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待花开-----读《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2016-03-30 12:08:29)
静待花开——读《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有感
读台湾张文亮写的《牵一只蜗牛去散步》这则诗是由于题目中的“牵”“蜗牛”等字眼让我觉得很有趣,于是我带着疑问“为什么要牵是蜗牛散步呢?寓意何在呢?”阅读。一开始认为这是一篇儿童文学,所以以儿童喜爱的小动物为题材,可当我读完后发现这是充满了哲理性的文章,是我教育过程中曾经有过的一种感受,因此又再次细细的品读了,深深吸引和感动我的是这首诗有精炼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深刻的寓意;精辟的论证。它让我有一股温暖的力量,我仿佛闻到一股清新暖暖的爱的气息;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宽容,善良,爱心和支持的美丽世界。让从教十多年的我心悦诚服,感慨万千,感受颇深。现把自己的感受与大家分享:
一、教育需耐心等待
在这个什么都讲究快节奏的时代,静下心来耐心地等待似乎已是很久前的事情了。我们每天忙碌着,总是在匆匆又匆匆地学习、工作和生活,或许我们早已习惯这样匆忙的过日子了;或许我们被这快节奏的生活变得急躁了!可如果我们的脚步可以稍微放慢一点,如果我们更有耐心、学会等待,也许真的可以看到别样的风景。
教育就如牵着一只蜗牛散步,特别是幼儿教育,3-4岁的孩子就像是文章中说的蜗牛一样小小的、慢慢的,有的动作发展较晚走路时都常常会跌倒;有的语言发展慢想说却表达得不清楚甚至说不出来等等,这就决定了我们幼儿教师要有一颗爱心和耐心,用爱心呵护我们的“小蜗牛们”,牵着他们的手轻轻、慢慢地走,蹲下身子耐心地听孩子说,理解孩子的语言,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体验孩子的感受,就像母亲一样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多和他们亲近,让他们感受到你的爱。在教育过程中多一份耐心少一些急躁,你就能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
二、教育需用心滋养
幼儿教育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孩子,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成长经历、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喜好,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用心观察了解孩子的年龄特征、个性特征、发展水平,做到遵循孩子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因才施教,尊重个体差异,循循善诱。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时期,自我控制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较弱,良好的道德品质正在形成,教师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以身作则,以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感染孩子;用自身行为引导幼儿逐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用心寻找适于幼儿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方法策略,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体验学习的乐趣,品味幸福生活的味道,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教育需用爱润泽
做为教师,要学会分享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一切快乐,分担孩子的烦恼,忧虑,孩子们喜欢有我们的陪伴更需要我们爱的陪伴,需要倾诉与倾听,需要安慰与帮助,需要肯定与鼓励。单纯善良的他们,对周围一切美好的事物充满渴望和憧憬,好奇心很强,思想活跃,求知欲也很强,老师应充分发挥这些优势,抓住教育的最佳契机,和孩子做好朋友,走进孩子童话般的心灵世界,和他们一起笑,一起哭,倾听他们的心灵之音,用耐心和爱放飞求知的翅膀;用真诚和鼓励敲开孩子的智慧之门;用善良,正直打动孩子稚嫩的心灵,用爱滋润他们,让孩子们感受到你的爱、你的耐心与关心,感受到你的支持,鼓励与帮助带来进步的快乐,
正如管建刚在《不做教书匠》里写道的:“让孩子感受教育的幸福,感受人的幸福,这种幸福是双向的,当孩子获得成功时他们感到幸福快乐的时候,你也将感到幸福快乐。由上帝让我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到上帝让一只蜗牛牵着我去散步,这正是教育的双向幸福,也是教育的双向快乐。
教育孩子真的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与孩子一起读书、一起成长,一起感受生活的乐趣、学习的乐趣,把时间拉长变慢,静听花开的声音。
总之,我们的“小蜗牛”就如周杰伦《蜗牛》中的歌词唱的:小蜗牛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重重的壳裹着轻轻地仰望 小蜗牛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庞,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总有一天小蜗牛会拥有属于他们的一片天!祝愿我们的小蜗牛都能拥有片属于自己的快乐、幸福的天!
读台湾张文亮写的《牵一只蜗牛去散步》这则诗是由于题目中的“牵”“蜗牛”等字眼让我觉得很有趣,于是我带着疑问“为什么要牵是蜗牛散步呢?寓意何在呢?”阅读。一开始认为这是一篇儿童文学,所以以儿童喜爱的小动物为题材,可当我读完后发现这是充满了哲理性的文章,是我教育过程中曾经有过的一种感受,因此又再次细细的品读了,深深吸引和感动我的是这首诗有精炼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深刻的寓意;精辟的论证。它让我有一股温暖的力量,我仿佛闻到一股清新暖暖的爱的气息;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宽容,善良,爱心和支持的美丽世界。让从教十多年的我心悦诚服,感慨万千,感受颇深。现把自己的感受与大家分享:
在这个什么都讲究快节奏的时代,静下心来耐心地等待似乎已是很久前的事情了。我们每天忙碌着,总是在匆匆又匆匆地学习、工作和生活,或许我们早已习惯这样匆忙的过日子了;或许我们被这快节奏的生活变得急躁了!可如果我们的脚步可以稍微放慢一点,如果我们更有耐心、学会等待,也许真的可以看到别样的风景。
教育就如牵着一只蜗牛散步,特别是幼儿教育,3-4岁的孩子就像是文章中说的蜗牛一样小小的、慢慢的,有的动作发展较晚走路时都常常会跌倒;有的语言发展慢想说却表达得不清楚甚至说不出来等等,这就决定了我们幼儿教师要有一颗爱心和耐心,用爱心呵护我们的“小蜗牛们”,牵着他们的手轻轻、慢慢地走,蹲下身子耐心地听孩子说,理解孩子的语言,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体验孩子的感受,就像母亲一样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多和他们亲近,让他们感受到你的爱。在教育过程中多一份耐心少一些急躁,你就能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
做为教师,要学会分享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一切快乐,分担孩子的烦恼,忧虑,孩子们喜欢有我们的陪伴更需要我们爱的陪伴,需要倾诉与倾听,需要安慰与帮助,需要肯定与鼓励。单纯善良的他们,对周围一切美好的事物充满渴望和憧憬,好奇心很强,思想活跃,求知欲也很强,老师应充分发挥这些优势,抓住教育的最佳契机,和孩子做好朋友,走进孩子童话般的心灵世界,和他们一起笑,一起哭,倾听他们的心灵之音,用耐心和爱放飞求知的翅膀;用真诚和鼓励敲开孩子的智慧之门;用善良,正直打动孩子稚嫩的心灵,用爱滋润他们,让孩子们感受到你的爱、你的耐心与关心,感受到你的支持,鼓励与帮助带来进步的快乐,
正如管建刚在《不做教书匠》里写道的:“让孩子感受教育的幸福,感受人的幸福,这种幸福是双向的,当孩子获得成功时他们感到幸福快乐的时候,你也将感到幸福快乐。由上帝让我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到上帝让一只蜗牛牵着我去散步,这正是教育的双向幸福,也是教育的双向快乐。
教育孩子真的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与孩子一起读书、一起成长,一起感受生活的乐趣、学习的乐趣,把时间拉长变慢,静听花开的声音。
前一篇:忍住,不仅仅是风平浪静 (张珂)
后一篇:做最美教师(周会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