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

(2025-03-28 20:23:52)
标签: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

大井巷

张小泉剪刀

环翠楼

保大参号

分类: 有关杭州
   南宋皇城小镇依托丰富的南宋历史文化资源,致力于打造一个集文化、旅游、商业于一体的特色小镇。小镇内有许多著名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如馒头山皇宫遗址、三省六部、太庙、二十三坊、鼓楼等,展示了南宋皇城的辉煌历史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继上篇,大井巷27号。20世纪初的商业建筑。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   大井巷57号就是张小泉剪刀店旧址,这家手工作坊模式的百年老店。在乾隆年间,被作为宫用之剪。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   如今,创始于1628年的 “张小泉剪刀”是杭城著名“五杭”之一,杭剪名扬大江南北,遐迩中外。乾宁斋医馆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大盈堂张界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乾宁斋医馆,有近500年历史的老字号。这里是一个分店旧址。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大井巷公界墙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往前走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墙界石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大井巷67号,一家民宿。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保大参号,旧址位于河坊街大井巷60号。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   参号建于民国初年,老板姓孙,开业资本为2000大洋。参燕银耳,原为百药之一,为国人最信仰之滋补品,从前概由药店经售。后因营业发达,乃脱药业而独立。民国时杭城全市有该业19家,均分布于城区大井巷及珠宝巷一带,保大参号是其中的一家,规模中等,名声尚可。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   保大参号是一幢典型的徽派商业建筑。首先,它有门墙之制。在屋室外部,围以高墙,正面墙中,嵌入大门。大门为出入之咽喉,吐纳之气口,贫富之标志,权势之象征,它对商宅的规模、气势起着暗示的作用,保大参号的门墙高大宽厚,其气势威严逼人;其次,它有儒雅之美。走进大门,在占地不足一亩,两层三开间约 2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的空间里,有明敞透亮的天井,跌落有致的马头墙,昂然挺立的斗拱, 形象生动的三雕(木雕、砖雕、石雕)。这些体现徽派建筑的部件组合在一起,凸现了保大参号的徽派特色,显示了徽派建筑的儒雅之美。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   数百年来,络绎不绝的药香以及丰富的百草味氤氲浸润着大井巷。作为一条毗邻河坊街的巷陌,大井巷也留存着不少以经营杭州特产的店面遗址。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环翠楼,杭州环翠楼位于胡庆余堂南侧,东起大井巷,西至管米山。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   环翠楼,是条以楼命名的石阶巷,有共184个台阶,是北起大井巷,上下吴山的千年古道。自明代始,这里遍植花木,房屋隐于树中,拾级而上,如入画屏,一番葱郁之景,故有“环翠”之谓。后在临近山顶处建一楼,名“环翠楼”,巷子以楼命名,沿用至今。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   脚下的石板路破碎坎坷,窄窄的小径倚着人家,不需要刻意寻找,错落有致的青石隐匿处,就能瞥见一簇茂盛的青苔。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原为登城隍山之便道,路边屋舍相连。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环翠楼整体为群落式四合院分布,园区建筑大多为黑瓦白墙与江南小院结构。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继续大井巷往前走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胡庆余堂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杭州大井巷98号,有座民国时期的“洋门脸”商业建筑,张小泉鹤记剪刀店旧址。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   张小泉鹤记剪刀店旧址,始建于1921年,建筑坐东朝西,占地面积约61平方米。二层砖木结构,矩形平面。屋顶两坡覆板瓦,外墙水泥仿块石抹面。西立面为主立面,中轴线对称布局,一层立有四根矩形壁柱,矩形柱底座。边柱略凸于壁面,中柱间辟一樘两开平门,其上方悬挂一块门匾。中柱与边柱间各有一樘平窗,一二层之间有一条水平腰线相隔。二层以四根壁柱直奔屋檐而上,将立面分隔成三个区块。壁柱皆立于矩形柱底座上,此层壁柱较墙面略凸,使檐下线脚随之转折凹凸。二层中柱间壁面下部浮雕有一矩形匾额,以卷草舒花纹镶边,匾上方置有一拱券窗套,窗两侧的短柱面刻有回纹菱形图案。中柱与边柱之间各饰一樘两开坦拱门,门上各安一道弧形浅檐。2017年公布为杭州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点。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   东禄茶食店旧址位于河坊街152154号,民国时期属汤吉人所有。民国十二年(1923),汤吉人将该处房屋租赁给东禄号老板姚宣章居住,后姚宣章利用空地建造了一些房屋,并在此开设东禄茶食店。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   二层中柱之间依附墙体施一矩形匾额,匾额边框凸雕一圈花饰,二、三层之间以水泥隐出一海棠形窗套。中柱与边柱之间有一樘两开平窗,窗框木质,其外沿用水泥粉出一圈矩形线脚,紧贴上部线脚再设一道浅窗檐。三层柱间辟一樘平窗,其型质与二层相同,中柱与边柱间的窗外置一悬挑的小阳台,其下两端施托石,阳台以罗马式栏杆围护。四根壁柱上部柱面均有镜形雕饰与垂花束。在水平檐口线上居中设略高起的矩形山花,山花中间为卷草纹及“1932”字样,两旁置小卷涡、矮墙与女儿墙。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   河坊街,杭州历史上最著名的街区之一,也是唯一保存完好的旧街区,浓缩了杭州悠久的历史。南宋时期,杭州成为都城,筑起了九里皇城和十里天街(今中山中路)。在宫城外围和天街两侧,皇亲国戚和权贵们纷纷建造宫室和私宅。中河以东建德寿宫,上华光建开元宫,后市街建惠王府第,惠民街建龙翔宫等。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   河坊街的名字与太师张俊有关。建炎三年(1129年),张俊在明州(今宁波)击退金兵,取得高桥大捷,晚年被封为清河郡王。他在今河坊街太平巷建有清河郡王府,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清河坊”。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   当时,这一带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买卖络绎不绝。清河坊街也曾是杭州最繁华的商业区,古有“前朝后市”之称。前朝指“前有朝庭”,即凤凰山南宋皇城;后市指“北有市肆”,即河坊街一带。历经元、明、清和民国时期,直至解放前夕,这一带仍然是杭州商业繁华的地段,杭州的百年老店均集中在这一带。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   清河坊在宋代兴起,在清代达到鼎盛。街区现存古建筑大多建于明末清初,百年老店如胡庆余堂、万隆火腿庄、羊汤饭店等大多建于此时。尽管岁月流逝,但这些建筑的风韵依旧存在。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胡庆余堂的外墙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


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