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影评

标签:
《毕业生》影评奥斯卡达斯丁霍夫曼布尔乔亚波西米亚布波族 |
分类: 文化百足 |
的喜剧片。
很有风度的。最典型的就是罗宾逊太太,勾引本恩的时候使用的都是极度礼貌的语气
。本恩和罗宾逊太太出去偷情也穿得十分正规,倒像去赴宴。这种语言、外表与行为的
极大反差就是一种强烈的讽刺。
口礼貌的语言,到随随便便。从西装革履,到最后衣衫凌乱。从乖巧听话,到我行我素。
他打破了一切父辈们引以为豪的形式主义的生活标准,追求心灵交会的巅峰体验。
的父母,他们很骄傲自己的儿子如期所愿完成了大学学业,于是请来了一大群朋友。本
恩在聚会中只露了一会儿面离开了,但这并不影响聚会的热闹进行,可见本恩其实只是
这个宴会中可有可无的人。这个晚宴是千百个普通社交聚会中的一个。人们用各种崇拜
式的言辞来赞美本恩,但这种虚词他们已经说过无数次,只不过这次的对象是本恩,其
目的无非是想取悦本恩的父母。但是刚刚毕业还没有步入社会的本恩,对这些虚词却很
不习惯。他很害怕别人对他的无限奉承,他感到窒息,很快就逃回了自己的房间。一进门,
可以看见墙上挂着的飞镖靶子插着飞镖,成绩并不好。他对这种虚词很反感,但是这是在父
辈们看来是最正常不过的交往方式。“people talking without speaking, people hearing
without listening.”人和人的交流使用的全部是社交词句,而不是用心灵。他担心有一天他
自己也完全成为这种穿着体面,一本正经地却毫不真实的人。他想要什么?他想要和这些人不同。
怎么做?本恩不知道。
美丽的金鱼,被养在精致漂亮的金鱼缸里,有精美的食物和无限的氧气。金鱼什么也不
缺,但是它的生活在本恩眼中是毫无意义的。它们一辈子生活在狭窄的金鱼缸里,活着
的目的只是为了给别人观赏。父母对本恩的一生充满了期望:入读大学、进入研究所、
成为中产阶级、和一个家境相当的女人结婚。最要命的是,这种期望无可厚非。父母是
善意的,这些期望都是为了子女好,这是最完美的人生规划。父母给你喂了这么多精美
的鱼食:富裕的生活、供书教学、红色的新款跑车……,你报答父母的方式应该是按照
他们的期望行事,然后生一条美丽的小金鱼,让这美丽的一切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
本恩不乐意。父亲说:你要让他们失望了。为了不让大家们失望,他只好穿着笨拙的潜
水衣,一步步走向游泳池。在表演开始之前,父亲还宣布本恩即将要进入研究院当研究
生了,但是这又是他自己的期望而已。本恩几次想从水中起来,都被父亲按了下去。最
后,他只好一动不动地呆水底,乖乖地做一条真正的金鱼,供大家欣赏。
夫人这根空心的稻草。
误,他选择和罗宾逊太太通奸。罗宾逊太太在晚宴那晚勾引他,让他觉得这个长辈和别
的长辈不同,他对其产生了好感。第一次偷情充满了生硬与笨拙,他甚至在罗宾逊太太
脱衣服后又后悔了,觉得对不起父母。他想和罗滨孙太太进行柏拉图式的“恋爱”,但
狼虎年华的她却只想和他上床,在激将法下他的身子被她占有了。有了第一次,就有第
N+1次,他在情欲与理智中挣扎,在快感与罪恶感中徘徊,在空虚的生活中得过且过。与
众不同这个愿望是达到了,没有哪个21岁的青年和父亲合伙人的妻子私通。
已经挣脱了父亲期望的枷锁,变得无所谓了。
罗宾逊太太,而是罗宾逊太太选择了本恩,本恩是一个思想被催眠的幼稚小子。
恋,但是这个选择并不完全是他自己自主做出的。一开始,本恩打算通过在约会中羞辱
