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倦的追寻(5)

(2012-12-26 21:17:59)
标签:

旅游

从塔尔寺出来,我们驱车前往青海湖。翻过海南州贵德县境内的拉鸡山, 拉鸡山是日月山支脉,藏语称“贡毛拉”,意为嘎拉鸡(石鸡)栖息的地方。拉鸡山是贵德与湟中的界山,由西向东蜿蜒,最高峰海拔 4524米。日月山为祁连山支脉,西北一东南走向,长90公里,宽10--15公里,平均海拔4000左右,最高峰阿勒大湾山,海拔4455。据说,当时文成公主从长安乘坐马拉轿车进藏时,才16岁,大约花了一年时间走到日月山。再往西去道路崎岖不平,只能骑马,文成公主便在此休息并学习骑马,停留了大约两个月。

http://s3/mw690/520c1212gd1c149507f92&690

一泓清澈的碧水,蓝天白云倒映其中。这就是著名的公主泉。据说,文成公主在日月山向东遥望自己的故乡时,发现视线已被群山阻隔,禁不住流下悲伤的泪水,泪水幻化成了一条小泉,此泉就叫公主泉。

http://s11/mw690/520c1212gd1c14bb2d26a&690

日月山神牛雕像。

http://s2/mw690/520c1212gd1c14e348a51&690

穿过日月山坊,是当年文成公主经日月山赴吐蕃和亲走的道,叫唐蕃古道。

http://s14/mw690/520c1212gd1c15235c59d&690

山下女儿般温柔的草原涟漪般涌来,青翠静谧的感情涟漪般涌来。作为大唐的使者,文成公主的胸前当别满勋章,她的臂弯当拥满鲜花,但是作为女人,她的爱情呢?  ——张爱玲 东麓是富饶美丽的湟水流域,清澈的响河水蜿蜒曲折,盘山绕岭,滋润着两岸丰腴的田野,养育着这里勤劳的人民。西北方便是波澜壮阔的青海湖。西南山峦绵亘,草原无际,帐篷点点,炊烟袅袅,数不尽的牛羊骏马犹如五彩斑斓的珍珠在绿油油的草地上滚动。

http://s11/mw690/520c1212gd1c154a6d53a&690

沿古道上行到一个平台,正中是高达9的文成公主雕像。贵族装束的公主身着披风,怀抱宝镜,坚定地目视前方。她的背后,是一组再现她进藏故事的青铜浮雕。浮雕长20,宽6,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古都送别。文成公主跪拜唐王,李世民率众王公大臣送别,在盛唐歌舞反弹琵琶的美妙乐声中,公主告别家乡父老、兄弟姐妹,踏上西去的漫漫路途。第二部分叫赤岭摔镜。第三部分是藏王迎亲。松赞干布率众臣、僧侣、头人,在柏海(今青海玛多县的鄂陵湖和扎陵湖)举行盛大热烈的迎亲仪式,并向护送公主前来的李道宗执子婿之礼,而后和文成公主一同进藏。

http://s5/mw690/520c1212gd1c157081874&690

  在山顶广场上,竖有回望石石碑。这是文成公主站在呼呼的山风中最后一次流泪回望故乡的地方。文成公主,一个柔弱的少女,为了大唐的稳固,为了中原和西域永远的和平安宁,用柔弱的双肩担负起民族团结的沉重担子,凄苦远嫁。站在这里,幻望公主远去的背影,不能不令人对她肃然起敬。令人欣慰的是,据说文成公主与比她大9岁的松赞干布一见钟情,松赞干布也对自己能娶文成公主为妻十分高兴,他说:我的父祖辈没有一个人能和上国通婚,我能娶大唐公主为妻,深感荣幸,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在公主到达西藏之后,命人仿照唐朝建筑模式修造了一座宫殿式的建筑给她住,这就是布达拉宫。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近40年,一直备受尊崇。

http://s8/mw690/520c1212gd1c1595915a7&690

追寻到日月山,是因为美貌智慧的文成公主,历史的注定与巧合给后人留下一个无限的想象空间,也为后世留下一段传奇。

http://s7/mw690/520c1212gd1c1663448e6&690

日月山两座遥遥相望的山顶,分别建有日亭和月亭,这是1984年青海省政府拔专款修建的。日月亭位于青藏公路哑口(海拔3520)两侧的山顶,均为八角砖木结构,亭顶琉璃瓦,彩绘飞檐,绘有太阳、月亮图案,金碧辉煌,具有浓厚的藏族建筑风格,区分日月亭的唯一标志是亭顶上的太阳和月亮。相传当文成公主想到身负唐蕃联姻通好的重任时,便果断地摔碎了日月宝镜,斩断了对故乡亲人的眷恋情丝,下定了毅然前行的决心,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西行的道路。宝镜扔了出去,摔成两半,正好落在两个小山包上,东边的半块朝西,映着落日的余辉,西边的半块朝东,照着初升的月光,日月山由此得名。

