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石河完小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简报之二

(2016-11-04 11:11:02)

全体教师在观看网上一师一优课名师教研活动,会后热烈的交流讨论。

 http://s9/mw690/001v9Dbdzy769ggJnjqe8&690


http://s15/mw690/001v9Dbdzy769ggMsAS1e&690

http://s6/mw690/001v9Dbdzy769ggQ2jP75&690

http://s3/mw690/001v9Dbdzy769gh6uKSf2&690

http://s10/mw690/001v9Dbdzy769gh9Z4R29&690

http://s1/mw690/001v9Dbdzy769ghdtmgc0&690

http://s1/mw690/001v9Dbdzy769ghfVUQ80&690

http://s16/mw690/001v9Dbdzy769ghkd799f&690

http://s6/mw690/001v9Dbdzy769ghmZqlf5&690



这是一年级的刘晨芳老师在上学校的数学展示课. http://s4/mw690/001v9Dbdzy769gBpvEv13&690

http://s5/mw690/001v9Dbdzy769gBsvSA64&690

http://s2/mw690/001v9Dbdzy769gBMv4ta1&690

http://s4/mw690/001v9Dbdzy769gBPEJ583&690

http://s15/mw690/001v9Dbdzy769gBTTQi5e&690

http://s9/mw690/001v9Dbdzy769gBXO0Ub8&690

http://s9/mw690/001v9Dbdzy769gCiov6f8&690

http://s13/mw690/001v9Dbdzy769gCQoy09c&690

http://s9/mw690/001v9Dbdzy769gDaTCUa8&690

瞧!孩子们在全神贯注的听讲。孩子们桌上的文具摆放多么的井然有序啊!刘老师很是注重一年级的养成教育。

 

这是六年级的李小生老师讲课《比例尺》,这节课李老师整个教学过程紧紧围绕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学会求出平面圈的比例尺 3.能运用所学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充分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 引入课题。二、自主探究 理解意义。三、知识的应用。五、实践活动。无论从学生学习新知的状态,还是参与程度,都很好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尤其是一些概念性东西的总结环节,学生学的很主动,而且,比例尺的转化和有关计算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而理解比例尺的定义是突破这一重点和难点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在后面的知识延伸与拓展处理很到位,练习的知识面针对性很强,很突出,学生通过各种练习形式基本数量掌握了本科知识点,教师在教学中对于重点的把握很到位。对于一些后进生来说,本课知识点多,理解起来比较慢,掌握起来还有些难度。如:学习比例尺因该注意哪些问题以及最后的本课知识内容的总结归纳,六年级学生完全可以独立培养,要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然后教师再出示课件巩固,教师应该放开手训练学生对数学知识表达的能力。

对李小生教师这节《比例尺》教学整体评价:

一、由贴近学生生活故事引入自然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又是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二、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空间。

从复习导入慢慢导入新知识,.ppt例题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让学生带者问题自学,如:讨论 ⑴什么是比例尺?⑵比例尺有哪些表现形式?⑶怎样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5.学生反馈 师分析⑴比例尺是尺吗?那它是什么?是谁与谁的比?⑵求比例尺时,首先要做什么事情?⑶通过观察,你们发现比例尺有什么特点?⑷线段比例尺怎么改写成数值比例尺?这里应该更多的发挥小组合作交流,从而得出的比例尺的概念,通过自身体验得出来比例尺的过程就是化简比的过程,从中学会。