伊莲,让伊莲对他死心,但是却阴差阳错地相爱了。本恩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直到遇
上了伊莲,他才知道他需要一个可以与他进行心灵交流的人。
束缚他的思想枷锁。一开始,他认为和父母的老朋友通奸是不对的,充满了罪恶感。到
了这时,他认为和罗宾逊太太只是性关系,和握手本质一样,不能以这个无聊的理由剥
夺他和伊莲相爱的权利。他要不顾一切把伊莲追到手。当父亲得知伊莲还没有答应时,
说:“我想这恐怕只是烤了一半的面包。”本恩肯定地回答:“这是已经烤好的面包,
这就是我的决定。”本恩走后,父母被烤面包机弹起的吐司吓了一跳。
嫁人的伊莲。他用十字架把人们锁在教堂里,和新娘一起跳上了驶向未来的公交车。
大学生活时,她总是在叹息中有意回避,也许,大学的她还是个有梦想的善良的女孩
子。后来,她是因为怀孕了才被迫嫁给罗滨孙先生,开始了她毫无激情的后大学生活。
令人意外的是,自称不懂任何艺术的罗滨孙太太,大学的专业竟然是:艺术。
个对艺术丝毫不感兴趣的人。她是可悲的传统观念的受害者,为了让孩子有父亲就草率
地结婚了,过上了与一点也不艺术的贤妻良母生活。物质的富裕并没有拯救她精神的贫
穷,一段看起来完美的婚姻毁了她。事实上,在和本恩勾搭上后,她似乎更加不快乐,
她只是在以偷情的方式来反抗自己的婚姻。但是,她也有罪恶感,作为一位偷情的母亲
对女儿的罪恶感。她不让本恩约会她女儿,除了一点儿醋意,她觉得和她偷情的家伙不
能玷污她纯洁的女儿。
有前途的男人结婚——婚后相夫教子的富裕生活。”这个观念虽然没有排斥爱情,但是
却一点儿也不重视爱情,最关键的是要找一个有前途的好男人。旧价值本来就不重视人
的心灵需要,也不重视个体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丈夫和妻子的关系是一个经济、生
育的共同体,榜样型的就是本恩父母,失败型的是罗宾逊夫妇。父母总是力图孩子在学
业、事业和婚姻上满足他们的期望,却对子女本身的个性需要漠不关心。孩子总是不想
辜负父母,苦苦压抑自己的个性,努力去成为父母期待的样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总
是利益挂帅,充满了虚情假意,但是如果不习惯这种交往方式就被斥为不能适应社会。
罗宾逊太太是这种就观念的牺牲品,却又想把这种类型的“幸福”强加给她女儿。
人,组织一个“美满”的家庭。和自己私通的本恩完全不是理想的好男人,就算本恩和
伊莲有爱情也不行。罗宾逊太太显然没有吸取自己的教训,她也许只是觉得自己运气不
好而已,女儿应该不会像自己这么倒霉的。罗宾逊太太并不完全是因为怀上了伊莲才结
婚,事实上,她是被传统观念的驱使下结婚的。在传统观念下,嫁给罗宾逊是个无可挑
剔的选择。很有可能,她为此还牺牲了自己的爱情,所以她不愿意谈及大学生活,她说
每个人都有伤心的历史。
的婚姻。幸福的观念不应该被垄断,新一代人可以有自己的幸福观。心灵的交流,个性
的发展,不能被老一辈的条条框框、生活经验所扼杀。
学生,他的父亲也是一个医生。他向伊莲求婚的理由是:“我想我们能组成十分好的团
队(team)。”他的隐喻完完全全地体现出他陷入了传统观念之中:婚姻就是一个团
队,生活就是竞技场,物质成就和孩子就是得分。
结婚)
了。她不顾一切地冲向本恩,罗宾逊太太狠狠地说:“已经太迟了!”(已经结婚)伊
莲回答:“对我来说不迟!”被十字架锁住的是有旧观念的人,而不是伊莲的心。
他们充满了兴奋与喜悦。汽车徐徐地向前行驶,两人喜悦的表情逐渐地变得严肃,直到影片结束。
努力保护他们来之不易的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