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安三学街

(2025-02-01 13:03:59)
标签:

西安三学街

宝庆寺塔

书院门

关中书院

孔庙

分类: 西北风光

   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西安市碑林区,东起柏树林,西至书院门,由长安学巷、府学巷和咸宁学巷组成,南端与城墙紧邻,西边与永宁门相望。202041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同意核定西安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为陕西省第二批历史文化街区。西安三学街回民街的路上,不远处的一排树木后方有一座土黄色的塔。西安三学街


西安三学街“书院门”石及简介
西安三学街

西安三学街   西安南门里有一座宝庆寺塔,又叫花塔、华塔。塔前的文物保护碑上说:宝庆寺初建于隋文帝仁寿年间,寺址原在唐城安仁坊,与小雁塔同在一坊。至唐文宗太和、开成年间,以五色砖作塔,故又称花塔寺。唐末寺毁于兵火,明景泰年间始重建于今址。
西安三学街   宝庆寺塔,为七层楼阁式实心砖塔,平面呈六边形,底层边长2.7米、通高23米。塔身以青砖砌成。第一、二层叠涩出檐后又叠涩内收,檐下砖砌一斗三升斗栱。一层檐下装饰有二龙戏珠、凤戏牡丹、瑞鹤祥云、缠枝牡丹等砖雕图案。二层塔檐下装饰有如意云头和麒麟砖雕。第三至七层塔檐由菱角牙子及数排平砖叠涩构成。第二、四层各面均有拱形小龛,二层各龛镶有武则天长安三年白石造像。四层各龛置北朝和隋唐时期的石刻造像。六层仅一砖龛,内置北魏石造像一尊。塔顶平砖攒尖,置宝瓶式塔刹。 
西安三学街   清雍正元年(1723年),修缮宝庆寺时,将部分造像龛嵌入佛殿内壁以及宝庆寺华塔外壁保存。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日本东京美术学校校长冈仓天心授意助手早崎梗吉接近宝庆寺僧人,通过游说、捐资、怂恿,将宝庆寺华塔及宝庆寺佛殿内壁上镶嵌的25块石刻造像带走,流散到日本、美国。清末,宝庆寺殿宇被毁,仅留宝庆寺华塔。

西安三学街   三学街是当年大唐皇城太庙坐落的地方。时至北宋,此地改为祭祀孔子的文庙。明成化年间,西安府学、咸宁县学和长安县学相继落成,围绕文庙形成了“一庙三学”的官学中心,三学街因此得名。
西安三学街

西安三学街   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内包含关中书院、卧龙寺、下马陵、董仲舒墓等知名文物保护单位,以及柏树林、大吉昌、安居巷、书院门文化一条街等老街巷。
西安三学街

西安三学街   西安人通常所说的“书院门”,指的是从碑林到关中书院门口的一条步行街,书院门的地名起源于在它里面的关中书院。
西安三学街   书院门的名字来源于曾经的关中书院,这是明清时期西安的重要学府。虽然现在的书院门一带并非原始书院的所在地,但这个名字被保留下来,以纪念那段历史。
西安三学街

西安三学街   陕西省西安师范附属小学其前身是创建于1908年的“陕西师范学堂附属两等小学堂”,隶属于当时的陕西省教育厅管理。1934年学校改名为“陕西省西安师范附属小学”。19653月至19691月直属西安市教育局领导管理。19691月至19864月由碑林区教育局领导管理,并于197291日改名为“碑林区书院门小学”。19864月学校复名为“陕西省西安师范附属小学。
西安三学街

西安三学街   三学街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文昌门内西侧之南。东起柏树林,西至安居巷,南面紧邻城墙,西边与永宁门相望;是当年大唐皇城太庙坐落的地方。时至北宋,此地改为祭祀孔子的文庙。明成化年间,西安府学、咸宁县学和长安县学相继落成,围绕文庙形成了“一庙三学”的官学中心,其北侧有府学巷、长安学巷、咸宁学巷三条南北小巷,三学街因此得名。
西安三学街   三学街唐代这一带为太庙,唐末太学迁至此,前院为孔庙(唐代的孔庙即碑林),宋金时唐太学改为京兆府学,此街名南城巷。元代府学和管理考试的机构贡院及管理人事的机构提举司相邻,表明府学明确的目的性。
西安三学街   县学是县级学府,始于宋金。明代前长安县学在西关,明洪武三年移往西大街县衙西侧,万历九年移于府学西侧,今县坡巷,明成化七年移府学东侧。后来门前形成三条南北小街,称为府学巷,长安学巷,咸宁学巷。此街因北侧有此三学,改称三学街。
西安三学街

西安三学街   穿行在三学街,古建筑与民居中多为文人墨客的工作室,街头巷尾的商铺多销售文房四宝、石刻拓片、字画书籍。
西安三学街

西安三学街

西安三学街于右任故居

西安三学街书院门63号,是明、清两代陕西的最高学府,西北书院之冠的关中书院。
西安三学街

西安三学街   “关中书院”是明、清两代陕西的最高学府,西北书院之冠,位于现陕西省西安市。书院建筑规模宏大,中间讲堂6间曰“允执堂”,左右南屋4间,东西号房各6间,讲堂后边有假山,“三峰耸翠”,“宛若一小华岳”,讲堂前半亩方塘,竖亭于中,砌石为桥。书院有门两重,大门二楹,二门四楹,郡丞刘孟直书“八景诗”以壮其观,学者王大智书隶字为书院题名。
西安三学街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因陕西著名学者冯从吾讲学的宝庆寺难以容纳,故将其东“小悉园”改建为“关中书院”,成为当时陕西的最高学府。 [4]20097月,随着西安师范学校并入西安文理学院,自那时起关中书院就成为西安文理学院北校区,接续了文理学院与关中书院深厚的历史渊源。 

