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说课稿 冉丽
(2014-03-31 10:45:51)
标签:
教育 |
《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说课稿
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3课时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的数的运算部分。
关于说课,我重点从三个方方面来说:学习目标的叙写、评价方案的设计、教学过程的预设。
一、学习目标叙写(目标续写基于五个方面的思考:课程标准、数学教材、数学参考、学情分析、我的思考)
课标要求:探索并了解运算律(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会运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师用书要求:让学生将前面所学的两条加法运算定律,综合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中。使学生明确当某些加数可以凑成整百或整十数时,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连加计算简便。
教材分析: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是运算中进行简便计算的两种必要的理论依据,是学生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思维素质,掌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简便计算的使用过程,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对运算的认识由感性逐步发展到理性,合理的构建知识。重点难点熟练运用加法运算定律。
学情分析: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理解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课前,对47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调查项目 |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概念及字母表达式 |
运用加法交换律或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
结合具体情境解决实际问题 |
过关人数 |
47人 |
45人 |
40人 |
由上表可见,全班同学能背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概念及字母表达式,96%同学能运用加法交换律或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85%同学能结合具体情境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本节课对于利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放手让学生尝试做,但对如何进行简便计算以教师引导为主,通过几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而掌握本节只是要点。
我的思考:1.如何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及认知需求。2.怎样处理教材例题,逐步建立认知表象。3.怎样设置练习,丰富感性认识。4.怎样更好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
综合以上思考,细化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个:
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运用加法运算定律熟练进行简便计算。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运算定律,并能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计算。
二、评价方案设计
目标一分解为以下3个学习任务:任务1:认真读题,理解题意。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评价标准能准确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评价方式采用自主完成评价。任务2:小组交流、讨论题中的算法,并补充完整。评价标准为利用学过的知识,试着简便计算。评价方式采用交流式评价、纸笔检测评价。任务3:你是怎样计算的?你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评价标准为在小组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能总结如何运用加法运算定律熟练进行简便计算。评价方式采用表现式评价、纸笔检测评价。
目标二分解为以下2个学习任务:任务1:高效的小组合作讨论。评价标准为能表达自己的想法。评价方式采用表现式式评价。任务2:完成相应习题。评价标准为运用加法运算定律熟练进行简便计算。评价方式采用表现式评价、交流式评价。
评价样题
量学: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425+14+186
用学:1、想一想,算一算。并在括号里填上所运用的运算定律。
(1)154+73+246+27
=
=
=
=
=
测学:
1. 改正下面各题中的错误。
182+765+108
=182+108+765
=300+765
=1065
2.天福量贩一月份销售牛奶385箱,二月份销售牛奶537箱,三月份销售牛奶415箱。第一季度共销售牛奶多少箱?
三、教学过程预设:
教学环节 |
学生的学习活动 |
教师的教学过程 |
评价要点 |
环节一 复习导放 巩固旧知 |
观察课件出示内容,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 |
出示课件图片,提问都运用了我们学过的哪些数学知识? |
回顾旧知,引出新知。 |
环节二 揭示课题 出示目标 |
齐读出示的学习目标 |
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
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 |
环节三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
观察主题图,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并列式 |
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 |
会根据情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
环节四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
学生看书结合学案自学例3并交流、讨论题中的算法,并补充完整, |
引导学生完成自学,小组交流讨论出利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 |
让学生经历笔算的过程,体会到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乐趣。 |
环节五 应用提高 巩固深化 |
完成学案量学中的两道利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算式 |
老师引导学生完成并点评 |
能利用交流的知识正确进行笔算 |
环节六 整合梳理 归纳总结 |
根据刚才学习的内容,自己试着总结本节知识点。 |
帮助学生表述,归纳,出示课件导学部分。 |
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知识点归纳。 |
环节七 交流点拨 达成目标 |
学生动手做一做。 仿照例题的形式完成用学,并清楚每一步式子的意义。 |
师巡视批改,及时纠错。 要求:数字书写端正,大小适中,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心中进行二次备课。 |
鼓励学生动手做一做,检验自学成果,产生利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情感需求。 |
环节八 巩固练习课外延伸 |
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完成测学,知道高斯的故事,并明白高斯如何解决1到100的求和问题 |
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能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
环节九 课堂总结 升华新知 |
学生畅所欲言,谈本节课收获或感受。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
会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本节课学习要点。 |
四、板书设计
= 115+85+132+118
=(115+85)+(132+118)
=200+250
=450(千米)
答: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行450千米。
五、教后反思
这堂课我的教学设计理念,秉承以学生为主,先通过情景引入获得感性认识,然后通过观察思考交流讨论主动获取新知识,着重引导学生去观察加数的特点,然后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充分经历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应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