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三)

(2025-10-27 11:15:58)
标签: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

国家厂丝储备仓库

龙兴寺经幢

杂谈

分类: 有关杭州

   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是杭州老城历史风貌尚存的街区之一,整个街区依然保留着香积寺石塔、国家厂丝储备仓库和清末民初的大量民居建筑。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三)  大兜路中段还有一座国家丝绸仓库,由丝绸厂于1950筹资重建,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由11幢单体建筑组成。如今的国家厂丝仓库改建为特色文化主题饭店。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三)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三)   清朝,通过人工开挖的漕运,江浙的粮食源源不断地运往京城。杭州运河旁的“富义仓”“仁和仓”和“仓基上”,都是有名的“天下粮仓”。随着岁月流逝。仁和仓与其它粮仓一样渐渐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三)   时过境迁,到1937年日寇侵占杭州之前,此地已是国立浙江地方第二堆场,占地面积约有28亩之多,建有中式平房、棚屋数间,还有关帝庙和仓王庙各一座。当时门牌号为仁和仓前31-40号。主要堆放米面、桂圆、花生、盐布等物资。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三)   日寇占据湖墅后,将此仓库建筑付之一炬。八年抗战期间,此地荒废。有农民偶尔垦地种菜。根据当地居民陈延林老人回忆,抗战后,他们的老板顾先生将半山的房屋架空架子,搬到这里给工人住宿。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三)   解放后第三年,即1952年,人民政府开始筹建浙江省丝绸公司,并且在此建造了厂丝仓库。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三)   建筑由四座三层青砖黛瓦楼房组成,田字形布局。具有20世纪50年代工业建筑简约主义风格,占地面积约为2600平方米,建筑面积总约6000平方米。楼房内部每层都用实木来吊顶铺地,上下呼应。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三)   建筑分三层,每一层层高近四米。总体布局呈长方形,16根柱子分为2排支撑建筑;每层横墙上有7扇窗户,纵墙则为3扇窗户;一层共有四扇门;一、二两层均有2个透气窗。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三)   气窗较有特色,从外面看,是实封铁制,事实上,窗户有三层。最外面一层,可从内部开合,并包有铁皮,以防止日晒雨淋;第二层,则用钢筋围护,非常坚硬粗壮,可防止盗窃;最里层,仍为两扇窗户,可以往里开合。这样的窗户设置,既隐秘保险,又可以保持整个室内温度恒定,库存货物不易变质。50余年过去了,这里仍在作为仓库使用。可以说是屋尽其用。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三)   现在,这里已经变身为一家特色文化主题饭店——杭州运河祈利酒店。走进酒店,便能感受到浓郁的“运河”与“丝绸”文化氛围,豪华的设施与传统的文化元素交织融合,共同展现了一段别样的历史风情。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三)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三)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三)这栋黄色是建筑可能是国家厂丝储备仓库的辅助建筑吧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三)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三)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三)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三)大兜路230号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三)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三)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三)大兜路历史街区北端有一大牌坊,位于大关桥旁边。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三)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三)   廉洁文化对联。中间(清·师若琪 蒋北耿书)一十二万金钱,如何上不病国,下不病民,恨我汲长绠短;三百六旬光景,但得寝无愧衾,形无愧影,凭他水到渠成。两侧。(清·刘治中撰):竭臣工之分,凭将勤慎一心;惬商旅之情,务守公平二字。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三)   两边(明·胡明佐 骆恒光书):赋不必取盈,何妨开一面之网;法不能尽废,第少留一分之恩。(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三)   廉洁文化对联。两边(清·金尚志 李文采书):为政最难于治榷,宽不得严不得,如何是中庸之道;操心一本于奉公,天也知地也知,庶几谓俯仰无惭。(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三)牌坊顶部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三)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三)廉洁文化对联。两边:绛雪一瓯,云轩邀月传灯宴;长街九里,水阁延宾醉玉壶。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三)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三)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三)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三)信义坊广场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三)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三)   虽然历史上并没有信义坊这个名称,但在南宋时期,杭州开凿余杭塘河,引水入城,使得信义坊成为杭州城北最繁华的地段。上世纪八十年代,这里建起了卖鱼桥市场,成为当年城北最大的农贸市场,商品丰富程度堪比如今的钱江市场。1995年,信义巷更名为信义坊,开启了商业街区的改造序幕。余杭塘河古航道也重新开挖,恢复了水流。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三)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三)卖鱼桥简介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三)信义坊指路者雕像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三)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三)龙兴寺经幢位于杭州市延安北路灯芯巷口,原龙兴寺内。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三)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三)龙兴寺经幢介绍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三)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三)   五代梁乾化五年(915年)、南宋淳祐八年(1248年)、明崇祯九年(1636年)、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龙兴寺经幢五次重修和竣立。龙兴寺经幢原有东西两座,随着寺院的渐渐倾圮,现仅存其一。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三)   19978月,龙兴寺经幢被浙江省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于旧址辟地建亭,成为杭州城重要的历史地理坐标之—。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三)   201335日,龙兴寺经幢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三)   据宋《咸淳临安志》记载,龙兴寺创建于南朝梁大同二年(536年),当时邑人鲍侃舍宅建寺,称为“发心寺”。据《龙兴寺志》记载,唐神龙三年(707年),改为“龙兴寺”。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三)   龙兴寺经幢建于唐开成二年(837年),唐大中五年(851年)建成。“开成二年正月一日建,建主郑彻,同建造僧宗亮,同勾当造幢吴中则,处士胡季良书,都料匠吴兴沈郁,弟咸刻字”。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三)   北宋大中祥符初年(1008~1016年),真宗赐额“大中祥符寺”,当时的规模很大,全寺又分为龙兴、祥符、戒坛三寺。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寺院仅留西南隅,其余改为军器所和民居。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三)   元兵攻入杭城后,龙兴寺毁;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龙兴寺重建,称“龙兴祥符戒坛寺”;至正末年,龙兴寺又毁。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三)   明万历年间,重建戒坛寺,继建祥符、龙兴二寺。此后又数度兴废,屡毁屡建。崇祯九年(1636年),龙兴寺经幢出土。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三)   清顺治十二年(1655),龙兴寺经幢原址重建,立于寺院戒善庙纯阳殿前。 清光绪年间,龙兴寺最后一次维修。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三)1959年,杭州市扩建延安路时拆除龙兴寺,仅存经幢。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三)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