西安三学街1983,关中书院被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西安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安三学街

西安三学街

西安三学街关中书院简介

西安三学街

西安三学街

西安三学街陕西著名学者、御史冯从吾先生像
西安三学街

西安三学街   明万历二十年(1592),陕西著名学者、御史冯从吾疏忤神宗罢官归里后,与友人萧辉之、周淑远等在此地之西宝庆寺讲学多年,弟子日众,而寺地狭隘。 西安三学街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十月,陕西布政使汪可受、按察使李天麟、参政熊应占、闵洪学及副使陈宁、段猷显等,为冯从吾另择宝庆寺之东小悉园处创建关中书院。书院中建讲堂六楹,题匾名“允执堂”。冯从吾《关中书院记》云:“书院名关中,而匾其堂为允执,盖借关中‘中’字,阐允执厥中之秘耳。”
西安三学街    讲堂左右各为屋四楹,皆南向若翼;东西建有生徒宿舍号房各六楹。堂前有方塘半亩,树亭于中,砌石为桥。堂后有假山一座,三峰耸翠,宛然一小华岳。大门本南开,后改于西巷。三年后,新任布政使汪道亨于书院建“斯道中天阁”一座,以祀孔子。至此,书院已初具规模。

西安三学街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陕西巡抚升允改关中书院为陕西师范学堂。辛亥革命以后,于民国三年(1914)改为陕西省第一师范学校,民国二十三年(1934)又更名为陕西省立西安师范学校。
西安三学街      19495月西安解放,西安市人民政府接管了学校,并改名为陕甘宁边区师范学校,1950年又恢复了原校名。不久将陕西省技艺师范学校和陕西省女子师范学校先后并入,陕西省鄠县师范学校亦于1954年并入,改名为陕西省立西安师范学校。
西安三学街

西安三学街紫薇降光牌坊
西安三学街

西安三学街

西安三学街灏文堂 
西安三学街

西安三学街

西安三学街

西安三学街一个很像望柱的东西 
西安三学街

西安三学街灏文堂石刻  

西安三学街拐过来是安居巷
西安三学街

西安三学街   唐武德元年(618),在长安城务本坊,今文昌门外与永宁门之间的仁义村一带,设立国子学、太学和四门学。唐末天祐元年(904)佑国军节度使韩建以皇城为主缩建长安城为“新城”时,太学从务本坊移于城内“尚书省之西隅”,今鼓楼附近。后来太学移迁三学街街区,成为京兆文庙。即今日之碑林博物馆。 
西安三学街  值得一说的是太学,属全国最高教育机构,就诞生于长安。汉武帝罢黜百家定儒一尊之后,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始在长安建立太学。而董子祠就在三学街紧邻之下马陵。而建孔庙也最早始于西汉长安城,从汉平帝始,并开创了太学立庙,祭祀孔圣的先河。
西安三学街  太学立庙,其实早在周代就初步形成。《礼记•文王世子》中有:“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师先圣。”既作为古代学校的一种典礼,又是学校的一项制度。所祭奠者,在周代为周公,汉代以后加入孔子。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多建孔庙(也称文庙、夫子庙)。唐朝贞观四年(630),太宗下诏:“天下学皆各立周、孔庙。”自此孔庙遍及九州。
西安三学街  唐代,三学街为长安皇城东南隅太庙所在地。这里有文献皇后庙、左藏外库院。唐末韩建以皇城改筑为新城后,渐渐演变为居民坊巷。
西安三学街  北宋景祐元年(1034),永兴军知军范雍奏准,在京兆文庙创办了京兆府学。宋金时,太学改为京兆府学,街名改为南城巷。府学教育的社会地位尤其显赫。元代府学居然与贡院及管理人事的机构提举司相邻,足以表示府学的政治目的性,就为各级政府机构培养官吏。
西安三学街  从宋到了元的西安府学都在这里,明清时期西安科举考试的地点搬到举院巷和贡院门一带,这里变成了普通居民居住的街坊,形成了南北走向的巷子,就被称之为府学巷了。

西安三学街   咸宁学巷和长安学巷也源之于长安县学和咸宁县学,两县学皆为明清县立地方中等学校。史载长安县学其原在西安府城西门外,明洪武三年(1370)移于府城内西门大街长安县治西侧,成化九年(1473)巡抚马文升,又再徙其于府城东偏址在咸宁地界的府学西边,即今长安学巷。咸宁县学明代初年创办,初在咸宁县治西侧(今西安东县门街西段),明成化七年(1471)提学副使伍福奏徙于府学之东,即今咸宁学巷。

西安三学街   始建于明代的两座过街楼,是原长安县学的大门及二道门,也是县学留下的唯一印记,现被列入西安市历史建筑。
西安三学街   过街楼挂着“文物天地”匾额。这座楼三间面宽,横跨南北,集廊、桥、房、景为一体,彩绘油漆,绿植环侍,古韵天成,令人瞩目。

西安三学街

西安三学街   紧邻三学街有一面青砖到顶的砖壁,壁上雕有花朵和云纹,砖壁正中有清末陕西著名书画家刘晖题写的“孔庙”二字,笔力雄浑、正气凛然,与街旁数株千年唐槐形成一景,这也就是“三学一庙”格局中的“一庙”。西安三学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