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376457025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洛阳香山寺(二)
(2025-08-25 10:35:28)
标签:
洛阳香山寺
乾隆御碑亭
大雄宝殿
九老堂
石楼
分类:
河南河北
香山寺位于十三朝古都洛阳城南
13
公里处的香山西坳,与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西山窟区一衣带水,隔河相望,与龙门石窟东山窟区和白园一脉相连,并肩邻立因盛产香葛而得名。
香山寺全景图
在蒋宋别墅的后面,还藏着一座碑亭,碑亭下有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乾隆的两首诗,被称作乾隆御碑。
清乾隆十五年(公元
1750
年)九月,清高宗弘历到中岳封禅,至洛阳巡游龙门香山寺,感怀赋诗《香山寺二首》开篇第一句即为称颂香山寺“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这首诗被人们当时镌刻在石碑之上,并建御碑亭。
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
大雄宝殿中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佛像。
若侍者为一老一少,则老者为迦叶尊者,年少者为阿难尊者。
殿内两侧
殿中屋梁及藻井
大雄宝殿北侧是九老堂
九老堂是龙门香山寺内的大堂。白居易与遗老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李元爽,禅师如满并称“香山九老”,终日吟咏于香山寺的九老堂上林下,写下了许多歌咏龙门山水及香山寺的诗篇。
九老堂在大雄宝殿下方侧面的基座下,有一座石窟般的九老堂,是为纪念唐朝诗人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辞官迁居洛阳,遍游这里的名山古刹。
832
年,他用为好友元稹书写墓志铭所得的酬金修复香山寺,此后常来往于此,并自号香山居士。
845
年,他与洛阳名士共九人组成九老会,常在香山寺品茶赋诗,并传为一段佳话,九老堂正是当年九老活动的场所。
846
年,白居易去世后,按其遗命葬在香山寺如满大师塔侧,也就是如今的白园,如满大师也为九老之一。
卢贞、
胡杲
张浑、李元爽
如满、郑据
吉晈、
刘真
九老堂旁边有一座石楼,由青石所砌,小巧而精致。
在
1300
多年前的唐朝,武则天在洛阳称帝,非常钟情于伊阙山水,也很喜欢位于其中的清幽雅致的香山寺,她经常在香山寺中石楼坐朝,并在石楼留下了千年为人们所传颂的典故“香山赋诗夺锦袍”。
石楼上层
北侧,
唐代宋之问《龙门应制》。
西侧
南侧
石楼底层
楹联:
掬水洗尘心,稽首礼古佛。
底层内有几个石像
三圣殿
楹联:“名寺万千,唯此间小中见大;高僧十八,向彼岸迷里求真”。
供奉西方三圣
关帝(
伽蓝
菩萨
)
韦陀菩萨
自在圆通殿
楹联:“到处能安皆乐土,此心无障是菩提”。
殿内供奉观音菩萨及善彩童子和龙女
圆通殿后山墙上嵌有四块清代修缮记事碑记,分别刻于清康熙戊子年(
1708
年)和清康熙庚子年(
1720
年),记录了香山寺的修缮历史。
宋璋诗
孟桓《香山稿竣口占四律》
洛阳知县吴嶶《重建龙门香山寺小引》
其他人的诗稿
钟楼
因为地方有限,寺院建筑布局紧凑。面对着伊河有一个小广场,两侧建有钟鼓之楼,虽不高大,却显雄浑之气势。
鼓楼
厢房前有一碑,不大看得清。
香山寺北门(出口)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洛阳香山寺(一)
后一篇:
洛阳白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