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序》
![王羲之《兰亭序》[组图] 王羲之《兰亭序》[组图]](//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释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契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王羲之,字遗少,晋琅玡临沂人(今属山东省),移居于会稽的山阴,遂为浙江人。
被世人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之兰亭修“拔禊”之礼,举行盛大的风雅集会。当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名士们饮酒赋诗,五十一岁的王羲之用蚕茧纸,鼠须笔,兴乐而书,完成一篇《兰亭诗序》。《兰亭序》手稿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遒媚飘逸,纵横变化,气韵完美,雄秀之气,出于天然。当时王羲之已醉,下笔如有神助,醒后自己也感惊异,他日更书数十本,比原稿终莫能及。唐初为太宗所得,尊为“天下第一行书”,命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钩摹数本,以冯承素为首的弘文馆拓书人也奉命将原迹摹成了副本。唐太宗把摹本分赐亲贵近臣,真迹则被他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
今天所谓的《兰亭序》,除了几种唐摹本外,石刻拓本也极为珍贵。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要数《宋拓定武兰亭序》。不管是摹本,还是拓本,都对研究王羲之有相当的说服力,同时又是研究历代书法的极其珍贵的资料。在中国书法典籍中有关《兰亭序》的资料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兰亭序》是否为王羲之所书,历来也有很多争议,清末和六十年代都曾引发过相当激烈的大公论。
现在流传的冯承素摹本,存北京故宫博物院,上面钤有“神龙”(唐中宗年号)小印,是断为唐摹的一个铁证。
《国宝档案》-王羲之兰亭序摩本[视频]
下面转述临写《兰亭序》的要点,希望对学习这一经典杰作有所帮助。
一、由于《兰亭序》笔画精致入微,笔法变化和表现力极为丰富,初学者较难入门,所以在临写之前应具备一定的楷书书写基础,对笔画书写技巧和书法线条有一定的认知、理解及表现能力。
二、首先应以单个字为观察和练习对象,对构成单字的基本笔画的形态、意趣、运行轨迹、取势等熟记于胸,然后进行单字临写。只有单字临写过关了,才有可能在整体临写过程中有所收获。一开始就整行甚至整篇地“抄写”是不会有益的。在临写不同的单字时还要对形态相似、相互关联的笔画进行比较,寻找相同之处和细微差别,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和“百字过关”的目的。此外,《兰亭序》由于字径较小,根据各人的喜好和习惯,可以用较小的毛笔原大临写,亦可以将单字放大写成3—10厘米或者更大。
三、用笔宜灵活、轻巧、生动。初学者建议使用弹性较好的兼毫或狼毫在半生熟宣纸或毛边纸上临写,既有一定的吸收和渗透效果又能让笔画形态清晰、准确地表现出来。行楷书的笔画虽多各自独立,但也有不少连续转折之处,应对较难掌握的笔画反复操练直至娴熟,只有笔画熟练了才能构成单字,进而成行、成篇临写。
四、关于整体临写。笔画和单字临写达到了一定的水准时便可以进行整行、数行乃至通篇的临写。在一行当中,特别要注意到字与字之间的空间连续和启承映带关系,要使相互衔接连贯,气韵流畅生动。《兰亭序》因是即兴书写的“草稿”,其每行之间的空间较小,以这种较为密集的行间距应用于创作似乎有点不符合现代人们的观赏习惯。于是为了初学者临习的方便,提出了对《兰亭序》进行“重排”的设想(附后)。事实上大多数人在临写时也都是不自觉地把行间间隔作了一定拉开的。此外,对于原帖中的涂改之处也没有必要照搬。上述这些并非对经典杰作的篡改,而是因为临习只是学习的手段,不是目的,没有必要完全再现,事实上也再现不了。
五、关于向创作过渡。当临写了一定时间,对《兰亭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对线条和结体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表现能力时,便可以开始尝试用行书进行自选内容的创作。进入创作便应对书法作品的格式有所了解,如中堂、条幅、斗方、横批、扇面、对联等,对章法、布局、题款、钤印等应该有所熟悉,因此要多接触与书法有关的报刊资料,多阅读和理解古今诗词文赋,增加文化方面的修养。书写时要尽量“再现”《兰亭序》的笔画和结体形态,并且用所掌握的笔画和结体对帖中不曾出现过的字进行组合。
同时应该重视学习与书法有关的理论知识,如书法史、书法美学、书法欣赏和批评,以及关于笔法、章法等方面的论著。还应勤思考,多交流,积极参与各种与书法有关的活动,接触有书法专长和对书法感兴趣的人们,诚恳请教,虚心学习,勇于不断否定自我,定能不断获得成功。
精品博文推荐:
王羲之《圣教序》碑[组图] 颜真卿《祭侄文稿》[视频]
苏轼《黄州寒食帖》[视频] 《国宝档案》散氏盘[视频]
王羲之《兰亭序》[组图]
王羲之《丧乱帖》[组图]
王羲之《得示帖》[组图]
王羲之《二谢帖》[组图]
书法名作-三希宝帖[组图]
王羲之《初月帖》[组图]
王羲之《姨母帖》[组图]
王羲之《孔侍中帖》[组图]
王羲之《平安帖》[组图]
王羲之《频有哀祸帖》[组图]
王羲之《何如帖》[组图] 王羲之《远宦帖》[组图]
米芾《参政帖页》[组图] 颜真卿《争座位帖》[组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