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三学街
标签:
西安三学街宝庆寺塔书院门关中书院孔庙 |
分类: 西北风光 |
回民街的路上,不远处的一排树木后方有一座土黄色的塔。




书院门63号,是明、清两代陕西的最高学府,西北书院之冠的关中书院。
1983年,关中书院被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西安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陕西著名学者、御史冯从吾先生像
拐过来是安居巷
值得一说的是太学,属全国最高教育机构,就诞生于长安。汉武帝罢黜百家定儒一尊之后,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始在长安建立太学。而董子祠就在三学街紧邻之下马陵。而建孔庙也最早始于西汉长安城,从汉平帝始,并开创了太学立庙,祭祀孔圣的先河。
太学立庙,其实早在周代就初步形成。《礼记•文王世子》中有:“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师先圣。”既作为古代学校的一种典礼,又是学校的一项制度。所祭奠者,在周代为周公,汉代以后加入孔子。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多建孔庙(也称文庙、夫子庙)。唐朝贞观四年(630),太宗下诏:“天下学皆各立周、孔庙。”自此孔庙遍及九州。
唐代,三学街为长安皇城东南隅太庙所在地。这里有文献皇后庙、左藏外库院。唐末韩建以皇城改筑为新城后,渐渐演变为居民坊巷。
北宋景祐元年(1034),永兴军知军范雍奏准,在京兆文庙创办了京兆府学。宋金时,太学改为京兆府学,街名改为南城巷。府学教育的社会地位尤其显赫。元代府学居然与贡院及管理人事的机构提举司相邻,足以表示府学的政治目的性,就为各级政府机构培养官吏。
从宋到了元的西安府学都在这里,明清时期西安科举考试的地点搬到举院巷和贡院门一带,这里变成了普通居民居住的街坊,形成了南北走向的巷子,就被称之为府学巷了。
前一篇:西安卧龙寺(三)
后一篇:西安于右任故居(一)

加载中…