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双语安琪奇妙吧育儿亲子阅读 |
分类: 家有书童(破万卷书) |
图/网络文/安琪
其实听说这本书已经是好久以前的事情了,但是由于本人向来对这类书有种排斥感,所以没去看。不过后来看到各种评价都不错,所以还是没禁住内心的好奇心,也买了一本看。
看了还真是没白看,说实话,和《英文三字经》想比,我更喜欢这本《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当然《英文三字经》也不失为一本好书,只是相对而言,《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更适合我,操作起来我更省心省事而已。
对了,上周4,《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的作者汪老师也来做客新浪亲子微访谈了,我还真的激动了一会儿。嘿嘿嘿,没白激动,还真被后台抽中能奖励一本书了。得瑟一下。
看过这次汪老师在微访谈给各位爸爸妈妈或者准爸爸妈妈的答疑解惑,使我越发地喜欢她本人。发现她是一个让人轻松的妈妈,谈吐之间真诚又不失幽默。基于此,我又忍不住在这里把我在《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里看到的一些觉得非常不错的值得和大家分享的点滴整理出来。
给孩子念英文故事书的时候,除非孩子要求,否则不需要大张旗鼓地字字句句为孩子解释。如果孩子没有表示反抗说不懂,甚至不必为孩子念一句英文一句中文。换言之,就是说直接照着英文念就可以了。我记得刚开始给妙妙读英文故事书的时候,是选择给她读双语的故事书。先读的中文,再读几句英文。后来慢慢转变成全英文的,尽管她可能还不懂,但是她没反抗我,于是我索性中文也不念了。多好,多省事!
念之前必须要做一些准备工作,比如要查字典确保每个单词的正确读音,自己可以先大声念几次,以避免为孩子读的时候产生结巴的现象,不要忽略尾音和气音。这点我觉得自己最多能打个七十分吧,没完全做到位。比如说查字典,我常常是没空去做这个工作。有时候读的过程中遇到了生词,就只好暂时打住,跟妙妙说:“等下,妈妈查下字典啊。”其实这样会打断故事的连贯性和孩子的兴趣。
孩子听的是故事,不是英文。这点我超级同意。很多家长经常会担心,给孩子读英文,孩子又听不懂那不是浪费时间吗?完全不是!孩子都有爱故事的天性。其实当孩子在听我们读故事的时候,他们基本不会在乎我们用的是什么语言。一般的书上都有图画,他们甚至可以根据我们所读的然后结合书上的图画,对故事作出自己的理解。
一定要按照“听说读写”的顺序来培养孩子。当然这里,我相信汪老师说的绝非是将这四个过程完全孤立。只是无论学习哪种语言,其实它都有个模糊的阶段和顺序,那必然是听->说->读->写的顺序。同时,做父母的应该尽可能地摒弃过于现实的功利心,比如急于求成,比如要孩子参加什么考试。这样会给孩子带来过重的压力而适得其反。
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全美语幼儿园。这点让我想起现在市场上各种各样的幼儿英语培训班纷纷林立,而家长们也几乎都蜂拥而上。其实是不是所有的孩子多适合上这个英语兴趣班呢?这还真的是个问题。
一定要培养孩子听录音带的好习惯。这点我对自己还是比较满意的妙妙从小不仅喜欢读书,也喜欢听书。当然现在我们家很少用录音带了,用的CD比较多。其实用CD也好用录音带也罢,这个我倒觉得没有特别的关系。只要孩子爱听就好!
让人非常惊喜的是,汪老师还特意将她为孩子读过的那些英文故事书分年龄分阶段地罗列出来了。这对大多数希望为孩子读英文故事书却苦于找不到材料的父母无疑是一笔很大的财富。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本书的语言非常轻松愉快,毫无那些深奥难懂的理论知识。其实我一直认为普通老百姓是不需要去研究理论的。如果大家都去研究理论大家都不要做事了,天天背着这些理论当饭吃就好了。所以,对于普通老百姓,你只要告诉他们具体做法就好!而这本书正是如此,当然,如果说父母的确毫无英文基础,那这本书对你就没有用武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