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七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语文试
(2020-11-28 10:29:46)分类: 高考(备考方法、考点、试题) |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一语文试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今天,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在深入调研、总结高校自主招生和上海等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也称“强基计划”),遴选部分高校开展试点。2020 年起,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
据悉,“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据了解,在计划起步阶段,教育部将在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范围内遴选高校开展试点。其中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相关高校可向教育部申请并提交相关专业的招生和人才培养一体化方案。教育部组织专家综合考虑高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质量、科研项目及平台建设情况、招生和人才培养方案等因素,按照“一校一策”的原则,研究确定强基计划招生高校、专业和规模。
据悉,高校根据有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制定强基计划的招生和培养方案。符合高校报考条件的考生可在高考前申请参加强基计划招生。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在各省(区、市)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定参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 85%),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有关高校要认真研究制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并在招生简章中提前向社会公布。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叶雨婷《教育部推出“强基计划”》)
材料二:
强基计划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已经跳出招生的狭隘范畴,着眼于国家对人才的战略需要,贯通国家急需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养两阶段。在这一点上,强基计划显然比原来的自主招生站位更高。
限定于基础学科专业:强基计划更着眼于国家对战略人才的需要,而不仅仅是高校个体的需要。自主招生的初衷就是为有学科特长的学生开辟一条特别通道。高考分数录取有点像招收十项全能选手,著名高校更是需要每科都强或者没有短板。但是对于那些有某些专长的学生来说,高考显然不够科学合理,甚至会埋没这些专门人才,于是,自主招生政策推出了。但长期以来,自主招生政策更着眼于招生,这部分有学科特长的学生获得的更多是降分照顾,而在其就读专业上并没有过多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自主招生的出发点。
新出台的强基计划则完全聚焦于基础学科。基础学科人才的强弱对关键技术的突破有着基础性甚至是决定性作用。日前,华为负责人任正非就多次谈到,华为能在 5G 等关键通信技术上取得突破,主要就是靠华为的“700 多位数学家,800 多位物理学家以及 120 位化学家”。近年,华为从全球大规模引进了基础科学领域的一流人才,为华为在关键技术上的领先奠定了重要基础。日前,科技部联合教育部等部委还专门出台了加强数学科学研究的专门文件,目的也在此。此次强基计划明确限定了招生专业,以基础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为主,也是响应国家号召,从培养国家急需人才的角度出发。正因为此,入围强基计划的考生基本上都需要在其擅长的领域从事基础学科学习,而不是把个人专长作为一个进入名校的跳板,转而就读其他热门应用专业,比如金融。
限定于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缩小招生数量,强调拔尖创新人才从选拔到培养的整个贯通培养,而不仅仅是招生。
新的强基计划鼓励支持高校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单独编班,实行导师制、小班化培养,并与原有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统筹考虑,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同时也鼓励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等国家重点技术攻关单位吸纳这些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研究,探索建立一种结合重大科研 任务的人才培养机制。
