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方案小组合作学习建设实施方案
(2016-05-14 17:22:14)
大五里乡大石河中心完全小学小组合作激励评价方案
小组合作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通过相互合作,取长补短,获得更多的信息,增长更多的见识,积累更多的经验。而合理的激励评价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为了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能够顺利发挥每个成员的最大潜力,实现共同目标和个人目标的辩证统一,建立一种促进学生能够个人努力并且小组内成员互助合作的良性制约机制与激励机制,特制定本方案。
一、评价目的:激发学习热情,鼓励学生提高,促进学生成才。
二、评价内容:
1、看目标的达成。这是评定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好坏的重要指标,一个小组能及时、保质保量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说明小组合作是高效率的。
2、看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学习就是一个提高过程,如果没有提高则是无效的学习。在一个小组内,成员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的同学提高的较慢,而有的提高很快。在小组间,不同的小组的整体提高水平也是一个评价标准,有的小组整体提高快,效果就明显,有的却整体提高不大,则效果不大。
3、看其合作程度。有的小组虽然组合在一起,却各自单干,没有体现合作精神,虽然他们目标达成了,却失去了合作的意义。
4、看其团结程度。一个小组的团结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大家为了完成任务而齐心协力,团结一心,才真正体现合作的魅力。如果本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牢骚满腹、相互抱怨,即使完成目标也是勉强的。
5、看是否有创新。创新是集体的智慧,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大家把自己的智慧汇集在一起,会创造新的奇迹。如果大家敷衍了事,肯定没有起色,即使完成任务,也是平平淡淡。
三、评价原则:多元化,公平、公正、激励。
在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评价主体应由个体转变化集体。这样,便于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四、评价对象:小组、单个学生
五、评价方法:
1、比赛法。组间的比赛,以胜败看其他合作效果。
2、观察法。一个小组是否团结,从学生的行动中就可以看出。如有的小组个别学生拒绝合作,甚至影响整个小组的成绩,这个小组的合作学习则是不成功的。
六、评价方式:学生自评、组内互评、组际互评、教师点评。
1、教师对小组进行评价:每节课学习任务完成后,由任课教师对小组学习情况进行量化打分,对每组学生的预习、展示、合作、交流、探究、任务完成情况、分工、纪律进行考核。
2、学生个体评价:自评、组评、师评分别由学生自己、组长、科任教师完成,一周进行一次评分。评价的内容填“优”、“良”、“中”、“再努力”,相应的分值为4 、3 、2 、1 。
3、教师学生共同评价。根据组内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考试成绩等各方面,教师定出加分扣分标准,组长根据组员表现随时在黑板评价栏内加减分,组间互相监督。每周评选各科冠军组与综合冠军组。
具体措施如下:
(一)无论何种方式的评价,都要注重捆绑式评价。
(二)运用同伴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1、组内互评。
2、组际互评。
(三)教师激励评价,促使学生进步
1、对学生个人表现进行评价。
2、对合作状况进行评价。
3、对合作效果进行评价。
(四)学生自我评价,实现自我完善
七、教师评价小组
〈一〉、评价细则与标准
1、教师对小组预习“导学案”评价
①、不预习“导学案”的每生扣该组3分。
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课前导学(或学前准备)部分,发现抄袭他人的每人次扣该组1分。学生对疑难可以作出标记。
2、教师对小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评价
这一阶段的评价着重关注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的参与程度,组员间的分工,学习秩序等。
①、要求小组长、记录员等各司其职,讨论有序且积极 。若发现该组成员相互间闲谈每人次扣该组2分。
②、发现有学生不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每人次扣该组1分。
3、教师对小组课堂展示情况评价
这一阶段的评价着重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对学生课堂板演、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评价来了解学生理解和掌握程度。
①、课堂板演,分好、中、差分别对待,差生在课堂板演做出正确解答奖该组9分,中等生完成奖该组6分,尖子生完成奖该组3分。
板演出现的错误本组成员纠正从奖分中扣1分,被其它组学生纠正从奖分中扣2分给参与纠正学生所在组。
②回答问题时,也分好、中、差分别对待,差生做出正确解答奖该组5分,中等生完成奖该组3分,尖子生完成奖该组1分。回答问题出现的错误本组成员纠正从奖分中扣1分,被其它组学生纠正从奖分中扣1分纠正学生所在组。
③、课堂板演、回答问题一组始终是由同一名学生完成每次从奖的分中降1分。
4、教师对小组课堂学习纪律情况评价
上课期间出现瞌睡,看课外书,听mp3,不听教师安排等违纪现象每人次扣该组2--5分。
