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玩具区巴拉巴拉弹力球水果店 |
分类: 妙趣 |
文/图 安琪
不知不觉的,春天就这么接近尾声了。偶们家的小妞连张照片都没留下呢!昨天中午,顶着午睡的压力,愣是把她拉到楼下去抓拍了几张。尽管技术比较菜,不过,孩子的笑脸永远是最真的。
好啦,说今天的主题吧,其实和照片无关。
以前每当朋友或同事向我抱怨若不答应孩子的无理要求就当众哭闹满地打滚到最后不得不屈服于孩子的这种蛮不讲理的时候,我还倍感欣慰,因为妙妙几乎从来不会有这种“蛮横”的时候。用一句话来概括她:她是那种特别能通晓道理的孩子。
可谁知道今时今日,我也有遭遇孩子当众哭闹的时候。真是乐极生悲呀!
好吧,来絮叨一下她的“壮举”——
前几天一个晚上,我稍微回得早一点,顿时母爱大发,带着妙妙去逛超市。
在超市里,其实好像也没什么目标,这就是我这类做事毫无打算的女人的毛病,这样晃晃悠悠中不知道浪费了多少时间。
一开始转到玩具区,娘俩欣赏了一番。以往,我们就只纯粹是欣赏,妙妙也基本不会提出什么要求。可这天她比较反常,一来就说:“妈妈,给我买这个吧,我想钓鱼。”
我一看,就一钓鱼的玩具,小时候不知道玩过多少次了。
“这个啊,你小时候不是玩过吗?小时候玩过大了就不能玩了吗?”
“那,给我买这个吧,巴拉巴拉小魔仙,我想再要一个。”因为她已经有一个了 。
“这个东西有一个不就够了吗?”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这样小气是不是有点过分,多要一个就不行了吗?
“那要不给我买这个天鹅吧,有音乐的。”她每次都有自己想要的理由。
其实我好像就是铁了心不给她买玩具了。倒不是因为之前我的那些回绝的理由,而是,上周给她买的绳子和弹力球,我压根就没看她怎么玩过。现在的孩子是不是大都这样,得到的东西多得都泛滥了,反而不懂得去珍惜了。
想想妙的情况吧,就我这样不是经常给买玩具的家长,可是家里的玩具都会在不知不觉间悄然变多,可是也不见妙妙特别珍惜。这对我这个艰苦朴素的70后来说,实在是:书可忍,玩具不可忍了。(因为我们家的书也不见得收拾得很到位)
于是,我开始严肃地对妙妙说:"妙,妈妈今天没打算买这些玩具哦?"
"啊,不!为什么啊?"
"你想想,上星期买的那些东西,你好像没怎么玩啊。哪能无休无止地索要呢?"
"不嘛,我就要买。我保证回家我就会跳绳,也会玩弹力球的。妈妈,你给我买吧。"
用一个承诺来实现自己的愿望,这样算是什么呢?好吧,就算我心里已经软下来了,可是我已经说了今天不能买了,若这次答应下来了,那下次不是随便承诺下就能满足了?
"可还是不行啊。你回去玩那些玩具是一回事,这里的又是另一回事。我们不买这些,你照样回去可以玩那些的。"
"不行,我就要买。"看我不答应,她开始伴随哭声,还一边摇动我的身体。我知道,她心里那只小魔鬼就现身了。于是,我就赶快带她离开玩具区。当然她还是不停在哭,一边哭一边叫嚣:给我买一个给我买一个。
看到她哭,我原本有点点柔软的心反而好像更加坚硬了。继续走我的路,不去理会她的嚎啕大哭。
这时旁边的人也在频频回头,有的是在看妙,有的则是在看我,估计心里在想:哪有这样的妈妈,估计不是亲生的吧。
这时候家长会不会觉得难为情就折回去买呢?我也在问我自己:至于吗?就一个简单的要求。
可是我没回去,而是继续往收银台走去。并告诉妙妙:"妙妙,你知道吗?正因为你哭,妈妈才更加觉得今天不能给你买玩具了。"是的,我的意思是说:哭不是达到目的的武器。
妙妙听到这句话,估计是觉得她还有希望吧,她抹了抹眼泪,又说:"妈妈,我不哭了,那你给我买吧。"
"你不哭了,很好。但是今天也不能买玩具了。"我可能真的比较倔,也比较老土,我的逻辑是这样的。打个也许不恰当的比喻吧。一个人杀人了,也知错了。可不能因为他知错了就不去坐牢了吧。
妙眼睛里先是失望,转而希望,最后是绝望的。唉,我真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眼神,但是,我没有改变,有时候,也应该让孩子受点挫折吧。
正当我在收银台前面的时候,妙妙又说:"妈妈,我不哭,那我们去买点水果好吗?我不想去水果店买,就想在这里挑水果。"看来她还在做最后的挣扎。
其实我很不想在超市买水果,相比而言,肯定是水果店的水果新鲜一点。但是看她这次提出的要求不一样,而且是用比较“正常”的方式提出来的,这是我给她台阶下的唯一机会,也是她获得安慰的唯一机会。有时候,打孩子一个耳光后还得记着温柔地摸几下。
陪妙一起挑好了水果,我看她情绪比较稳定了,就对她说:"妙,妈妈猜你真的很喜欢那些玩具对不对?"
妙妙听了用力地点了点头。
"嗯。妈妈明白。不过妈妈今天的确不能给你买玩具了。但是现在妈妈可以陪你再去玩具区找到那些玩具,你再好好地看看,看到底最喜欢哪一个玩具,把它记在心里,并告诉妈妈。然后妈妈也记住,在妈妈觉得应该给妙买这个玩具的时候再给你买好吗?"
呵呵,好长一段话啊,也不知道她是否听懂了,总之她顿时间就又很开心了。马上说好好好。
这算不算是我的妥协呢?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这样的做法是否对,是否真的有科学依据还是仅仅是妇人之心而已?唉,我都不愿意去多追究,我只是觉得这样,起码我这一次坚持了原则,但是孩子也不至于太难受。
于是,我们娘俩再次走到玩具区。妙妙兴高采烈,对着她之前钦点的玩具一个个说过去:“啊,我喜欢这个,我要把它放在心里。”还配有一个拥抱玩具并将心打开的动作。
曲曲折折的,这事儿总算有了一个还算完满的结束:我并没有就范于妙的哭闹,而妙妙也依然很开心。
其实别以为这事儿就这样结束了,还有延伸呢!几天后的中午,我们家人一起闲聊,大家都说妙妙最近特别棒,很多方面都有进步。她听了美滋滋的。一会儿后,她走我跟前,悄悄说:“妈妈,我最近都很棒的,能不能给我去买超市里的那个玩具?”
哈哈,看看小丫头,没有忘记这事儿呢!不过,她的进步,难道是我给的那个承诺起了促进作用?
我就说:“嗯,妙妙的确很棒。我可以考虑考虑。”
......
最后的唠叨:在育儿方面,家人常常觉得我不够严肃,朋友也有时忍不住批评我过于民主,甚至我自己也觉得我该再狠一点。不过,面对现实的时候,我其实并没考虑那么多,只是觉得,在坚持所谓的原则的前提下,也要适当顾虑下孩子的感受。我想尽量做到,绝对不屈服孩子的哭闹,在适当的时候给孩子一个台阶下。
如果你的孩子也这样,你怎么办呢??咱们来唠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