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

(2025-10-14 09:14:43)
标签: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

卖鱼桥

江桥暮雨

江涨桥

香积寺码头

分类: 有关杭州

   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位于运河大关桥至江涨桥一段东岸。保留着香积寺石塔、国家厂丝储备仓库、大量清末民初民居建筑等,是杭州老城历史风貌尚存的街区之一。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   卖鱼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湖墅南路与信义坊步行街交界处,横跨余杭塘河,是大运河杭州段的重要构成部分。该桥旧称归锦桥,最早可追溯至宋代,《西湖游览志》记载其得名与南宋官员衣锦还乡典故相关。历史上该区域因水产贸易兴盛得名,明清时期发展为淡水鱼集散中心,形成“江桥渔火”的湖墅八景之一。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   卖鱼桥雕塑表现了码头迎来送往的场景,分别有几个情节,下船上岸、送别、黄包车夫等几组人物造型,体现当时卖鱼桥码头的繁荣景象,勾忆起人们的往事。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送别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黄包车夫(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下船上岸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   卖鱼桥一直是城北闹市水陆码头,往来舟楫聚泊于此,米店、鱼行众多,商贾云集、集市兴盛,是“十里银湖墅”的中心。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   桥梁历经多次改建,1927年由石拱桥改建为混凝土平桥,1953年拆除重建后桥长11.7米,1966年扩建至40米宽。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   桥体采用简支梁构造,东西走向跨越余杭塘河,与湖墅路形成十字交叉格局。护栏采用花岗岩材质,雕刻传统水波纹饰,桥墩保留民国时期混凝土打桩工艺遗迹。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下桥,沿运河往南走。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一座很像香积寺塔的石塔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很新,应该是现造的。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   据《湖墅小志》载:江涨桥与华光桥作八字式,河面极为开阔,有时暮雨萧萧,颇有诗意,这就是著名的“江桥暮雨”。聂大年曾填有《临江仙》词:“一叶渔舟吞暮景,夜来江涨平桥,蒹葭两岸响萧萧;水村烟廓外,隐隐见归樵。鸿雁欲归愁翅湿,谁怜万里云霄,空蒙山色望中遥;钟声何处寺?白鸟没林腰。”此词既使江桥、暮雨、渔火等融会一体,又以暮雨统慑诸色,实乃为“江桥暮雨”的最佳写照。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江桥暮雨亭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   江涨桥位于卖鱼桥东北,东起大兜路,西至湖墅路及信义坊,跨京杭大运河。据嘉靖《仁和县志》记载:“在归锦桥北,元末开河,构木而渡。宣德间,鲁党徽改建石桥,按武林门外,古亦海水所及,故一则曰江涨雾,再则曰江涨桥。”宋时桥西有江涨税务司,即以桥名。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   相传古时,江海潮涨至此,所以有了这个名字。原桥结构、形式无记载,桥在元末已毁。明宣德年间(1426-1435)重建的江涨桥,为三孔石拱桥,中孔为净跨14米,两边孔各净跨9米,桥长58米,宽4米,石砌台墩,半圆石拱。桥面设石阶,外形相当宏伟。所在河面开阔,入夜蟹火渔灯,如天上繁星,辉映两岸。民国时期改为混凝土桥面,两侧悬挑加宽。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   1949年后,在原有石桥的基础上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拱桥。其时,两岸原有的瓦房与树丛静谧安详,河上舟影点点,曲折而狭窄的桥面上行人熙熙攘攘,一种悠然闲淡的节奏弥漫其中。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   1995年,因运河改道之故,拆除了原江涨桥,在北面兴建了新江涨桥。新桥长95米,宽30米,为三孔钢筋混凝土拱桥。桥侧的乾隆画舫、接驾亭、牌坊等仿古建筑复制的即是旧时情景。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   今天的江涨桥,宽阔平坦、石砌雕栏,虽没有保留古桥遗迹,但依然跨立于京杭大运河上,与周围的香积寺、古埠、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富义仓、御码头、卖鱼桥等历史名迹,融合成为一处耀眼的运河文化探索目的地,正不断走向美好的未来。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   杭州塘是京杭大运河江南运河浙江段东线主航道,北起嘉兴丽桥,经桐乡石门、崇福至杭州市余杭区新宇村,境内全长60.1公里。该河段开凿于元末(1395年),经明代改建形成“九弯兜”形态,1971年实施截弯取直工程后恢复主航道功能。作为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核心段落,杭州塘包含拱宸桥、广济桥等11处遗产点段,现为四级航道,承担长三角地区物资运输功能。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   候圣驾由水榭、牌坊、长廊、接驾亭、乾隆御笔石刻、“候圣驾”碑记等组成。传说当年康熙、乾隆下江南时,御舟泊岸于御码头,江南地方官员、百姓在此沿河欢迎皇帝,场面气势宏大。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康熙、亁隆下江南所乘船(仿)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南头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往东看到香积寺的牌坊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   宋代,杭州城北重要的贸易中心在大关桥、江涨桥、卖鱼桥一带,即现大兜路区域。明代已有大兜路路名,长1100米,宽5米,明清时,大兜路区域增设集市,建立官办粮仓,成为杭州城北重要的集市、贸易、仓储中心,运河沿岸都是水陆码头,商铺林立,街市繁华……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   民国时期刊物《杭州通》中曾记载:“大兜乃湖墅之一小地名也,亦为拱埠往来城内之要口。”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1966年,曾与河塍路、仓基上合并称为远征路,1981年命名为大兜路。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香积寺码头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大运河对岸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

杭州大兜路历史街区(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