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赈灾捐款捐款数额灾区人民王石汶川万科捐款门企业界房地产 |
分类: 营销视角 |
王石“捐款门”已成为时下网民、房地产圈关注热门话题之一,万科及其员工捐款数额的多少以及对错暂且不论,但是不争的事实是:房地产界尤其是万科被指责为“为富不仁”、“冷血式的理性”等等,使本来就千夫所指的形象更是雪上加霜,已经有为数众多的网民发起并响应着“抵制购买万科房产”的运动。
王石不仅伤害了网友、更伤害了灾区人民,同时间接伤害了万科员工、伤害了股东的短期/长期利益。这肯定不是王石先生的本意,但结果却始料不及,最终导致越描越黑,直至成为网友的公敌。王石本次决策最大的错误在于:将赈灾捐款仅仅当成了万科企业的又一次秀场,尤其是在这样一场历史上罕见的全国人民发自肺腑的同心协力对抗天灾的紧要关头。
王石先生从来都不缺少做秀的权谋和能力,但是本次做秀之弱智的确令人匪夷所思,百思不得其解。只能理解成王石现在脑子进水了,严重低估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原因就在于每次做秀都能赢得大把大把的眼球,直至羡慕、敬佩甚至是崇拜、迷恋,进而导致王石他老人家现在因盲目自信而形成对形势判断的严重失误。
曾几何时,王石成为企业界尤其是房地产界的精神领袖,并成为中国企业界研模的对象,中国企业家的教父级人物,受众多人等的追捧和膜拜。当张瑞敏们还在为海尔国际化道路浴血奋战的时候,当柳传志们还在为谁来接掌联想帅印而不得不一拆为二的时候……,这时的王石先生已经可以垂钓于秦淮河之上,攀登于珠穆朗玛之巅,王石先生管理企业之潇洒胜似闲庭信步,令众多前辈后生艳羡;当富力们还在为年度销售额完成百亿而大费口舌的时候,万科却不声不响的实现了523亿元的销售额,净利更是超过48亿元,且一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大踏步向千亿吨位的大型企业迈进。王石、万科的光环成为中国的骄傲!但是近乎“冷血的理性”葬送了这一切,只能说“自作孽不可活”。
接下来,从企业危机公关的角度对“王石捐款门”进行逐步分解:
5.12,汶川特大地震当天,万科第一时间捐款200万人民币。
万科在面对应急事件时的快速决策一向都会使企业抢得先机,赢得政府、消费者的大量关注和支持,继而转化成企业竞争优势。其中,王石的“拐点论”就是很好地顺应了政府的意志,是人心所向,赢得市场追随,进而收获了前4个月销售业绩一如既往的快速增长,多少开发商佩服和羡慕万科的判断和勇气。其实,应对汶川特大地震,万科依然迈出了正确的第一步好棋。
首先,这个时候尽管有网友质疑万科捐款数额低,但在大部分消费者的心里依然是敬佩万科的快速反应。捐款数额高固然能帮助更多的灾区人民,但是在这个时候大部分国人并不在十分在意捐款额的多少,关键的是为灾区人民尽了一份力量,我们和灾区人民站在一起,没有人完全地认为捐款也需要排行榜。
其次,最初对汶川地震的受灾情况几乎没有人能想象得到会是如此严重,包括我们可敬的温总理(这从温总理的讲话中可以逐步判断),所以,万科基于当时对灾情程度的判断作出200万元的捐款也实属正常。有谁能判断得出最初几家捐款1000万元的企业在时下也已成为捐款额度较低的企业,但没有人指责他们。
第三,赈灾捐款不是一锤子买卖,在追加捐款方面,每个人、每个企业都具有完全的主动性。
5.14-5.16,王石与网友在自己的博客中煞有介事的解释,直面交锋,甚至对骂。这是千不该万不该的一步,这也公然昭示万科捐款的出发点就是做秀,捐款反应快就是为了赚取更多的眼球关注。
暂时放下网友的抨击不说,王石,你自降身份,瞬间从一个受人尊敬的企业家被还原成了一个心智低弱、心胸狭窄的情绪不安分子(你或许出于自卫,也或许出于诚实,但是看到结果后你只能无奈和懊恼)。这一刻,王石放弃了自己,这或许才是真正的王石,他只是一个生意人,不是慈善家,他满脑子都是挣钱,但不知道到底为啥挣钱,他的良心如何或许只有他自己最清楚。只能说:王石,你不配称为企业家,更不配是大家引以为豪的企业家。其实,王石是个演员(事实为证,拍过广告的)。
从5.14之后接下来的几天,王石先生昏招频出。无休止的解释,甚至对骂,使得原本已经休止的事态再次被激化,引来众多网友、消费者的愤怒,因为你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成为人民的公敌,王石、万科失信于民,这样心态的一家企业凭什么厚着脸皮谈“企业公民”。曾经所谓的“万科不做利润率超过25%的项目开发经营”,但事实是这样吗?王石先生你扪心自问:万科哪一个项目的利润率低于25%?消费者没和你计较,因为大家认为你万科做的房子在现如今地产行业还说得过去,但你却不知好歹的认为消费者被你们玩弄于股掌之间,所以,水至清则无鱼,人致贱则无敌,万科,苦果只能自己承担。
当然,还有一个被大多数人忽略却又不得不提的问题,就是本次捐款门也将使万科失信于政府,这个时候王石的言论与政府主导下抗震救灾大的舆论环境是如此的不合时宜,以前万科积累下的“乖乖孩”形象也只能让政府重新认识到:万科只不过是为了自身利益充分利用政策,并顺水推舟给政府一个人情。只是现阶段政府部门根本没时间搭理一个自以为是的王石、万科,但万科却为自己买下了祸根,这个祸根或许是致命的。