三、让学生自己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初步培养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为了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增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为教师搭建教学实践与共同成长的平台。2016.11.1日,大五里乡大石河中心完全小学,探索高效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教研活动。老师们每一节课准备,这是对于老师们的勤奋和智慧的较量与考验。同时也是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与帮助的机会,对于讲课教师老师个人来讲更是一次业务能力提升与进步,锻炼自我才华展示的好机会。首先第一节,授课的是一年级的刘晨芳教师讲的《复习10-20以内的数》,教师从可见的制作----到教学过程的处理----目标的完成,每一个环节刘老师都精心准备,整节课教师精神饱满,教态自然,温和可亲,充分运用新课程理念,很适合低年级的教学特点,教师课上充分的运用神态、动作肢体语言等调动学生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老师课上善于捕捉孩子们的闪光点,实施鼓励和表扬,对孩子们的回答给以适应的回应,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和鼓励孩子们的学习欲望,师生之间始终以愉快和谐的氛围中分享学习的快乐和知识。特别是开始用低年级孩子喜欢的故事方式导入课堂,孩子们被老师生动形象的故事很自然地带入闯关的教学内容中,孩子们语言表达能力和课上参与能力都很浓,刘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她的教学艺术和个性风采。刘老师教学思路清晰,每个环节之间过渡自然;课堂教学基本功扎实精湛,突出了重视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第二节二年级李志辉的数学《倍的认识》,这节课让老师们看到了课堂本真回归,课件制作新颖,充满趣味性,从孩子们感兴趣的大象一家人四头大象两头小象,从而引出倍的概念,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观察三口之家,家里几个人,有几个一?除生活中的倍数举例说明,通过观察----比较-----摆一摆----画一画----数一数-----说一说等多种方法,反复的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倍数关系,分组合作与交流方面教师缺乏组织引导,有的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手中的花片和小棒有的孩子爱不离手,此时教师应该注意观察提醒学生,如:手势、眼神等暗示学生做好,注意听其他同学的讲解。本课学生充分的参与度程度很高,但是在充分体现学生的学生合作与探究,上面老师还要继续培养学生在小组边合作边动口、动手能力。从而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积极配合、善于思考、有条理的回答等。第三节三年级的张文伟老师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张老师:自评从以下几点:一、让学生通过猜想激发学习兴趣。首先出示两个长方形的图形,让学生们观察哪个周长短一些,为了验证学生们的猜测,引出学生计算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究。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二、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学习空间。娄校长评课:周长的计算方法,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交流获得解题方法上,这一点教师在实际上课中体现的不够,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本节课没有达到目标特别是,老师引导了学生对于长方形周长的认识和学习,到正方形的周长时候,教师完全可以放手给空间留给孩子们,分组解决,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并不困难。在由学生导出正方形公式,然后实际应用解决问题,计算起来很容易。对于三种算法的算法,教师不用过多的强调,可以通过小组内学生的沟通、比较和理解。总结出虽简单最容易记的一种,从而强调就是公式方法,以后同学们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选择最简单快捷的办法计算,提高我们的做题速度。从课前准备充分,.ppt课件制作,很直观形象的展示所学知识,付主任: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铺助教学,发挥其新颖直观的优势,为了突破理解概念周长这一重点,运用电脑演示一周的总长度就是一个图形的周长。在怎样了解长方形的周长最优化方法时,我也借助电脑直观演示过程,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 车桂霞: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了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我始终以商量的语气与学生交谈。李志辉:在学生交流算法时,一方面让学生适当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一方面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算法间的相互联系,始终抓住问题的本质——不管怎样列式,都是求围成长方形的四条边长度的总和。刘风云:几种方法中,长加宽的和乘2是学生理解的难点,这里教师采用利用区分两组长和宽的颜色来帮助学生理解。课件展示由长方形的长逐渐变短,变到正方形。刘晨芳:课的整体效果很好,作为年轻的教师,已经很成功了,在语言的应用上教师还要在下工夫,教师有时候语气着急,态度有点生硬,应该委婉的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回应,不管学生的回答是否正确教师都要给与回应。这一点在今后多加练习。自然的引导学生们探索正方形的计算方法。方法很吸引学生,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三、练习的设计。设计了四种题型。李志辉:判断(教师课件出现失误,其实有个孩子看出来了举手想告诉老师,这里老师没有看到处理不到位,教师讲课过程中已经意识到了可见的错误了,就因该让举手的学生找出来,教师巧妙地处理)、解决问题。但由于时间关系题型不是特别的明显应该出现一个很典型的与本科相关的知识点强调。整节课上下来,张老师在研讨自评过程化中认识到自己还存在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先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修炼自己的语言,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要求学生,多动脑思考。整个过程中,教师的组织性语言还是很严谨的。

娄校长:三节课每个人特色不同,整体上都改变传统的教师一味的教,学生听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发现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学习任何新知识的最佳途径是学生自己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规律和联系。,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新课标指出:合作交流与积极探索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探索的意识是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美国一所大学的墙上写着:我听到的,我就忘了,我看到的,我就记得了,我做过的,我就理解了。在理解长方形的周长的最优化公式时,如果张教师放开手给学生提供充分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分工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并小组讨论计算方法总结,全班交流、汇报后,才得出长方形的周长的最优化公式。课后娄校长和付主任带领教师们对课堂的整个过程,从老师的教学内容教法、学法、教师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等进行深入浅出的集中点评。老师们从帮助的角度出发直言不讳的谈自己的观点、看法和建议,使评课活动真正的为教学服务,开启了教师的智慧,拓宽了彼此的视野,也促使教师进一步深入地去思考我们自己教学得失,让教研课人从“研”中吸取精华,使上课人真正受益匪浅,达到了互相学习互相探索互相进步的目的。

    此次教研活动的开展,不仅为大石河完小教师搭建了成长平台,也展示了授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更重要的是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参加活动的教师表示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我校校本教研活动填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http://s16/mw690/001v9Dbdzy769g6db67df&690


http://s16/mw690/001v9Dbdzy769g6hEC3ef&690

http://s11/mw690/001v9Dbdzy769g6kDeq1a&690

http://s2/mw690/001v9Dbdzy769g6nY5P41&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