也正是基于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强基计划第一批试点高校限定在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这和过去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 90 余所高校数量相比,显然有大幅缩减。但作为一项重大改革的起步阶段,从小范围开始试点是非常积极稳妥的,也体现了高等教育为国选材育才的初心和使命。(摘编自中国教育部官网,陈志文《“强基计划”不是自主招生的升级版》)
材料三:
1月15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即“强基计划”。 这也意味着本轮以义务教育阶段坚决减负、新高考改革这一首一尾相向而行、共同驱动的教育综合改革,完成了又一项标志性的顶层设计,整体架构更为清晰,导向更为明确。
其政策要点有三:一是从 2020 年起,原有的高校自主招生方式彻底终结。二是业已探索多年的综合评价录取方式得以保留,但在细节流程上做了重大调整。三是该计划初步试点的范围限制在国家“双一流计划”中的部分“一流高校”,后续走向及开放性值得进一步观察。
应该说,改革走到这一步是漫长教育链条传导的必然结果,也是教育逻辑自身的演进使然。大学怎么招生,说到底还是指挥棒,小学、初高中的教育改革结果,还是要落实在高招中。上游搞素质教育,就要减少耗费在题海战术中的低水平重复性劳动。中游的高中阶段,就必须建立完备的学生综合素质纪实报告,为每个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的全面发展情况画像。那么,在下游的大学招生和录取环节有所呼应,建立配套的制度支撑,显然是有必要的。
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录取,是十余年来在大学招生改革探索的两条路径。应当承认,两个探索方向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但也像文件所说的出现了“招生学科过于宽泛、重点不集中、招生与培养衔接不够、个别高校考核评价不够科学规范、个别考生提供不真实的学科特长材料等”问题,这些偏向需要纠正。
如何泼掉洗澡水的同时保住孩子?在教育部本轮出台的文件中明确规定: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这意味着高考成绩在综合评价录取中的比重回升,高校对学生的“合法”选择权的比重有所回落,其实是一次“再平衡”。
取消“自主招生”,不是“倒退”,在以空间换时间、循序渐进地协同推动大中小学一体化联动发展,在素质教育开弓没有回头箭之后,再以招录政策改革的组合拳反向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梗阻。
强基计划就是改革的2.0,用来巩固基于高考成绩的、公平公正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生改革成果。
1. 下列对上述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强基计划”取代了原先的高校自主招生,只限于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B.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首先在“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开展试点。
C. “强基计划”比原来的自主招生站位更高,但它限定了基础学科,限定了招生专业,所以招生范围上比自主招生狭隘。
D. “强基计划”初步试点的范围限制在国家“双一流计划”中的部分“一流高校”,以后会陆续放开,在全国高校推行。
2. 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 “强基计划”从选拔定位、试点学校范围、招生专业、报考条件到入围高校考核方式、录取方式及培养模式等,进行了系统性重塑。
B. “强基计划”是高校人才选拔培养迎来的又一重大变革,作为新高考在新时代的新突破,集中体现了新高考 的改革方向。”
C. “强基计划”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学生的评价模式。
D. “强基计划”取消论文、专利等作为入围高校考核条件的做法,积极探索建立基于能力考查的笔试、面试,增强选才的科学性。
3. 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强基计划”的实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华为在关键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这与大批基础科学领域的一流人才分不开。