这个阶段内王石给出了自己的几个重磅炸弹:
我认为:万科捐出的200万是合适的。这不仅是董事会授权的最大单项捐款数额,即使授权大过这个金额,我仍认为200万是个适当的数额。(摘自王石先生的博客)——自以为是的凡夫俗子,这或许是实情,但这也结结实实地为万科借助“追加捐款”平息网友质疑甚至争取获得好评的应急措施堵上了出口,这成为本次“捐款门”的死穴。
中国是个灾害频发的国家,赈灾慈善活动是个常态,企业的捐赠活动应该可持续,而不成为负担。(摘自王石先生的博客)——明显对灾情认识不够,对政府导向没有用心去把握(这本来是万科的强项,不可理解)。
万科对集团内部慈善的募捐活动中,有条提示:每次募捐,普通员工的捐款以10元为限。其意就是不要慈善成为负担。(摘自王石先生的博客)——这让万科员工备受指责,对员工不负责任,因为员工是无辜的,且员工的捐款是非常积极踊跃的(在博客中看过一篇万科员工的冤屈诉说),且根据我的理解,“ 10元”这个数字来自于万科员工平均捐款额,这个地方应该是王石先生表述有误。
至于我本人,主要的关注点在地震波及严重的成都万科小区的住宅耐震情况。(摘自王石先生的博客)——置人民安危于不顾,仍仅仅关注自己的蝇头小利,目光短浅。难道这不是总经理分内的事吗?作为董事长需要盯这些事情吗?你可以几个月爬山,我也你也可以不再关注这个层面的内容。
如果汶川、都江堰等震区的救人抢险告一段落,万科的专家组将进入这些地区对建筑物进行勘察,总结抗震结构的损坏程度,改进今后住宅建筑的抗震能力,保障小区业主的生命安全。(摘自王石先生的博客)——这个时候依然只关注自己的住区如何,这诚然是需要面对的,但是对于灾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令人作呕。
5.17开始,王石先生博客陆续出现了“震后现场目击”系列图片,继续着画蛇添足的拙劣表演。
笔者认为做秀成分比较严重。在王石先生拍摄的图片中出现了大量的万科logo的图片,难免有做秀之嫌。现如今有多少人在抗灾现场默默的奉献着,甚至将亲人的离去化悲痛为力量,而王石先生却又将去灾区现场当成了登山表演,尽享其中的乐趣,甚至希望通过如此招人膜拜,真是上嘴唇着天下嘴唇着地,够可以的。希望我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愿王石先生是出于良心的发现,而不仅仅是为了挽回自身和万科的形象。
5月20日晚间,万科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同意,批准公司参与四川地震灾区的临时安置、灾后恢复与重建工作,并以绵竹市遵道镇为重点;该项工作为纯公益性质,不涉及任何商业性(包括微利项目)的开发;批准公司在净支出额度人民币一亿元以内参与上述工作;上述费用将在未来3到5年内,根据实际需要逐年支出。公司将在每年的年度报告中披露具体的支出情况。
这一次仍然成为网友攻击的对象,这里面激发网友质疑的点(具体的王有讨论的比较多了,而且我对这些东西也确实是外行,不做过多的评论):
1、人民币一亿元以内为参与重建工作的支出额度,是投资而不是捐款;
2、以绵竹市遵道镇为重点,据网友介绍,这是发展旅游地产的好地段。我的疑问是为什么没选择受灾最严重的几个地方?
3、未来3到5年内,根据实际需要逐年支出。今年过后会有多少人还会关注万科在自己承诺上的实现状况?
5月21日,万科地产董事长王石表达了歉意:“我现在认为在当时这种情况下,我所说的那句话还是值得反思。这段时间,我也为我这句话感到相当不安!主要基于三方面原因:一是引起了全国网民的分心,伤害了网民的感情。二是造成了万科员工的心理压力。三是对万科的公司形象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这里对广大网友表示歉意!”
我的理解,这次不属于道歉,仅仅是反思而已,态度依然蛮横,一幅我是流氓我怕谁的嘴脸。其实王石根本不需要向网友道歉,他真正应该道歉的是面向灾区人民。用总理的话讲就是,“是人民在养你们,你们自己看着办。”希望王石先生是发自内心的,而不仅仅是迫于压力,试图挽回自身、万科形象。
万科本次危机公关事件处理有失水准,让人大跌眼镜,原本简单的事情,让王老爷子越弄越不可收拾。诚然是赚取了大量的眼球,但并不是所有的眼球都可以去赚的,该赚的赚,不该赚的是绝对不能赚。且每一步都是漏洞百出。其实面对举国哀悼的特大地震灾害,这个时候最简单的就是最有效的:少说话,多做事,多做良心事。本次捐款门,王石说得太多了。
万科捐款门不在于到底捐了多少钱,关键在于面对灾情,万科的处事方式和心态。
不知王石之下的万科还有什么昏招可出,但是对于万科而言,现在最关键的是考虑万科自身如何恢复重建?这也是横亘在王石面前必须解决的问题,严重一点说,面临来自消费者、政府的信任危机,处理不好甚至会使万科面临灭顶之灾。给王石一句奉劝:回头是岸,用良心去恢复企业重建!祝愿王石、万科一路走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