魅力:不张扬,稳重而有内涵;有气场,简约而不简单。面对我们的提问,她总泰然处之,所有困惑疑问总在她那里迎刃而解,心,就这么被折服了。

  “不虚此行”是我这次学习的最大收获。感谢林州二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