5、教师对小组完成达标测试情况评价
达标测试是堂清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质量是否达到要求最主要的体现,是教师对小组评价的核心部分。
①、达标测试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否则每人次扣该组2分。
②、学生抄袭他人的达标测试每人次扣该组2分。
〈二〉、奖励机制
根据以上细则与标准,班主任负责(或班干部负责)每班每天评出“红星小组”1-2个,每周评出“红旗小组”1-2个。并要把“红星小组”、“红旗小组”的评选与评价个人挂钩,如被评为“红星小组”可奖该组每位学生个人积分1-2分,奖该组组长2-3分;被评为“红旗小组” 奖该组每位学生个人积分1-2分。奖该组组长2-3分
第一阶段,自我评价
评价指标
(1)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2)乐意与同伴交流和合作
(3)主动代表小组在全班交流,能够独立与组员合作说出思考过程
(4)在小组合作中,能想出与别人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法
(5)在学习中需要帮助时,能主动请求帮助
评价工具:“我成长,我快乐”自评表,“我成长,我快乐”成长袋
第二阶段,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有机结合
针对第一阶段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我们组织学生以小组以单位,进行“认识我自己”和“我眼中的小伙伴”的谈话活动,通过这项活动,使学生学会怎样看待自己和怎样看待他人,怎样发扬自己的优点,善意的指出别人的不足,使每一个学生得到有效的激励
第三阶段:阶段综合性评价
被评价小组
评 价 内 容 |
☆☆☆ |
☆☆ |
☆ |
独立探索问题的能力 |
|
|
|
发言的积极性和条理性 |
|
|
|
小组合作学习的表现 |
|
|
|
〈二〉、奖励机制
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组织、评价方案(试行)
一、组织方法
1、班主任负责学习小组的组织、组长的选用、组员序号的排列。负责统计每天、每周的评价结果
3、各小组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组长督促组员认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确保组员不掉队、本组无差生。相互监督作业独立完成情况,及时向课代表举报抄袭的现象。
4、每节课前,各小组轮流互查导学案完成情况、知识复习巩固情况,做好检评记录,及时向值日班长汇报。
5、课上合作学习时,组长主持,讨论分析问题,组长汇总组内同学的观点、学习成果,并决定小组发言人,积极展示集体学习成果,提出小组的疑难问题。
6、教师评价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情况,评价小组发言、汇报、展示以及测试情况,评价小组学习纪律,量化得分。
7、教师课上评价要公平、公正、公开。提问时,让各组机会均等、难度相当,提问学生水平相当,尽可能平衡提问几率。
8、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合作学习时间,并选择恰当的合作学习内容(可自主学会的内容不必合作),杜绝教师主讲,倡导教师主导。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评价细则
1、教师评价内容与方法。
(1)教师评价学生的作业质量,优秀作业、良好作业、合格作业、较差作业分别得5、3、2、1分。不交作业者减5分。
(2)教师评价学生完成导学案、保存导学案的情况,导学案完成情况与作业等级得分相同。
(3)教师评价课上小组合作学习氛围,对好的组酌情加1~3分,评价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对好的组酌情加1~3分,评价代表小组发言情况,好的组酌情加1~3分,评价小组学生纪律情况,差的酌情减1~3分。
(4)教师评价学生各类测试情况,测试成绩分A、B、C、D四个等级,分别记分5、3、2、1分。
2、组长评价内容与方法。
(1)组内设组员情况记录本用于记录小组和各组员加减分情况。
(2)评价组内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自主学习情况,课前准备情况,桌上物品摆放情况,小组合作学习参与情况,课堂及自习纪律、劳动卫生。以上各项完成不好、不积极参与、违纪或劳动不积极、卫生较差者,酌情减1-3分,一周一总,作为评选优秀组员的依据。
三、奖励办法
每周汇总各项检查结果,各班每月评出三个合作学习明星小组,五名课堂积极参与之星,学校给予表彰,同学个人的量化成绩与期末评优选先挂钩,并计入个人成长档案。对后进小组,各班给予相应鞭策,促其进步。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方案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也是生本课堂的常规学习方式之一。为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能力不断提高,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并使不同智能级别的学生在和谐的课堂环境中愉悦地学习,智力和心理共同健康发展。同时使学生看到自己在不断的进步,增强能够学好的信心。借鉴赤峰市教研中心吴东晓主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制定本方案。
二、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原则
1、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使学生感受到只要自己努力了就会在小组内得到合理的评价。