B. 材料一主要介绍“强基计划”,从培养目标、实施的意义、试点的高校、报考要求以及录取的原则方面进行阐述。
C. 材料二在材料一基础上,分析了“强基计划”与原来的自主招生的区别,指出“强基计划”与自主招生完全不同。
D. 材料三认为“强基计划”是着眼于教育逻辑的自身演进规律的,是本轮教育综合改革所完成的又一项标志性的顶层设计。
4. 我国的自主招生政策与“强基计划”在培养目标和录取原则上有何区别?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
5. “强基计划”取代“自主招生”,会产生哪些积极影响?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列小题。
疫·爱情
王忆
这天早晨九十点钟的阳光大好,透过玻璃窗直射在地毯上,司琪走到窗前,这么好的天儿,他们应该是要手牵手去长江大桥上的。不过眼看每天徐文天都给她传来身体慢慢恢复的好消息,她就觉得离和他在阳光里牵手的日子不远了。她想等他出院回来了,他们就去大桥上好好走一走,看看美丽的日落。她下定决心,以后就算遇到再大的事,自己绝对不会对徐文天耍小孩子牌气,他说什么她都会听。她甚至想到多少年后,当他们再来武汉,今天正在经历的一切都将是难忘的回忆。
中午时分,约定的视频如期而至。每天相见,她都要问上一些必备的问题。徐文天反而时常岔开这些话题。今天刚巧是司琪二十五岁的生日,如果不是因为碰上这样的病毒,徐文天早就想好了怎么给司琪安排特别的一天。可是现在隔屏相望的两人只能遥遇对视。司琪翻出房间里仅有的一桶方便面,按徐文天说的给自己泡上热气腾腾的生日面。坐在视频面前,看着徐文天脸色发黄,声音有些虚弱地对她说,委屈你了,等我回来一定给你补过生日……然后他说话的力气就接不上来了,两个全副武装的医生冲进病房,徐文天的手机从手中滑落,画面里瞬间黑屏。那一瞬间,晴朗的天空突然黑下来,司琪在崩溃茫然中冲着手机呼叫徐文天之后也昏厥倒地。
司琪醒来的时候,她已经躺在床上了,旁边坐着酒店一个服务人员。她猛然翻腾坐起,脑海里全是徐文天在视频里奄奄一息的样子。事实上,徐文天的身体状况一直比她在视频里看到的还要差,在他住院的第三天就已经转为重症,在这过程中好几次都面临呼吸衰竭的危险,呼吸罩是必须戴上的“续命器”。只不过他实在不忍心让司琪担心,每回视频的时候,他都得背着医生悄悄把呼吸罩摘下来,强装出自己一天比一天好起来的模样。司琪越想越绝望,她连滚带爬滚下床,嚎啕大哭开门直冲出去。守在她身边的服务人员追着喊着将她拉了回来,边拉边劝着她:孩子,你冷静一些,冷静一些,我在这儿陪你。司琪克制不住崩溃绝望的情绪,蓬头垢面地哭吼着:徐文天,我去找你,我去找你,你不能死,不能死……
司琪不哭了,整个人如同呆掉一般坐在那里。不一会儿,躺在床头的手机又发出了响,她骤然惊醒一个猛子冲过去,一把抓起手机慌乱点开。这次传来的不是视频,也不是徐文天手机打来的电话,是一封定时发送来的邮件。邮件的内容也并不是写给司琪的,而是徐文天写给另一个男人的:
你好!
我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你,也不知道你是哪里人,做什么样的职业。但我希望你是一个只对司琪一生挚爱的人,我相信你是这样的人,你也必须是。真的要恭喜你能遇到这么好的一个姑娘,也许你的这辈子会让我羡慕嫉妒,但我没有恨,我只有请求和感谢。好吧,兄弟,在这样特殊情况下,我就长话短说了。有些话我要交代给你:
司琪是一个内心十分简单的女孩,她不懂得算计,常常心里有话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她有时候是有点任性,爱耍小脾气,但是等她冷静下来,一切就都好了。前提是,你必须要包容她、将就她,无条件的那种。最重要的是,你不能让她哭,因为她哭多半是舍不得你。这一点我做得不够好,但愿你能做到。
司琪有严重的颈椎病,你要记得经常提醒她,不要保持一种姿势很久不动,要时常带她出去做做运动,必要的时候给她捏一捏。我想到时候,你应该会知道,她不喜欢阴雨天出去,因为她就是这样一个阳光的、多愁的女孩。说到这儿,我得先跟你道个歉。可能因为我的关系,她今后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完全淡忘过去和我离去带给她的伤痛,拜托你多给她一点时间,往后余生为她创造更多新的记忆。
爱上一个人不容易,作为一个曾经和你一样爱她的人,真心地祝福你们!
徐文天
2020.1.23
这是徐文天在意识到自己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的情况下写的。他一直都在坚强支撑着,为的就是陪司琪度过她二十五岁生日。那天,徐文天在视频里问过她:假如,我说的只是假如。假如我这次一不小心得了阎王的“召唤”,她要怎么办?她当时气得直拍手机骂他乌鸦嘴!还警告他,你要是回不来,我就像电视剧里的黄雨萱去找王全胜那样穿越时空去找你,然后花几辈子时间折磨你,反正你休想甩了我!
十几天之后,隔离酒店被解封。酒店大门顷刻间被敞开,远处传来江汉关大楼整点钟声,一束明媚阳光刺破了黎明后的天际。
司琪梳洗干净,面色苍白,两手各拖着一个行李箱一步一步走出酒店。路边停了一排接人出隔离酒店的出租车,司机帮她把行李搬上后备箱。他们戴着口罩,始终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司机问她去哪儿?在地身后冒出一个声音:去长江大桥!司琪闻声落泪。一转身,这个被口罩遮住一半脸,依然满眼笑意的男人,举着戒指向她问好说:你好!我是从另一个时空穿越回来的徐文天,你愿意让我成为你这座桥上一生的风景吗?
