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金帐汗内蒙草原呼伦贝尔巴尔虎敖包草原旅行 |
当我们从海拉尔市小逛了1个小时,买够了风干牛肉干,然后驱车前往下一个目的地的时候,我心里琢磨着,明天就该离开草原回北京了,我脖子上挂着的沉重的相机,似乎还没有过足瘾呢,我还没有纵深奔跑在草原腹地,还没有近距离地接近那些俊逸的马群、叫声绵软的羊群,还有马背上如风般的草原王子们,如果真是到此戛然而止、那遗憾将是无法丈量的。还好,我们的车队闯入了金帐汗的世界,我的所有疑虑如空中的浮云顷刻间消散。我的欢腾雀跃,从那个下午一直蔓延到篝火升腾微醺的午夜。
金帐汗蒙古部落坐落在陈巴尔虎旗境内,这里的巴尔虎草原已经开始出现小范围沙化的痕迹,还好,金帐汗未受到半点影响,景色非常壮阔,这张照片中间的河就是被老舍先生誉之为"天下第一曲水"的莫日格勒河。这条九曲十八弯的河是金帐汗最柔美的画面。对了,之所以称这里为草原好莱坞,是因为很多草原电影都是在这里拍摄的。
一进部落大门,十几个品种具有50-200年历史的勒勒车轮首先闯入我的镜头,勒勒车是名副其实的“草原列车”,作为游牧民族,蒙古族人发明了它,它甚至可以拖着整个蒙古包,随时随地的在草原上移动。
令部落人骄傲的是,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曾在这里牧马厉兵、骁勇征战,最终占据了呼伦贝尔草原并进一步建立了历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蒙元帝国。金帐汗部落的布局,就是当年成吉思汗行帐的缩影和再现。
走进部落,正好赶上德高望重的长者正在带领游客祭敖包,在他颂词念经之后,大家围着敖包顺时针走上3圈,然后把手里的红布条系在敖包上,默默地许下心愿。据说,在草原敖包面前许愿是很灵验的,也许是因为在这片圣洁而旷远的土地上,神更能聆听到你更没有杂念的心声吧。我也赶紧许下一个。
两位长者在虔诚地祭敖包。
美丽的蒙古姑娘。
两位长者的背影
巨大的敖包,承载着人们沉甸甸的祈愿。
当阳光洒在莫日格勒河畔,令人沉醉的画面出现了。其实我的第一篇博文《呼伦贝尔,最美的季节》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0be5eb0100e7nh.html里面很多画面都是在金帐汗拍摄的。
骑着摩托车的牧羊人。
羊喜欢扎堆,牧人只需吆喝几声,按几下摩托喇叭,羊群们就会依依不舍地抬起正在啃草的脑袋,缓慢地跟随大队伍移动开来,草原上顷刻间就布满了一朵朵“肥头大耳”的白色花朵。
在金帐汗可以骑马,不过,可能不会让你跃上马背,就风驰电掣地消失,马儿是慢悠悠地信庭漫步的,也许是马的主人不舍得让马儿累到吧。
因为我的拍摄角度很低,从这张照片上,可以隐约看到九曲十八弯的莫日格勒河。
我非常喜欢下面这组照片,这是我花了50大元坐上马牵的勒勒车,到草原深处一个人家。我们的马车其实离他们还有一段距离,这是我用长焦拍摄的,小男孩很熟练地用课本挡住了脸,跟我玩起了捉迷藏。
嘿嘿,露出半张脸,就不让你拍。
他的妈妈看见我在拍摄,于是,把小男孩的课本从身后偷了去,小男孩立刻用两只小手全部捂住了小脸。妈妈在他身后大笑起来。
哦,终于被我拍到了,他长的好可爱啊。
在金帐汗,我们非常幸运地免费蹭到一场精彩的套马比赛看,费用由一个大的旅行团支付,其它游客都可以跟着沾光。
桀骜不驯的草原之子。
我是如此接近它们,令我疯狂。
吹着口哨的男孩,他的一身装扮,好像一个教父。
马群在草原上
下面这3张照片,我也超爱,因为这次在草原上,我真的见识到驴打滚,开心的驴子真的会用打滚的方式,表达心中喜悦。“驴打滚”我没来得及拍到,但更为难得的是,我拍到了“马打滚”。
这匹白色的马漂亮极了,也许它本来应该在接待游客的马群中老老实实地等待生意,可它自己悠哉悠哉地溜达出去了,只身到大草原中间,它的蹄子用绳子绑了一下,这样它不能奔跑得没边没沿。它吃着吃着草,就开心地在草地上滚起来了,而且是连滚2圈。
蹬一脚开心的蹄子
翻个身,站起来了,好帅啊。
金帐汗还有骆驼,
这张照片是因为团里的一位大哥发现了更好的拍摄整个河湾的制高点,我们的车队就在傍晚前把车飚到了半山腰,看到这4辆车了吗,它们其实是斜在30°左右的山坡上,太刺激了,远处是落日余晖。
晚霞。
最后再来一组金帐汗的建筑的图片吧。如果你们有空到内蒙,阿尔山和金帐汗,是我强烈推荐的,一定要去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