2、组内学习状态评价要坚持以教师指导为辅、以学生互评为主的原则。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表现的如何,组内成员最有发言权。所以在评价时教师应把权利放给各小组,让组内成员根据在学习中的表现进行互评。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起好“场外指导”的作用。
3、坚持奖励性原则。评价结果要在班级内公示,一周或一个月一次汇总,并进行奖励。用奖励激励学生继续努力。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方法
1、组内成员评价方法。
根据学生的在课堂上和作业中的表现,评出“学习星”、“合作星”、“专注星”、“辩论星”。具体评价方法见附表1。
2、 小组长评价方法。
小组长在小组建设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一个合格的小组长可以把小组管理的井井有条,使小组合作学习效率不断提高。为了激发小组长组织、管理小组是积极性,对于小组长的评价除放在组内和其他学生进行统一的评价以外,还应该单独对小组长进行评价。
具体评价内容:
1、 教师根据每堂的课学习活动中,各小组的学习状态和组织纪律情况,评价各小组长。组织纪律和学习状态最好的小组组长奖励最优组长星一颗。
2、 教师随时抽查各组合作学习情况,如果合作学习流程安排合理,组员都积极参与,组内没有开小差的学生,奖励小组长最优组长星一颗。
3、 小组长能在全班交流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见解,主动解决同学提出的问题,或者能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奖励最优小组长星一颗。
4、 按时收发作业,检查作业,每大周按时组织组内作业评比,组内同学作业质量有所改进的,奖励最优小组长星一颗。
5、 经教师检查指导差生学习效果明显提高,奖励最优小组长星一颗。
6、 在质量检测中小组平均成绩优异。
评价要素 |
得星标准 |
|
善于学习 |
1、课上全身心投入学习,认真倾听同学和老师发言。 |
1、 家庭作业书写认真,整洁,正确率高的,获得“学习星”一颗。 2、 课堂作业获得5次优加的,获得“学习星”一颗。 3、学习质量检测中成绩达标的,获得“学习星”一颗。 |
2、家庭作业书写认真,整洁,正确率高。 |
||
3、课堂作业获得5次优加。 |
||
4、学习成绩质量检测中成绩达标。 |
||
友好合作 |
5、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进行友好的合作。 |
1、 能够主动帮助组内同学进行学习,效果明显的,获得“合作星”一颗。 2、 学习中遇到困难能够主动寻求组内同学帮助,通过同学的帮助解决了困难的,获得“合作星”一颗。
|
6、能够主动帮助组内同学进行学习,且有效果。 |
||
7、学习中遇到困难能够主动寻求组内同学帮助,通过同学的帮助解决了困难。 |
||
善于辩论 |
8、全程参与学习活动,兴致勃勃的参与阅读、讨论。在学习活动中积极投入思考、踊跃发言。 |
1、 在组内交流活动中发言积极,且发言质量相对较高的,获得“辩论星”一颗。 2、 在全班汇报展示时语言流畅、有条理,善于用自己的语言说明问题的,获得“辩论星”一颗。 3、 能够进行有价值是质疑的,获得“辩论星”一颗。 4、 能够对同学的质疑作出合理的解释的,获得“辩论星”一颗。 |
9、在交流时语言流畅、有条理,善于用自己的语言说明。 |
||
10、敢于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展开争论。 |
||
状态专注 |
11、目光能追随发言者(教师、学生)的一举一动。 |
1、在交流是过程中全神贯注的倾听,能够发现并指出同学或教师发言中的漏洞和错误的,获得“专注星”一颗。 2、根据学生的回答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追问,追问合理,有利于其他学生对该知识理解的,获得“专注星”一颗。
|
12、能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情绪,课上认真进行学习。 |
||
13、倾听时全神贯注,能够发现并指出同学或教师发言中的漏洞和错误。 |
||
14、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针对性的进行追问,问题合理,有利于其他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 |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标准
附表2
优秀小组长评价标准
评价要素 |
评价标准 |
得星标准 |
小组 组织 |
1、小组合作学习有秩序,纪律好。 |
2、教师随时抽查各组合作学习情况,如果合作学习流程安排合理,组员都积极参与,组内没有开小差的学生,奖励 小组长“最优组长星”一颗。
|
2、组内成员通过小组长的组织都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组内交流中来。 |
||
3、按时检查组内成员的作业,及时组织组内成员作业评比活动。 |
||
交流 质疑 |
1、在小组交流时组长起带头和引导作用,能够适时补充组内成员的意见,引导组内成员进行讨论。 |
小组长能在全班交流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见解,主动解决同学提出的问题,或者能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奖励“最优组长星”一颗。 |
2、在全班交流时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动提出问题。 |
||
3、主动进行质疑、解疑。 |
||
互相 帮助 |
1、主动帮助组内同学提高学习成绩。 2、在质量检测中小组平均成绩优异。 |
经教师检查指导差生学习效果明显提高,奖励“最优组长星”一颗。 在质量检测中小组平均成绩前2名的分别奖励“最优组长星”两颗、一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