(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司琪从早晨的阳光想到和徐文天在阳光里牵手,又想到美丽的日落和要改变自己的脾气,写出了她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
B. 司琪给自己泡生日面的情节,写出隔离初期物资暂时短缺的现实困境,也写出两人在生日仪式感追求中不离不弃的真情。
C. 徐文天把死亡说成阎王的“召唤”,是为了用乐观幽默的语言调动司琪情绪,更为了向司琪传递有爱就能战胜死亡的信念。
D. 司琪拍手机骂徐文天乌鸦嘴,还说要花几辈子时间折磨他,是用看似蛮不讲理的态度和语言表达爱意,鼓励徐文天战胜病魔。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刻画人物心理的手法多样,“司琪不哭了,整个人如同呆掉一般坐在那里”,则是通过神态描写表现司琪绝望的内心世界。
B. “远处传来江汉关大楼整点钟声,一束明媚阳光刺破了黎明后的天际”,以声衬静,以景写情,逐层铺叙,写活了司琪内心的痛苦。
C. 这篇小说剪裁得当,作者善于捕捉和把握生活中的典型场面,抓住细节和剪辑生活中的片断来塑造人物,讲述感人故事。
D. “你愿意让我成为你这座桥上-一生的风景吗?”通过比喻手法写出了徐文天对司琪爱情的真挚专一,“一生的风景”的喻体强化了这种情感表达。
8. 徐文天写给另一个男人的信在小说中有何作用?
9. 有人认为小说最后一段大团圆式的结尾消解了这篇小说的价值,你赞同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四、古代诗文阅读(4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张嘉贞,蒲州猗氏人也。弱冠应五经举,拜平乡尉,坐事免归乡里。长安中,侍御史张循宪为河东采访使,荐嘉贞材堪宪官,请以己之官秩授之。则天召见,垂帘与之言,嘉贞奏曰以臣草莱而得入谒九重是千载一遇也咫尺之间如隔云雾竞不睹日月恐君臣之道有所未尽则天遽令卷帘与语大悦擢拜监察御史,累迁中书舍人,历秦州都督、并州长史,为政严肃,甚为人吏所畏。开元初,因奏事至京师,上闻其善政,数加赏慰。嘉贞因奏曰:“臣少孤,兄弟相依以至今。臣弟嘉佑今授鄯州别驾,与臣各在一方,同心离居,魂绝万里。乞移就臣侧近,臣兄弟尽力报国,死无所恨。”上嘉其友爱,特改嘉佑为忻州刺史。时突厥九姓新来内附,散居太原以北,嘉贞奏请置军以镇之,于是始于并州置天兵军,以嘉贞为使。六年春,嘉贞又入朝。俄有告其在军奢僭及赃贿者,御史大夫王晙因而劾奏之,按验无状,上将加告者反坐之罪。嘉贞奏曰:“昔者天子听政于上,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谤,而后天子斟酌焉。今反坐此,是塞言者之路,则天下之事无由上达。特望免此罪,以广谤诵之道。”从之,遂令减死,自是帝以嘉贞为忠。嘉贞又尝奏曰:“今志力方壮,是效命之秋,更三数年,即衰老无能为也。惟陛下早垂任使,死且不惮。”上以其明辩,尤重之。嘉贞虽久历清要,然不立田园。及在定州,所亲有劝植田业者,嘉贞曰:“吾忝历官荣,曾任国相,未死之际,岂忧饥馁?若负谴责,虽富田庄,亦无用也。比见朝士广占良田,及身没后,皆为无赖子弟作酒色之资,甚无谓也。”闻者皆叹伏。(摘编自《旧唐书·列传四十九》)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嘉贞奏曰/以臣草莱而得入/谒九重是千载一遇也/咫尺之间/如隔云雾/竟不睹日月/恐君臣之道有所未尽/则天遽令卷帘/与语大悦/擢拜监察御史
B.嘉贞奏曰/以臣草莱而得入谒九重/是千载一遇也/咫尺之间如隔云雾竟不睹/日月恐君/臣之道/有所未尽/则天遽令卷帘/与语大悦/擢拜监察御史
C.嘉贞奏曰/以臣草莱而得入谒九重/是千载一遇也/咫尺之间/如隔云雾/竟不睹日月/恐君臣之道有所未尽/则天遽令卷帘/与语大悦/擢拜监察御史
D.嘉贞奏曰/以臣草莱而得入/谒九重是千载一遇也/咫尺之间如隔云雾竞不睹/日月恐君/臣之道/有所未尽/则天遽令卷帘/与语大悦/摧拜监察御史
1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3分) (
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成人,但体还未壮。
B.官秩:指官吏的职位或依品级而定的俸禄。秦汉时期,官的等级称秩,以“石”数区分。
C.开元:唐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灵帝即位后首创年号。
D.奢僭:僭,古代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或礼仪、器物,尤指用皇家专用的。奢僭指奢侈逾礼。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张嘉贞才华出众。他受到侍御史张循宪举荐,张循宪认为他的才能可以担当宪官,请求把自己的官职让给张嘉贞。
B.张嘉贞忠勇不卑。在拜见武则天时,他自称草莱;上奏武则天时,他说希望能够被皇帝早点差使派遣,即便是死也不害怕。
C.张嘉贞重视亲情。他请求唐玄宗把弟弟调到自己身边任职,玄宗把张嘉祜调到忻州为刺史,以示对他友悌的嘉奖。
D.嘉贞为官清廉。他虽长时间官居要职,却没有田产,他认为自己享受做官的福利,没有饿死冻死的忧虑,要田产没有意义。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反坐此,是塞言者之路,则天下之事无由上达。
