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阶段性小结(张晓林)
(2013-12-25 10:19:34)《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阶段性小结
张晓林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过程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数学是人们在对客观世界定性和定量刻画的基础上,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应用的过程. 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容是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而这样的内容很有利于学生主动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培养实践能力。开题以来,我们课组成员将着眼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探究优化课堂教学的策略,从而大面积地提高课堂效率。现将这一阶段的情况进行小结。
一、我们的学习
(1)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学科教学模式。
逐步形成多样的、开放的、学科教学模式:创设问题情境—合作探究—实践应用—巩固提高。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供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探索,获取知识,应用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使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我们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展示课,增强学生的信息收集、整理能力、分析及综合应用能力。并组织每周一次的户外采风活动,让学生在感受自然的同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发展创造意识。
二、我们的收获
1、
总认为教学任务很紧,没空做课题研究。我发现在许多方面都还研究的不够深入,甚至于有的方面还没涉及到。
四、我们的计划
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科学、有效、持续、深入推进,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一方面我们要深化课题研究,尤其是研究的不够深入的方面,使其更为具体、科学、实用,并上升到理论高度,还没有涉及到的,要尽快展开研究。另一方面我们要把研究所取得的初步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在实践中验证、丰富研究成果,从而改善教学质量。我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在上级领导的支持、帮助下,这一课题一定会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