http://s11/mw690/520c1212gd1c1687eab5a&690

日亭内有青海省人民政府撰文刻制的文成公主进藏纪念碑,记述了文成公主和亲始末及历史功绩。亭内还绘有壁画,再现了文成公主进藏的历史面貌。

http://s2/mw690/520c1212gd1c16b014761&690

日亭壁画主要讲述了藏王松赞干布派大臣禄东赞赴唐都长安请婚,以及请婚过程中禄东赞以大智大勇力排诸难,巧破难题的轶事。这幅壁画表现了唐太宗让禄东赞从三百名女子中找出文成公主来,聪明的禄东赞早料到会有此难题。他事先通过探访了解到,原来公主用一种护肤品,名叫万里飘香,只要擦上这种油,就异香扑鼻,能引来蝴蝶和蜜蜂。三日后,三百名打扮的一模一样的美女齐集在一起,两只蜜蜂在一女子头顶盘旋,这样公主被认出来了。

http://s12/mw690/520c1212gd1c16e19b59b&690

青海民间至今流传着这样的故事:当文成公主行至赤岭,将要离别唐朝管辖的土地,心中一片怆楚。向前西望吐蕃,天高云低,草原苍茫;回头东望长安,更加留恋故土。遂拿出皇后赐予的日月宝镜,从中照看长安景色和亲人,不禁伤心落泪,思乡的泪水汇集成了倒淌河,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

http://s6/mw690/520c1212gd1c17096efb5&690

青海湖又名库库淖尔,即蒙语青色的海之意。它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

http://s4/mw690/520c1212gd1c173063923&690

 

青海湖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中国最大的咸水湖,中国最大的内陆湖。青海湖拥有多项中国之最,青海湖是国家AAAAA级国家自然景区。

http://s14/mw690/520c1212gd1c17568a9dd&690

烟波浩淼、碧波连天的青海湖,就像是一盏巨大的翡翠玉盘平嵌在高山、草原之间,构成了一幅绮丽的画卷。

http://s8/mw690/520c1212gd1c17879c9c7&690

二郎剑又名为海带,藏族人称之为海虎。位于青海湖东南岸,为一狭长的陆地提带,宽约百步,长约25公里,自南向北没入海中,开头酷似一把长剑。古籍上曾有这样的记载:南岸一堤,阔仅百步,北亘数十里,直奔海腹而没,名为海带

http://s11/mw690/520c1212gd1c17acc774a&690

用五彩的经幡祭海。祭海就是祭祀青海湖,最初是蒙古族的传统。蒙古族人原来信仰萨满教,相信万物有灵,尤其认为天是至高无上的神。在元代,蒙古族就有祭天、祭山、祭海之风俗,清代以来对青海湖的祭祀活动更具规模、更加富有宗教色彩。与此同时,环湖地区的藏族人也参加了这项祭祀活动。

http://s15/mw690/520c1212gd1c17d09c01e&690

青海湖祭海,不仅是带有浓郁宗教色彩的一种民俗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其间包含着众多民风民俗,同时表达了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望。

http://s10/mw690/520c1212gd1c17f5b9d29&690

大规模的祭海活动起源于雍正年间。雍正二年,青海蒙古族首领丹津反清叛乱,胁迫众台吉造反,侵占骚扰青海各地,大将军年羹尧带领部队平乱。没想到追击叛军到青海湖时,大军的饮水不够了。要知道青海湖是一个咸水湖,大部队就这样守着诺大的青海湖犯愁。年大将军这边正在发愁,那边来了一队骑兵。巧的是,有几个马蹄子正好踏上了地上的泉眼,顿时淡水喷涌而出!大将军欢呼:这是青海湖的神灵在保佑我们啊!;将士们顿时士气大振,一鼓作气,歼灭叛军。雍正帝听闻后,大为高兴,诏封;灵显宣威青海湖;,御赐神位,传驿站速转青海,安放到海神庙内并诏于每年秋八月(农历七月十五日)定期祭海,不得有误,从此便开始大规模祭海活动。

http://s13/mw690/520c1212gd1c18201752c&690

    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蓝的深沉。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的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淌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像是白色种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正当我折服这蓝色的魅力,而又苦于找不到恰当比喻的时候,突然记起少数民族对青海的称呼。在蒙语里,它被叫作库库诺尔,在藏语里,它被叫作错温布,都是青颜色的大海之意。为什么要叫做青色的海、而不叫做蓝色的海呢?莫不是出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俗语?其实,青海湖水所以如此湛蓝,因为湖面高出海面三千一百九十七米,比两个泰山还高,湖水中含氧量较低,浮游生物稀少,含盐量在百分之零点六左右,透明度达到八九米以上,因而,湖水就显得更晶莹明澈。我明白了,难怪青海湖水要比其它的蓝色显得美,更醉人呵!再顺眼望去,在青海湖所能目极的尽头,在水天相连的地方,是一道尚未退却的乌云,它翻滚着,好似奔腾的骏马。再往上,就是那雨后所特有的万里晴空了。这淡蓝色的苍穹一直伸展到我的身后,垂向一片碧绿的草滩,草滩上伫立着连绵起伏的褐色的山峦。而我的脚下,银色的公路像是一条哈达,逶迤着伸向遥远的地方……一幅多美的画卷啊!而这其中的一切,又都浸透了黎明的生气,浸透了晨雨的滋润,显得这么清新,这么幽静。那晶莹的雨珠隐隐约约地闪露在草丛中、花瓣里、湖面上,以及山峦顶端和空气的分子之间,只要轻轻地吸一口空气,甜丝丝的,凉爽爽的。我几乎醉了,想跑,怕破坏这画卷的安谧;想喊,又怕惊动这画卷的宁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有雪的日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