(2)比见朝士广占良田,及身没后,皆为无赖子弟作酒色之资,甚无谓也。
15.唐玄宗因何而越来越看重张嘉贞?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6题。
常宁道中怀许介之
雨过池塘路未干,人家桑柘带春寒。
野巫竖石为神像,稚子搓泥作药丸。
柳下两姝争饷路,花边一犬吠征鞍。
行吟不得东溪听,借砚村庐自写看。
【注】许玠,字介之,衡阳人,曾在衡阳东溪筑屋五间。乐雷发,南宋诗人,蒙理宗知遇之恩,很想施展身手,翻一番事业,然因数议朝政,指斥权臣,终不得用,归隐雪矶。此诗是访东溪归途上所作。饷路:供应路人饭食。
1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点明了节令,描绘了一幅早春图景,显示了一派朴素自然的乡野风光。
B.颔联摄取了两个镜头,展示了古风犹存的自然野趣和静谧闲适的村居生活。
C.颈联写诗人离开东溪时的情景,进一步地渲染了乡村野趣,对仗十分工整。
D.尾联扣题,说明了写作此诗的原因,含蓄委婉,再现了村民热情纯朴的形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7题。
蝶恋花•离情
李清照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注】山枕,因枕形如凹,形似山形,故称山枕。
17.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词的起句交代早春季节,烘托出和暖温馨的氛围,写出了词人初感春天气息时的喜悦,为全文定下了感情的基调。
B.词的下片,以乍试夹衫、山枕独倚、夜弄灯花三个闺中生活细节,把“谁与共”的内心独白化成了生动的视觉形象。
C.词人写“独抱浓愁”,愁本无形,却言能“抱”,写出了无人与共、只能与愁相拥的孤独寂寞。
D.末句“夜阑”写夜深人静,“犹”字说明剪灯花动作不止一次,写出主人公心烦意乱、夜不能寐的状态,表现了思念之深。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8-19题。
日暮倚杖水边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是迟。
【注】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苍:苍天。
18.以下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歌开篇写诗人面对萧瑟秋景,心乱如丝。一个“乱”字,统领后文作者积蓄已久的种种愁思怨意。
B.“小摇落”指秋风摇落片片黄叶,让人联想到诗人如同黄叶般飘零沦落的身世和命运,触景而生情。
C.颈联作者直斥奸佞小人,表明自己道义犹存,苍天可鉴,既有对小人的愤恨,也有对自己人格的自信。
D.作者一生历经宦海沉浮,在华发苍颜的晚年更遭贬谪,身陷不幸又衰老憔悴,激起了读者更多同情。
19.颔联使用了哪两个典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作者用典的意图。(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
2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2)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抒发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又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3)《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自问自答,表达了白居易因琵琶女的遭遇而产生的同命相怜之感。
(4)《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本文主旨和诗人高尚节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歌行》中运用比兴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诗人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生态环境的好坏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决打好污染防治,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就是为了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消费是生产的先导,如果经济刺激措施不能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势必导致更多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从而直接损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绿色消费,不仅能对经济发展形成有效刺激,也有利于产业绿色化程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